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2226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摘要: 能源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却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问题。本文就将分析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能源问题,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关键字:中国能源 问题 解决对策 可持续发展近日,由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不仅对对日本及其邻国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国家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以及能源开发战略的思考和调整。面对公众的不安情绪日渐升温,一些电力消费大国不得不放慢或者暂停核电发展

2、的步伐。我国也出台政策冻结审批新的核电项目,并预计冻结政策可能延续到2012年初。能源问题再度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能源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为新世纪的发展动力,能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

3、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自然也不能例外。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能源问题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我国能源生产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逐渐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从1992年开始,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逐渐拉大,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

4、列的能源问题。当前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当前我国能源依然是以煤为主,在世界能源由煤炭为主向油气为主的结构转变过程中,中国仍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在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68%。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30年煤仍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尽管中国探明的煤炭资源占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总量的90%以上,但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后期处理的高成本使得火力发电的缺点十分明显。此外,能源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品种分布是北煤、

5、南水和西油气,因而形成了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送的基本格局。第二、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自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尤其是石油,不仅对外依存度过大,而且储备体制不健全。自1993年从石油输出国变为净进口国,为维持GDP平均9.7%增长,中国的石油需求平均保持在每年5.77%的增长幅度,而国内产能增加幅度仅为1.67%,新增需求主要转向国际市场采购。而进入21世纪,特别是自2002年以

6、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从过去的0.8,一下跳越到1.6,即GDP增长1,能源需求增加1.6。以超过15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维持9的经济增加速度,尤其对于石油的需求增加迅速。由于中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大大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造成中国石油供应短缺、进口依存度飙升。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8%。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60%以上来自于局势动荡的中东和北非,中国进口石油主要采取海上集中运输,原油运输约4/5通过马六甲海峡,形成了制约中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 此外,作为石油消费大国,我国在地缘上同周边石油消费大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存在着利害冲突,并受到国际石油市场油

7、价攀高的威胁。同时,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还刚刚起步,石油储备体制很不完善。而在当今全球石油产能已经逼近“颠峰”的时候,按照现在的开采和使用速度,石油资源的枯竭将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因而对石油的依赖和加速开采上并不能真正地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第三、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环境问题突出。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1994年单位GNP能耗(吨标准煤/千美元)比较,中国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

8、.3倍、7.2倍、4.6倍、4.2倍。另外,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煤炭燃烧后灰渣中杂质的浓度将增高许多倍,经过煅烧与粉碎有害物质将变为更容易进入水或空气的形态,如形成酸雨和大量温室气体,增加了环境的负担,以至火电站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比核电站多。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全球有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就占了16个。环境污染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大计,尤其温室效应使全球急遽变暖,不仅带来了一系列自然灾害,而且进一步增加了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使人类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因而,如何妥善地处理能源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找到一条理性的和谐发展之路,也成为世界和我国当前所急需应对的一个

9、重大问题。解决之道和谐发展的战略抉择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既需要保证以合理的价格维持稳定的能源供应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又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能耗、降低碳排放速度,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应对气候变化。因而在解决能源问题上走“和谐发展”之路,在中国的历史上将是一次可与“建立新中国”和“改革开放”同日而语的“”的战略抉择,这也将决定中国的“崛起”能否实现和能否持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开源”、“节流”两大主题,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等渠道来解决能源问题。一、开源有道,供应不息。开拓能源的来源和供应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传统资源的供应上要广拓渠道、挖掘潜力、提

10、高采收率;二是积极发展替代能源。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快速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范围的能源勘探开发,在增加全球能源供应的同时满足自身增长的需求。中国已经是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能源需求已经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我们供应全球商品,自然有理由需要全球更多的资源供应中国市场。我们应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能源开发的投入,增加能源的供应,同时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协调我国能源开发,加大对能源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证我国能源生产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而油价的高升和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发国内和国际的低品位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

11、采用先进技术和合理优化系统的同时,努力提高资源的采收比率,这是都增加能源供应的关键。 另一方面,加大能源方面的科技投入,积极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开发节能降耗的新产品,对于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则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开发利用可再生环保能源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优质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对于加快能源现代化进程,满足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人类目前亟需努力的目标。就目前而

12、言,我们能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可谓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吉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居世界首位。不过当前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

13、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进一步解决。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亿千瓦。对风能的利用,特别是对我国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

14、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作为人类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能源现代化进程,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常规能源不可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国际上正在制定各种有关环境问题的公约,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以煤炭为主的我国是很不利的。因此,立足于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研究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装备既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减少

15、排放、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二、节流为源,细水长流。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其中,技术上可行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上合理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投入产出比;环境可以接受是指节能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指标要达到环保要求;社会可以接受是指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中国科学院院杜祥琬院士曾提出,有一种“巨大、廉价、优质的绿色能源”,就

16、是“节约能源”的行动本身。据统计,从19902005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降低了50,但在高能耗产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仍高出40,利用效率比国际水平低一倍。可见我国节能战略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一定要纠正“GDP就是硬道理”的片面发展观念,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下坚定地实施节能减排计划,避免粗放的能源开采和利用。同时通过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以及积极的群众教育引导,进行全民节能运动。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该法对节能管理、能源的合理使用、节能技术进步、节能的激励措施,及有关法律责任等都作出规定。“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一词,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