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90445769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7.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医院给排水设计(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剖析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医院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设计,医院设计如何应对城市内涝,跨越市政街区的医院机电系统整体设计,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内涝严重成常态,的城市河道黑臭,的湖泊重度污染,的地下水水质差,40%,40%,60%,中国污水处理能力建设迅猛增长,出水水质不断提高,但水环境尤其是城市水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核心问题是CSOs(Combined Sewer Overflows,合流制溢流污染),管网错接,初期雨水污染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 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水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中又以地表径流污染最为严

2、重,其中COD地表径流贡献率最高, 已达到40%。,公式:Q=qF 径流系数c(影响径流量),全国31个省区的195个城市的初步调查显示,城市建成区径流系数大于等于0.6的占78%。,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的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rnee sto

3、rmwater),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是应遵循的理念,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遵循理念应采用的技术,海绵城市-遵循理念采用技术应实现的目标,场地开发应遵循低影响开发( LID)理念,合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GSI),从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摘录,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概念示意图,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摘录,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海绵城市实现的途径 -与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的融合,专项(专业)规划 -水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排水防涝规划 -道路

4、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有条件的城市可以编制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规划。,医院可采取的方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地和室外环境,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场地优化和土地合理利用,条文内容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全一致,分值减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2.10 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室外水景补水等生活杂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10分),条文说明:医院类建筑本条不参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2.11 条文内容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全一致,分

5、值加大到10分。,北京: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DB11 685-2013 4.2.3条: “每千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3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江苏: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4.2.4条: “每公顷建设用地宜建设不小于1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池”,场地优化,节水,基本做法,基本做法,基本做法, 道路低影响开发示意图,埋地入渗渗透管沟,埋地入渗-埋地入渗池,重视医院建筑正负零绝对标高的确定,强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分布广,影响大,济南7.18洪水,泉城广场地下商场进水被淹. 2012年7月18日暴雨过后,济南市最大的地下超市银座购物广场一片汪洋,所有物品均浸泡

6、在一米多高的水中.,外部环境:医院用地周边市政条件,积极协调、要求相关部门提供设计条件,确定合理的医院建筑正负零绝对标高,随着医院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大厅主入口处采用无障碍方式处理,基本不设置室内外高差。,要求在医院室外竖向设计中消化、处理好为保障建筑物安全而设置的室内外高差,处理好医院建筑与周边市政环境之间的高差关系。,大家普遍重视地下室功能排布及排水设计。 很多地方的规划、电力部门不建议变配电室设于地下室,厦门、安徽等地不允许设于地下室。,另外为营造人性化氛围,满足绿色医院设计理念,医院建筑中普遍大量采用下沉庭院及广场的设计手法,解决地下室空间通风、采光、疏散及舒适度等方面的

7、需求。 下沉广场、车库坡道等成为地下室雨洪防护的重点部位,设计重现期,屋面雨水:按重要公共建筑屋面确定为10a,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按50a选取。 室外场地:3a 下沉式广场、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50a(100a) 医院建筑均取规范规定的上限,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979 1987 1997 2006 2011 2014 2016 修订频繁,标准不断提高,大城市的核心地段与发达国家标准基本一致;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整体提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城市排水的设计理念不是一味提高重现期,而是合理设计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使城市超标雨水可以通过自然水体(河道、湖泊等)、调蓄水体(

8、雨水湿地等)、深层隧道等有组织排放。,对城市里的单个项目来说,为了排水安全,也应该考虑超标雨水的去处,使整个场地的雨水可以顺畅、快速的外排。,雨水排水系统需要整体统筹设计。 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雨水系统问题,基本与设计参数的选取无关。,发生城市内涝的极端情况下,雨水可以进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一层各个出入口,车库坡道入口,下沉庭院及广场,应对雨水进入的措施:,合理组织以上场所附近的雨水,使雨水向开口以外排放 在地下敞开空间口部采用各种有效做法,提高雨水进入标高。 车库坡道入口反坡做法 下沉广场与室外场地周边衔接处做法 合理确定医院建筑的正负零标高,正确处理院区与周边道路、场区的竖向关系! 前提:地

9、块周边资料齐全,与项目场地关系明确!,规划市政条件的变化:为满足城市经济、交通、活力、安全与多样性等方面发展的新要求,密集支路网的小街区模式理念落实到各地的城市规划中。 我国城市中承担城市交通的道路网间距大多在300400米左右,次干道间距500米左右,主干道间距1000米以上。 开放性街区空间理念下的小街区边长多为100200米左右。,成都:“小街区规划”已经落地,率先规划的9个小街区示范片区“单元尺度不宜大于200米乘200米”。,济南CBD,济南CBD,跨越市政街区的医院越来越多的出现,给医院的整体设计带来很多问题:人流、物流、车流的组织等。 对机电专业而言,直接影响医院大的机电配套方案。 位于一个大地块的院区建设,很自然的统筹确定机电方案,合理布置机电配套机房:空调制冷(供热)机房、变配电室、消防及生活泵房、污水处理站以及医用气体气源站(氧气站等)。在院区用地内合理敷设各种管道,联系各个机电系统。,需跨越的街区,医院内部管线不能随意穿越。根据医院和街区布局,合理确定医院机电配套中心机房位置及系统设置。 重视与市政配套部门(自来水、热力、排水、燃气、电力电信、水利等多个部门)沟通,及时落实道路上各项设计条件。需要时可提请相关部门组织各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确定各部门配合方案。,甲方要求机房统一设置,便于管理。,2016/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