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5346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试行)为指导基地单元组织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推行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基层烟叶业务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规范。1. 基地单元规划建设1.1 总体要求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坚持工业主导、产区主体、科研主力,建立设施完善、特色明显的品牌导向型原料基地,提升优质烟叶原料保障能力;坚持规模种植、集约经营、专业服务,推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烟区烟农综合发展能力。基地单元是指地市级公司根据工业企业卷烟品牌原料质量特色需求,将烟叶风格特色、生态环境基本一致的区域,划分为

2、烟叶生产、收购、调拨的基本单位,制定一个生产技术方案,执行一套业务流程和标准,服务一家卷烟工业企业。基地单元规模原则为1.7万亩、5万担左右,单元内划分片区,以片区为单位组织烟叶生产。1.2 运作模式基地单元按“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三种主体、规模种植,一社两场、专业服务,一站四线、片区管理,工商共建、共同发展”的模式运作。即: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行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方式;因地制宜选择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三类种植主体,自主生产经营,实现适度规模种植;发展烟农合作经营和合作服务,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依托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和烟草农机具等专业化服务设施,开展专业

3、服务,推进“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整合建设一个基层站,负责全面管理,安排四条左右收购线,组织烟叶收购,执行一套业务流程、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开展基地烟叶质量评价和质量追踪,加强烟叶风格特色和配方模块研究,提高基地烟叶建设利用率与品牌贡献率。 1.3 建设标准一个基地单元,设1个基层站、配套4条左右收购线,执行一套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一套生产技术方案和技术标准;服务一家卷烟工业企业,原则种植1个品种;配套3.5或5万亩左右烟水、机耕路、减灾设施完善的基本烟田;成立一个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配套15个育苗工场、800座左右的密集烤房、2500千瓦左右机械动力及适量专用

4、机具。单元内做到种植制度相同、轮作制度一致,土地合作经营,烟田成方连片,移栽田管同步,采收标准统一。2.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原则,建设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全面实现基本烟田、烟水工程、机耕路、育苗工场、密集烤房、烟草农机具、烟叶基层站、防灾减灾设施等八大基础工程达标配套。2.1 基本烟田 2.1.1. 总体要求坚持“以烟为主、连片建设、合理利用、用养结合”的原则,优化布局,集中连片整理,合理轮作保育,加强建设保护,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1.2 建设标准a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满足烟叶

5、持续发展的需要。b一个基地单元基本烟田3.5万亩左右,满足2年轮作要求;新烟区5万亩左右,满足3年轮作要求。连片面积山区不少于200亩,坝区不少于500亩,平原不少于1000亩。c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适中,酸碱度适宜,肥力中等,养分均衡,含氯量40ppm,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较高。d集中连片,坡度适宜,通透性好,能够满足灌排和机耕需要。2.1.3 保护与管理a. 建立保护制度,有条件的地方立法保护。单元内建立统一的以烟为主的种植制度;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全面落实轮作措施,年度种烟面积不超过基本烟田总面积的1/2,其中新烟区不超过1/3;推行良好农事操作(GAP),减

6、少有害化学品使用,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b. 建立电子档案。对基本烟田进行编号,建立烟田地理信息、地块面积、土壤质量、配套基础设施、烟农信息等档案。基本烟田编码由县级行政区代码、单元顺序码、烟田顺序码三部分组成。c. 统一保护标识。内容包括:基本烟田编码、面积、地理位置、分布图、基础设施、农户数等情况,明确相关保护措施。2.2 烟水工程2.2.1 总体要求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根据烟区水源条件和降水特征,因地制宜,完善提高已建工程,高水平设计新建工程,全面实现达标配套,确保旱能灌、涝能排。2.2.2 建设标准a灌溉设计满足烟叶移栽、旺长和成熟期的用水要

7、求,灌溉保证率平原区、坝区90%,山区80%。b排水标准:防洪10年一遇;排涝5年一遇。2.2.3 建设要求a建立制度,加强管护,确保项目持久发挥作用。b充分利用已建工程,不达标的完善提高,不搞重复建设;新建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2.3 机耕路2.3.1 总体要求按照“整合资源、统筹配置、满足需要、节约用地”的原则,在通村公路基本建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连片种植规模较大的区域,因地制宜开展规划、设计和施工。2.3.2 规划设计标准a路面宽度(含路肩)主干路不超过4.5m、分支路不超过2.5m,可结合实际建部份人行便道,宽度不得超过1米。机耕路原则上采用砂石路面。b与排灌沟渠建设有

8、机结合,充分利用旧路基进行改建、扩建或沟渠挖方修建,降低建造成本。c. 合理设计错车道和入田口,预留机械作业便道。2.3.3 建设要求a在连片基本烟田面积400亩以上的区域规划建设。b原则上平原每公里机耕路覆盖基本烟田500亩以上;山区每公里机耕路覆盖基本烟田400亩以上。2.4 育苗工场2.4.1 总体要求坚持合理布局、以烟为主、高效利用的原则,满足“规模化、设施化、集约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育苗设施。 2.4.2 规划设计标准a单个育苗工场供苗面积不低于3000亩。山区育苗工场供苗半径不超过5公里,坝区、平原区供苗半径不超过10公里。b按供苗数量计算,苗棚占地面积漂浮、砂培育苗不超过2.

9、2/1100株,托盘育苗不超过4.5/1100株。育苗池净面积不低于苗棚总面积的80%,育苗棚占地面积不低于育苗工场占地面积的80%。c. 育苗棚可采用大棚或中棚形式,提倡四联体钢架大棚,大棚使用年限不低于10年,育苗棚地面原则上不硬化。四联体大棚总面积1168,单棚净空长36.5m、宽8m,设育苗池4个;中棚长12.5m,宽4m,设育苗池2个。d配套消毒池、清洗池,根据需要配套物资仓库、值班室、垃圾池、残体收集池等,预留运输通道,根据需要配备剪叶机、装盘播种机。水电设施齐全。物资仓库和值班室原则上为简易建筑。e. 配套防虫网,根据需要配备遮阳网,在育苗棚入口处设置鞋底消毒池。2.5 集群烤房

10、与烘烤工场2.5.1 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群组设计、并排建设”的原则,满足“统一烘烤、专业服务”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建设密集烤房群和烘烤工场。2.5.2 规划设计标准a烘烤工场。指密集烤房50座以上,配套编烟分级棚及分级设施、简易收购场所及收购设施、其他必要附属设施的烤房群。b. 集群规模。烤房数量要与烟叶种植面积匹配,一个单元配套800座左右密集烤房,实现100%密集烘烤。烤房要并排连体建造,原则上5个1组,山区单元一个烤房群至少建2组,即10座烤房以上;平原区、坝区单元一个烤房群规模至少建4组,即20座烤房以上。密集烤房群(烘烤工场)服务半径平原原则上不超过5公里,山区

11、不超过3公里。c. 功能区设置。10座以上、50座以下的烤房群设立烘烤区、编烟分级区、附属设施区三部分,做到烘烤、分级一体化;50座以上烤房群要统筹考虑基地单元烟叶生产和收购站点布局,配置收购设施。烘烤工场设立烘烤区、编烟分级区、收购区、综合管理区、附属设施区五部分,实现烘烤、分级、收购一体化。根据需要配备分级、收购的标准光源。烤房群组间保留8m通道,用于运输、编烟和分级。附属设施建设配套要科学合理,以烟为主,兼顾他用,非烘烤收购季节,可用于农村文化活动、放置农机具或发展辅助产业。d. 整合社会资源,解决建设用地和电力配套。2.5.3 功能分区规划建设标准:烘烤区:单体烤房宽2.7m、长10m

12、,其中装烟室长8m。采用对开大门式装烟门,移动式或固定式装烟架,鼓励四棚叠层结构。编烟分级区:烤房群组间采用彩钢屋架结构搭建防雨棚,统筹安排编烟和分级。按每座烤房不超过15配置。收购区:采用简易砖混或活动板房结构,50座烤房的烘烤工场收购区总面积不超过290。综合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培训室、食堂等。采用砖混结构,按每处烘烤工场不超过70配套,原则上不得建楼房。附属设施区:包括值班室、配电室、煤棚、厕所、大门、围墙、垃圾池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采用水泥瓦屋顶支架棚结构。烘烤工场设计参考密集烤房技术规范(修订版)。2.6 烟草农机具2.6.1 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烟为主、合作经营

13、的原则,合理配置农机具,提高农机配置效率和作业效率,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2.6.2 配置标准a每100亩烟地机械动力保有量1215千瓦。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山区50%以上,坝区60%以上,平原80%。b根据烟区地形地貌,合理选型动力机械;根据单元种烟面积和烟田土壤类型,结合单机作业效率和有效作业时间,合理确定动力机械和旋耕、起垄、施肥、覆膜、移栽、中耕、喷雾、拔秆等机具保有量。2.6.3 配置方式以基地单元为单位配置,由烟农专业合作社具体操作。县级分公司根据烟叶种植面积和农机补贴总额,确定购置农机型号、规格和数量;烟农专业合作社确定单元内的烟农作为代购农机户,按相关规定办理农机补贴

14、手续,购置通用机械。专用机具由烟农专业合作社直接购置,按相关规定办理农机补贴手续。烟草农机具产权归属烟农专业合作社所有,由烟农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并根据基本烟田面积,按农机购置金额,将农机具产权和资产收益权量化到种烟农户。合作社内的烟农享有优先服务权利和服务价格优惠,烟草公司要在服务价格等方面享有掌控权和话语权。2.7 防灾减灾体系2.7.1 总体要求 坚持“以烟为主,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实效”原则,整合气象等部门资源,固定作业点和流动作业点相结合,全面构建覆盖雹区基本烟田防雹减灾体系。2.7.1 规划设计标准a. 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气象预报预警体系,为烟叶生产提供气象预报、灾

15、害预警和气象评估服务。b. 在人工增雨防雹站点未覆盖的基本烟区,按相关标准建设人工增雨防雹站点,配备相关设施设备。c. 根据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按人影作业流程实施增雨、防雹作业。2.8 烟叶基层站建设2.8.1 总体要求遵循“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原则,加强资源整合,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信息手段,改进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2.8.2 建设标准一个基地单元原则上设1个基层站,配套14条收购线,配备完善信息化系统及相关硬件设备。2.8.2.1 基层站a. 办公区。办公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微机室、车库等,办公室按人均12计算,会议室3040,培训室80120,微机室3040,设15的车库23个。b. 生活区。生活区包括食堂、宿舍、浴室、文体活动室、卫生间等,食堂(含厨房、餐厅)100,宿舍(含卫生间、浴室)按人均40计算,文体活动室100,公共卫生间20。c. 绿化面积不低于基层站总占地面积的40%。2.8.2.2. 收购线可根据收购成包流程划分为烟农待售区、预检编码区、等级确认区、观察区、过磅区、成包区、仓储区。各区域须有明显标识,采用框架结构,高度5.5 m以上。1万担左右的收购线,各区域建设标准如下。 a. 烟农待售区。烟农等待售烟场所,应配备座椅、饮用水、电视机等。面积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