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430199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湖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嘉兴图书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湖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嘉政办发200821 号)、中共平湖市委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平委200811 号)、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平政发200891号),现就构建我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2、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分步实施,大力推进图书馆延伸服务,有效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报难等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平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总体目标: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目标,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体规划、统一实施的方针,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构建以市级图书馆(总馆)为中心,以图书馆镇(街道) 分馆为纽带,以村(

3、社区)图书室为基础,图书馆馆外服务点为延伸,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三)具体任务:1. 市图书馆负责对镇(街道) 分馆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工作;2. 加大文献资源采购和配置的力度,加强总分馆特色资源建设,优化全市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布局;3. 实行书刊借阅“一卡通”,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现通借通还,提高图书馆群体为城乡配套服务的效能和服务覆盖率;4. 共建、共享各类数字资源,激活现有文化资源存量,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优化与共享;5. 实现公共图书信息资源服务免费注册、免费查询、免费借阅。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一)

4、加强市级图书馆总馆建设。平湖市图书馆总馆是平湖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文献书目信息中心、图书资源配置中心和网络管理服务中心。总馆要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提升纸质图书、数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能力,建设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配备、更新必要的现代技术装备,把总馆做大做强,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创造条件。(二)加快图书馆镇(街道)分馆建设。镇(街道)分馆建设是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我市各镇(街道)文化建设已全部达到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的标准,在进行总分馆建设的过程中,要整合已有资源,充分利用镇(街道)原有图书,组建镇(街道)图书配

5、送中心,向所属行政村(社区) 流通和配送。分馆的图书由市馆统一采购和配送,产权和调配权归属市馆,进入市馆总数据库。1建设标准。镇(街道) 分馆原则上单独设置,也可设在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内,但必须是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的地方。根据各地经济基础、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和读者需求等因素确定分馆的建设规模、功能设置、资源配置和服务项目。镇(街道)分馆一般建设标准为:馆舍建筑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具备图书外借、报刊阅览、电子阅览、少儿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等功能,藏书不少于3万册,报刊不少于100 种,计算机不少于15 台,计算机网络带宽不低于2 兆,阅览座位不少于80 个,配备空调、远程监控

6、、自助寄包柜等设备。2目标要求。在2008 年已建成新埭分馆的基础上,2009 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至2010 年全面完成全塘、新仓、黄姑、曹桥、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林埭、广陈分馆的建设任务。(三)进一步推进村(社区)图书室建设。村(社区)图书室是离农村读者最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机构,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1建设标准。以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为平台,建好村(社区)图书室。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100 平方米,目标藏书以人均1 册为标准,平时不断更新与流通。镇(街道) 综合文化站利用原有藏书建立流通书库,每年剔旧和更新,每月定期为村(社区) 送书上门流通一次,流通量

7、不少于100册/次。2目标要求。村(社区)图书室建设与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建设同步进行,镇(街道)流通书库的建设与分馆建设同步推进。(四)创新管理和运行模式。1管理模式:镇(街道) 分馆日常工作由所在镇(街道) 负责,总馆负责镇(街道) 分馆的图书资源采购、编目、分类、标引、加工,同时指导和协调分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分馆在做好自身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协助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指导村(社区)图书室的读者服务工作。2运行模式:(1)分馆与总馆网络系统整合,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一卡通”服务,图书在全市范围内通借通还。(2)分馆与总馆图书资源整合,包括传统文献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分馆的图书

8、报刊资料由市级总馆统一配置,做到三个月流通一次,数字资源与市总馆实行共享。(3)按照硬件设施统一标识、软件建设统一管理、服务内容统一规范的原则运作,努力实现城乡一体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一)建立领导和工作机制。镇(街道) 要把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确定专人负责协调镇(街道)分馆、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二)建立队伍素质提升

9、机制。1配好工作人员。在确保市图书馆正常运行需要达到的人员编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管理人员,加强对镇(街道)分馆的业务指导。镇(街道)分馆工作人员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负责配备,原则上每个分馆必须配备2 名以上工作人员,以确保分馆的正常开放。2加强业务培训。市级总馆要切实承担起对镇(街道)分馆、村(社区) 图书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三)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比例。市、镇(街道) 财政一次性投入与可持续投入相结合,要积极鼓励和

10、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原则上每开办一个分馆的一次性投入,由市、镇(街道) 二级财政共同承担。具体标准为:每建成一个分馆,经验收合格的,市财政一次性给予镇(街道)20万元补助,给予市图书馆一次性增加30万元图书报刊经费补助;每建成一个分馆,市财政三年内每年安排10万元补助经费拨付给市图书馆,用于该分馆图书的添置达到标准。分馆建成后,市图书馆相应增加的人员和运作、管理等经费,由市财政予以保证。分馆开馆后,镇(街道)招聘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和分馆日常运行的费用及房屋维修、设备更新等由镇(街道)承担。主题词: 文化 图书馆 服务体系 意见 通知抄送: 市委各部门,市人大、政协办,市纪委,市人武部,市法院、检察院,各群团组织(共印50 份)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年3月2 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