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428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选】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选】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选】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至第五章作业讲评一、单选题1、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谁被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CA、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亲信 C、嫡长子 D、贤能的大臣2、皇帝制度的创立者是谁(B)A、李斯B、秦王嬴政 C、汉武帝D、管仲3、清代继承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雍正年间,设立了什么机构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承办军国要务。CA、三省B、督察院C、军机处D、五府六部4、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是:DA、东厂 B、锦衣卫 C、内侍省 D、敬事房二、多选题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ABDA.皇位继承制度 B.后宫制度 C.宦官制度 D.皇位世袭制度2、汉代有 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

2、度。2、ABCA.女御长 B.宫长 C.宫中学事史 D.尚宫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 等朝代。3、ABC A.西汉 B.东汉 C.唐 D.明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朝为最。4、ACDA.东汉 B.隋 C.唐 D.明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 的权力。5、ABA批阅奏本 B传宣旨意 C阁票 D听讼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 。6、BCD A.二十四衙门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7、皇帝制度的特点()ABCDE A、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B、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C、皇帝作为政治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意识形态领袖

3、,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D、皇帝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他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掌握着最高的决定权和监督权,国家军事力量的指挥权。皇权凌驾于整个政治机构之上,整个政治机构都可以看成是皇权下的执行机构。E、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受法律和任何机构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8、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BC、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以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D、压低宦官的品级。9、清朝如何避免宦官乱政()ABDA、严禁宦官干政,效法朱元璋铸铁牌禁宦官干政;B、压低宦官的品级;C、设东厂和

4、锦衣卫D、大大削减宦官数量10、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BCDEA、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B、外朝官有家族和师友背景,势大权重的朝臣有可能夺取皇位,因而很难赢得皇帝的信任;C、宦官作为服侍皇帝私人生活的奴才,一般没有家族背景,对皇权不构成威胁,故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纵容。D、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秉性,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系;E、在制度的设置上,外朝官的权力逐渐趋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失去了与宦官抗衡的体制力量。11、为什么说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ABCDA、首先,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社会各个领域在皇权面前均没有自主性,

5、皇帝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超经济强制权力。B、其次,作为政治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是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C、再次,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D、最后,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受法律和任何机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三、判断题1、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A)A、正确 B、错误2、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谥号”,死后要加“尊号”。(B)A、正确 B、错误3、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A)A、正确 B、错误第五章 宰相制度一、单选题1、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出现于()时期。

6、A、秦B、汉C、战国D、春秋二、多选题(4 题)1、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 。ABDA大司空 B大司马 C大司徒 D丞相2、三国时的“三公”是 。ABCA太尉 B司徒 C司空 D司马3、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 。ABC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行省4、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 ,他们并无实权。BCDA太尉 B太师 C太傅 D太保5、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ABCDA、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B、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同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以三司掌财政,与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三司”。D、二府三司

7、互不统属,宰相权已被一分为三。6、相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力 ABC、相权来自于皇权的授予。B、相权不是单纯的行政权,而是以行政权为主导的、兼有司法权、监督权、立法权等各种国家权力的权力类型。C、宰相制度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一旦有其他的替代制度,就会取而代之。D、相权与皇权完全是同一权力类型,只是层次不同罢了。E、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皇帝家奴的性质,而这正是典型的专制主义制度。7、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ABCDE(1)军机处后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2)军机大臣几乎每天都要入值办事,共同商议朝政。(3)皇帝

8、对中央及地方机构或官吏有所指示,都由军机大臣起草召旨,有的先下内阁,有的则不经过内阁,直接密封发给地方督抚。(4)各地督抚的奏章,也经由军机处直达皇帝。(5)军机处的设置及其权限的划定,是皇权极端化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专制皇权至此发展到了顶峰。8、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 BCD(1)军机处后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2)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3)在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宰相这一中间机构被撤消,决策机构与职能部门之间直接联系;(4)皇帝之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三、判断题(5 题)1、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AA、正确 B、错误2、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AA、正确 B、错误3、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AA、正确 B、错误4、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三司”主军政,“枢密院”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BA、正确 B、错误5、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AA、正确 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