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90388865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12月四川省招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详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1.B 解析该数列的规律为两项和的2倍等于第三个数,(2+3)2=10,(3+10)2=26,(10+26)2=72,因此答案为(26+72)2=196,故选B项。2.A 解析相邻两项相减后得:1,4,9,16是平方数列,所以该数列的规律是做差之后是平方数列,因此答案为35+25=60,故选A。3.B 解析观察数列可得: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即an+2=an+1+an,所以()=a4+a5=(2+3)+ (3+5)=5+8,故选B。4.C 解析原数列两两相除后得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因此答案为72(4+1)=260,故选C。5.C 解析6=23,15=35,35=57,77=7

2、11,即这个数列是质数数列2,3,5,7,11两两相乘的结果,所以接下来的数字为1113=143,故答案为1/143,选C。6.B 解析不妨设a=1,a的5倍是5,那么b=52=10,所以a:b=1:10,故应选B。7.D 解析1012-101=101(101-1)=101100=10100.故选D。8.A 解析不妨设甲单独做每月可完成总工作量的1/x,乙单独做每月可完成总工作量的1/y。甲组做3个月,乙组做4个月可完成1/2,即:3/x+4/y=12,乙组做3个月,甲组做4个月可完成1/2, 即:4/x+3/y=12,两式相加,得1/x+1/y=17,所以甲、乙合做需要1/1/x+1/y=7

3、个月才能完成。故应选A。9.C 解析经费a万元,中期报告出来时,经费用去3/7,即花费了3a/7万元,又用了66万元,总共花费了 3a/7+66 万元,这时共用了60%的经费,即3a/7+66=0.6a,解得a=385,故应选C。10.A 解析设两车相对速度是x,两车长都是380米,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快车驶过的时间是380/x,坐在快车上的人看慢车驶过的时间是380/x,坐快车或慢车上看对方车驶过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12秒,故应选A。11.B 解析4行5列的队形进行艺术操练习,相邻两行、两列的距离都是1米,看图知道,这个队列的长度为(5-1)1=4(米),宽度为(4-1)1=3(米),而距离

4、最远的两个人正好位于这个队列的两个对角,它们正好位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5(米),故应选B。12.B 解析长为20米,宽和高都为2米的长方体表面积为2(202+202+22)=168(平方米);长为4米,宽和高都为2米的长方体表面积为2(42+42+22)=40(平方米),5个这样的长方体表面积为405=200(平方米);轰面积增加了200-168=32(平方米)。故应选B13.B 解析因为只能向东或向北两个方向,所以从A地到8地共需走7格,其中必须向北走3格,向东走4格,因此选法是=43=12(种),故应选B。14.C 解析5年级参与创作的画+6年级参与创作的画一两个年级

5、共同创作的画一5、6年级学生的所有作品,因为5、6年级学生作品86幅,其中5年级参与创作58幅,6年级参与创作62幅,所以两个年级共同创作的有58+62-86=34(幅),故应选C。15.B 解析我们将数列按下面的方式排:12,23,3,34,4,4,45,5,5,5,5即第n行排列的数字都是n,而且这一行有n个数字,则n行共有n(n+1)/2个数字,我们只需要知道第50项是在第几行即可。因为9(1+9)/2=45,10(10+1)/2=55,455055,所以第50项是在第10行,是10,故应选B。16.A 解析“展开”是指张开、铺开;大规模地进行。“进行”一般是指从事某项活动,总是用在持续

6、性和正式、严肃的场合。“启动”一般是指机器、仪表、电器设备开始工作;法令、规划、方案等开始实施或进行。故应用“展开”修饰题干中的“大规模”。根据题意,发车密度应该是增加。故运用排除法可知,A项符合题意。“更换”与速度、方式、周期搭配不恰当。17.C 解析从后半句的“一种”可知,前半句空缺处应该与此对应。“多元”是属性词,一般指多样的、不单一的。“多元”比“多种”更符合句意。 “自由”一般是与“约束”相对应;“公开”一般是与“秘密”相对应的。18.A 解析动时所假借的名义,一般指贬义。“借口”是指以某事为理由,而并非是真正的理由。“理由”是指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19.B 解析“签署”

7、是指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签订”是指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签定”指通过协商使之确定,这里只是一个合作协议,所以选B。“签约”是指签订合约或条约。20.A 解析“热”的表现应该是通过出版物的“繁荣”来体现的,比其他项更合句意,所以选A。“繁多”是指种类多,丰富。“流行”是指广泛传播、盛行。“畅销”是指销路广,卖得快。21.B 解析“得天独厚”指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最符合句意。“梦寐以求”是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固若金汤”形容工事非常坚固,不易攻破。“精美绝伦”是指非常精巧、美妙。22.C 解析“空前绝后”指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形容非常难得,独一无二。“前无古人

8、”是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多形容有创新精神。有古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史无前例”是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找不到任何先例,指前所未有。“惊天动地”形容事情和人影响较大,了不起。综合考虑,C项与后句的“全新的伟大事业”搭配更合适。23.C 解析“遵守”是依照规定行动;“遵循”一般指原则上的;“遵行”指按执行或实行;“遵照”指依照,遵照政策办事。根据这几个词之间极细微的差别,“遵照”更为合适。24.A 解析“培育”是指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培育”和“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比较符合句意。故A项符合题意。25.C 解析“流露”是指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表露”是指流露、

9、显示。“显露”是指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见的。爱国之情是不自觉的表现出来的,故选C项。26.B 解析B项中用“悠久和丰富”来修饰内容,属于搭配不当。“内容”可以说是丰富,但不能说悠久,应该是历史悠久。故B项符合题意。27.D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两个城镇”,也可以理解为“两个个体工商业者”;B项单位同意的内容产生歧义;C项可以理解为“他自己存入这笔钱”,也可以理解为“和副总经理一起存入这笔钱”。所以选D。28.A 解析“亦步亦趋”指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多含贬义,A项不正确;“坐收渔利”比喻利用他人之间的矛盾获得利益;“拍手称快”用来形容因事情有称心如意的结局而高兴的样子;“乱点鸳鸯谱”指领导者

10、不尊重实际情况,强行令人配对组合的做法。29.C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自行车没有安装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但是没有锁上”;B项可以理解为“他想起来了某事”,也可理解为“他想起床了”;D项可以理解为“独联体国家看不到世界杯”,也可以理解为“独联体国家没把世界杯放在眼里”。30.D 解析D项结构不完整,应该改为“中国古代人以人本身、动物和自然界中的事物为描绘对象,造出了很多象形字。”31.C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推断题。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及工业社会的形成,对会计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最后一句是中心句,故C项正确。D项题干中没有提到。A、B项是对题干部分内容的复述。32.B

11、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推断题。从文段中“何谓大气环流”“这就是大气环流”可知主要讲述了大气环流的定义,即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故B项正确。A、C、D项都是对题干部分内容的复述。33.A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言外之意题型。文段中给出的先行行为的定义和例子都是为了说明先行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本人所为之行为。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项是对先行行为内容的描述。34.D 解析A、B、C项都是消费主义的具体表现,“生存即消费,消费即目的”是消费主义的人生哲学。35.D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跨国公司的当地化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具体到中国来说,是为中国的妇女带来了一些就业机会,即D项正确。36.C 解析这段话的主

12、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既不是同三大理论相并列的,也不是同三大理论割裂开的,而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题中之义。37.B 解析A项说法属过度推断;C、D项说法都是片面的;B项是本文段主要说明的意思,即情感需要是导致科学家宗教情结的根本原因。38.A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推断题。题干中描述了两层含义:一是崇尚“公开性”;二是“公开性”致使苏联民族分离主义泛滥,即A项正确。B项是对题干部分内容的复述。C项描述片面。D项中引发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公开性”。39.D 解析通过对青年知识女性的分析,说明了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双重困境,对青年知识女性的成就动机产生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40.B

13、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语意理解题。从题于“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可知,“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所以B项正确。41.C 解析D项表述不正确;A项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B项从文中体现不出来。42.C 解析C项与文意不符,文中提到“它可能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之一”,而不是说“中微子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所以C项表述不正确,当选。43.B 解析本题是语意推断题。从题干中转折词“但”可以推断,科学并不那么“严格”是

14、因为科学需要形象语言的表述和形象思维的操作,所以选B。题干中是指科学并不那么严格,但不能等同于指科学不精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表明宇宙空间实在太大太远,虽然人类的一切感官都鞭长莫及,但是人类可以设计“头脑模型”,而不是说人类只能设想。故D项不符合意。C项的因果关系错误。44.C 解析由“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那么,儒学是否肯定独立的人格价值的存在呢?回答是肯定的”可知,儒家是认同独立人格的。所以C项理解不正确,入选。45.D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题。根据题干“从阿福的憨厚这就是了”可知,该文段主旨是从阿福到福娃的形象变迁能说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A、B、C项是对题干内容的复述,不是对

15、主旨的推断。46.A 解析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互动现象,A项谈论的是各种马路消息,与文化无关,不是文化传播。故本题选A。47.D 解析回避的主体是侦察、检察、审判人员,而D项主体是鉴定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48.D 解析D项的行为是丁国与S国的共同行为,不是相互行为,不能从这一行为看出承认的意思,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49.C 解析信息过滤的关键是操纵信息或对信息加工、改编,c项不符合这一要件,故本题选C。50.A 解析不是完整的就是残缺的,即否定前者必肯定后者,不符合定义中的“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51.B 解析收集证据的主体是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只有B项中、的侦查员符合这一要件。故本题选B。52.D 解析越级行文是向上一级的上级机关行文,D项中丙镇的上一级是乙区,乙区的上一级是甲市,因此丙镇向甲市直接行文是越级行文。本题正确答案为D。53.B 解析关键是“倚仗权势或抓住他人的把柄”。A项是倚仗权势;B项不符合这一要件;C项和D项是抓住了他人的把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54.B 解析实施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