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25877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南(试用)由于从事排污申报的工作人员更换频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规范排污申报登记行为,提高排污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更好地掌握全国污染物排放情况,编制本排污申报审核工作指南。一、排污申报登记统计表规范性审核1、申报分类、时间审核审核排污者是否按187号文分类填报对应申报表。审核申报时限是否符合要求:(1)、正常排污申报应在每年1月1-15日内完成申报;(2)、新、扩、改建设项目应在试生产前3个月或项目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完成排污申报;(3)、当排污者排放污染物需作改变或者发生污染事故等造成污染物排放紧急变化的,应在改变3日前或变化后3日内填报相应的变更登记表。(4)、建筑

2、施工应在开工前15日内进行申报。2、填表书写规范性审核(1)、是否用钢笔填报,书写工整、清晰,填报数据是否用阿拉伯数字,文字说明是否用汉字,涂改后是否签章确认有效性。(2)、申报年份、申报日期、行政区划代码、申报单位法人代码是否正确(个体工商户无法人代码应核对经营者身份证代码);申报单位全称是否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填报人、复核人是否签名;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实际负责人是否签章认可申报内容。3、申报表需附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1)、污染源监测报告单复印件;(2)、单位的用水情况单复印件;(3)、燃料检测单复印件;(4)、申报登记表格中需排污

3、单位测算的数据应提供数据的计算说明;(5)、有关的原辅材料购进、产品销售等情况资料;(6)、当年新增排放口情况说明;(7)、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危险品固体废物转移联单复印件 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厂资质证明复印件 固体废物处置原始记录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处理原始记录 4、申报表内主要数据是否齐全、量纲是否正确。重点是生产数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能源消耗、新鲜水用量、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准确去向等。5、是否取得排污许可证,核对排污许可证编号与排污许可量(许可浓度、污染物排放许可总量吨/年),许可证有效期限。6、生产过程中物料投入产出是否平衡、合理。如生产用水的平衡(新鲜用水量=排水量+蒸发量+进入产品

4、量)。7、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减去通过治理污染的削减量与最终排放量是否平衡、合理;污染的削减量是否与污染治理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实际运行处理的时间吻合8、填报的直接数据(如设施的运行天数等)是否与生产原始记录相符合。9、填报的引用数据来源是否有效、合法。如非正常排污状况的监测数据;燃料检测单与在使用的燃料不符。10、计算数据是否正确,如运用的计算公式、系数、依据等。11、对于畜禽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等污水排放无法进行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的排污者是否填报污水排放特征值情况报表。12、表内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参见逻辑关系表)二、利用资料审核1、利用自动监控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审核。2、利

5、用物料衡算审核排放量。3、利用“三同时”、污染源治理、历年来排污申报等历史资料审核申报是否有异常。4、利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类比审核。5、利用工商管理部门、市政部门、水务、供电部门、燃料供应部门、统计部门等提供的数据审核。6、利用环境统计数据、许可证申请数据、专项考核数据等参照审核。7、利用信访举报、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数据审核。三、使用“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审核(一)使用“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下“申报审核”模块对填报数据进行审核1、打开“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输入用户编号和密码进入系统,使用“申报审核”下的“排污数据录入”或“申报审核”模块,如下图由于2004年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实际排

6、污情况,是通过2005年申报的上年数据体现出来,即“表1-*”(*代表数字1至10),仅以“一般排污者”为例,如下图。因此,若要准确掌握2004年的上述情况,“表1-*”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正确。2、审核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再次审核时,对于“表1-*”出现的审核错误信息,如下图,必须回到“申报数据录入”模块进行修改,待“表1-*”数据审核无逻辑错误后,再次审核通过。(二)使用“报表管理”工具,对填报数据进行审核1、打开“报表管理”工具,“排污申报核定工作表(年报)”,以“排污申报基本情况汇总表”为例,如下图2、根据数据间逻辑关系,看数据填报问题。“排污申报基本情况汇总表” 逻辑关系如下:(1)煤

7、炭合计量(吨)燃料煤量(吨)原料煤量(吨),(2)油料燃料合计(吨)=重油量(吨)+柴油量(吨)+其他油类燃料(吨),(3)新鲜用水量(万吨)自来水用量(万吨)地下水用量(万吨)地表水用量(万吨)其他用水量(万吨),(4)总用水量(万吨)新鲜用水量(万吨)重复用水量(万吨),(5)重复用水率=重复用水量总用水量100%。汇总数据出现问题说明排污单位申报数据存在问题。(三)使用“统计查询”工具,对填报数据进行审核1、打开“统计查询”工具,如下图2、出现如下界面:“基本信息查询”、“能源消耗情况查询”、“用水情况查询”、“上年排污情况查询”等等。3、所有查询出的内容均可导出为EXCEL格式,可通过

8、EXCEL报表审核。以“用水情况查询”为例:选择年份2005年至2005年,选择“明细数据”,选择“一般排污者”,“地区代码”全选,也可以选择其它条件,如下图。单击“查询”后,如下图,再单击“导出EXCEL”导出为EXCEL表,整理后,如下图根据数据间关系,在单元格中列出计算公式,如下图,如:新鲜用水量自来水量+地下水量+地表水量+其他、年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重复用水量。用计算出的数据减去实际导出的数据,看两者间数据差值是否为0,若不为0,则代表有关数据填报有误。如下图,如:新鲜用水量差值新鲜用水计算值-新鲜用水导出值。(4) 对于查询或审核出的问题,必须进入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申报数据录

9、入”模块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核、汇总、导出、上报。四、排污申报现场核查排污申报仅仅依靠统计报表审核和掌握的资料审核还不足以体现申报的真实性,还需要到排污现场进行核实、检查。由于排污申报数据面广量大,因此现场核查采取抽查的办法进行。按统计学原理,从申报核定总户数中分类随机抽取5%的申报表确立核查对象,核查合格率大于80%视为整体合格;若低于80%需要扩大一倍抽取样本核查。(一)、核查准备1、确定核查对象及所属的行业类别。2、收集核查对象相关资料,初步掌握核查对象的生产流程与工艺状况,以及污染治理工艺的相关知识。3、通知核查对象准备以下台帐资料:(1)、主要生产岗位生产运行记录(2)、污染防治设施运

10、行记录、污染治理消耗的原材料记录台帐及采购发票、污染治理能源消耗台帐。(3)、主要原辅材料采购发票、财务台帐。(4)、主要产品生产销售记录。(5)、污染物排放记录台帐、危险品固体废物处置记录台帐、转移联单、接收危险品固体废物处置单位资质证明。(6)、自动监控仪表校验记录、计量检定报告、排污口监测报告、环保监督检查记录。(二)、现场核查1、把申报登记表中企业填报数据与企业的原始记录、台帐资料、票据凭证等进行核对审核。2、对产品生产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了解整个生产过程各阶段污染物产生的位置、种类和数量,分析申报数据有无少报、漏报;污染因子、排污量是否与申报对应相符。3、对申报单位所

11、有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能力、运行状况和排放去向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实际处理量与处理能力是否相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实际处理效率如何、企业管理是否到位。4、根据地形,现场察看排水管网、流向及所有排口,核查污水是否清污分流,污水是否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否存在偷排口。5、对监测数据、污染因子和特征污染物有疑问时,可进行现场抽样监测;必要时可进行连续取样监测,对结果误差进行分析。6、对自动监控仪表运行状况及校验记录进行检查,必要时可现场进行校验,确保自动监控真实可靠。7、对固体废弃物的名称、种类、数量、综合利用情况进行检查,审核申报与实际是否相符;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名称及来源,特别是进口的固体

12、废弃物是否属明令禁止类;综合利用处理工艺是否属于禁止或淘汰的、落后的、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工艺。如利用废塑料、废橡胶土法炼油等。8、对固体废弃物的贮存情况、处置现场进行检查,察看贮存、处置场所是否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治措施,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9、与工人、技术人员及排污单位周边居民群众交谈,了解发现排污单位是否有谎报、瞒报或其他非法排污现象。10、施工现场拥有的施工机械察看,施工进展情况检查,夜间施工情况(结合举报,夜间巡查。)五、排污申报审核结论排污申报内容经审核与实际不符或缺少必要的附件资料,须向排污者书面指出有问题的内容和需要补充的附件资料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也不提供相关资料,可视为谎报。经审核排污申报内容与实际相符,附件资料齐全,则须区分不同情况确定核定方法,做出审核结论。1、经审核排污申报内容属实,附件资料齐全,在线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正常,数据准确,依自动监测数据核定排污量。2、经审核排污申报内容属实,附件资料齐全,监督性监测数据齐全,符合规范,依监督性监测数据核定排污量。3、经审核排污申报内容属实,附件资料齐全,但不具备监测条件,缺乏监督性监测数据,依物料衡算核定排污量。4、经审核排污申报内容属实,但不具备监测条件,缺乏监督性监测数据,依小型企业和三产排污系数核定排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