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413272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模块验收检测一语文版必修520171230112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验收检测(一)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李智福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怀方式和迥异的观照态度。庄子不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而是以承认“万物之不齐”为前提的,这种“齐”意味着承认一切存在皆有合法性、合理性。章太炎说:“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

2、哲之玄谈。”正是此意。庄子因“不齐”而走向的“齐”,是一种平等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这与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似。同时,当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时,齐万物,一生死,生命也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悬解了出来。另外,庄子认为“齐物”的初始图景是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对“至德之世”的呼唤渗透着浓浓的诗人之乡愁意识和哲人之批判精神,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时时需要反省。孟子没有像庄子那样悉心去论证“物之齐否”,而是用一句常识之语“物之不齐,物

3、之情也”对提倡“君臣并耕”的农家学派展开批评。当时,农家学派许行从楚国到滕国传道,宋国的陈相、陈辛兄弟闻风而来,尽弃前学,从师许行。陈相将许行之学转告孟子,孟子深不以为然,乃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论证了这种“君民同耕”是不合时宜的,不现实的,甚至是荒唐的。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恰恰是反对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天下之物的价值本应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不可以“同价”贾之,如若以“同价”来买不同之物,必然会造成好坏

4、不分,以次充好。若这种“比而同之”的思想上升至社会政治领域就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乱。在孟子看来,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由“劳心者”与“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的社会。“劳心者”从事治理、组织和教化之事,是“食税者”,古代圣贤如后稷、尧、禹等都属于这类人;“劳力者”从事生产劳动,包括耕作、做工和经商,他们要“上税”,为“劳心者”提供衣食之资。可见,孟子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一常识之语目的在于证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二者不可同,不能同,不必同,亦无高下之分。在那个战乱频仍、世道窳败的战国之世,他们发现的是不同的症结,因此对“君臣佐使”的调配,亦大不同。唯其不

5、同,才证明了思想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以孟子对人性之善的信念补庄子的自然天性论,以免人性的沉沦、堕落和虚无;以庄子“万物一齐”之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补孟子哲学所许诺人生之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以避免人生的异化、僵化、道学化。(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7日第16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虽承认“万物不齐”,但是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因而他又认为,“以道观之,万物一齐”,无所谓贵贱短长。B庄子的“万物一齐”是强调因“不齐”而走向“齐”。“齐其不齐”和“不齐而齐”正是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的思想基

6、础。C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D庄子的“齐物论”是对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初始图景的呼唤和向往,渗透了一种诗人的乡愁意识和一种哲人的批判精神。解析:选B“齐其不齐”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不是庄子观点;庄子承认“万物不齐”,主张“不齐而齐”。“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是章太炎对齐物论的阐释,他对“齐其不齐”持否定态度,对庄子“不齐而齐”大加赞赏。文中说章太炎的话“正是此意”,“此意”应紧承上句加以理解。见第段,关键是对“齐其不齐”的理解。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

7、“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一种客观常识,天地万物本来就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不能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B孟子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君民同耕”的农家学派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会造成天下大乱。C由于存在社会分工是必然和合理的,一个正常的社会应由“劳心者”和“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所以,孟子得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结论。D孟子认为天下之物的价值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价格不一样;“劳心者”和“劳力者”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的社会职责也不尽相同。解析:选C因果关系倒置,孟子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为了证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

8、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对世道人生的关怀方式和观照态度的迥然不同,庄子与孟子对“物之齐否”的观点和态度迥然不同,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B庄子“万物一齐”的处世态度可以把生命从高低区分的利益焦灼中解放出来;孟子“物之不齐”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等级制度,为阶级剥削提供了借口。C庄子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使人沉沦、堕落和虚无;孟子宣扬的人生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则导致人生的异化、僵化和道学化。D庄子的“万物一齐”反对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具有朴素的平等思想;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目的是建立有序合理的社会秩序。解析:选C片面强调消极

9、影响,与原文意思不符,过于绝对。见第段,“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

10、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塞仁义也。仁义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

11、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注昼:齐国邑名。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B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C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D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

12、/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解析:选A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官阶名,周制,天子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等。B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墨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D三圣,三个圣人,即夏禹、周公、孔子。解析:选B杨朱,是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时在昼邑“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B孟子在昼邑“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邑再停留下去了。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就会阻止仁义施行,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并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解析:选AB项,无中生有。齐王并没有“改变态度”,孟子离开了昼邑,齐王也没有派人追他回去。C项,“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错,“为诗书等作序”是

14、其返回后的行为。D项,“率兽”,意为像野兽一样;“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破除杨、墨学说,二是不发扬孔子学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5分)译文:_(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塞仁义也。(5分)译文:_解析:(1)不予追:宾语前置,应为“不追予”。然后:这样之后。浩然:强烈地。(2)息:灭亡。著:彰显。是:这。诬:欺罔。塞:阻塞。参考答案:(1)我离开了昼邑,齐王并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强烈地有了要回去的想法。(2)杨、墨的学说不灭亡,孔子的学说不彰显,这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阻塞仁

15、义之道。参考译文:孟子在子思门下接受学业,明通义理后,在诸侯间游说,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腐高远不切实际,但他始终不委曲求全,屈缩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做到卿这一职位,后来不被重用。孟子离开齐国,尹士说:“不知道齐王不能成为商汤、周武王那样的君主,这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是到齐国来,那就是为谋求利禄。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因为不受齐王赏识所以离开,但却在昼邑住了三夜后才走,这是多么迟缓啊?”孟子说:“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齐王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离开昼邑,在我心里还认为是太快了,(我心想)齐王或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