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心理学讲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381125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pa心理学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mpa心理学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mpa心理学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mpa心理学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mpa心理学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pa心理学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pa心理学讲稿(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讲稿20032004(一)孔 燕 时间:20032004(1)对象:MPA 学时:共60学时 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材: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张春兴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1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成绩记载:平时发言,参与活动,15 论文40 期末考试45参考书目 1中国大百科全书 心理学 孙晔等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01 2中国大百科全书 心理学 孙晔等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01 3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05 4西方心理学史 车文博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05 5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1998.12 6认知心理学 王 甦 汪安圣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04 7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05 8心理测量与考试能力和行为表现的测量 (美)Lewis R. Aiken 张厚粲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01 (详细请见微笑在线 http:/ )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1.1 心理学是什么 每当提起心理学,人们往往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感到“新奇”,什么“心理,还有个学!”二是感到“神秘”,心理学可能就是街头的“相面术”、“唯心学”。显然,这是一种误解。1.1.1 概念的起源和演变 早期: psycho灵魂,从精神出发,研究“心”,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们

3、将”心”的探讨作为主要的哲学命题.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对“心”很看重。凡与心有关的字多半都有竖心旁或心底。如:“情”,“思”等。 1719世纪: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理的研究,尤其对大脑的研究,人们渐渐认识到脑对意识心理的作用,科学心理学萌芽,心理学从阐释心灵的学问转为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的标志:1879年,德国人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Behavior是由观察所见的人类或动物的外显活动。 70年代: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 概括

4、一句话: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1.1.2 心理学是科学 科学就是要查明事务之间的确定的因果关系,心理现象和任何其他现象一样,服从因果规律。1.2 心理学史简介1.2.1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384-322,古希腊)人类本性,记忆功能 笛卡儿(Rene Descarts,1596-1650,法国)心支配身 洛克(John Loke,1632-1704,英国)经验主义1.2.2 科学心理学的生物学和生理学源头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遗传,环境和个体的关系,生物学 缪勒(Johanes Muller,1801

5、-1858,德国)大脑分区功能 赫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德国)色觉,听觉理论 费希纳(Gustav Theoder Fechner,1801-1887,德国)心理物理学1.2.3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2.4 学派林立 铁钦纳(Edward B.Titchener,1867-1927,美国)结构主义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功能主义 华生(John B. W

6、atson,1878-1958,美国)行为主义 韦特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德国)完形心理学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论 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美国)人本心理学 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美国)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1.3心理学的任务,目的,对象 一 任务:探索心理规律 二 目的:探求原理原则,建立系统理论,以解决实际问题。 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4 心理学分类与研究领域 五大理论 1,行为论

7、2,精神分析论 3,人本论 4,认知论 5,生理科学观八大主题 1,心理的生理基础 2,感觉和知觉 3,学习心理 4,身心发展 5,个别差异 6,动机与情绪 7,社会心理 8,异常行为与心理治疗心理学的分类 心理树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F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F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描述研究 F 如何评价一项研究? F 罗森塔尔效应F 外部影响:文化、权威、媒体F 个人偏差:个人信念、个人特点 观察者偏差:听、看自己所期望的东西 期望偏差 安慰剂效应 2.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F 理论框架F 标准程序F 代表性样本F

8、客观测量2.2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F 实验研究 心理测验F 描述研究2.2.1 实验研究F 形成理论假设F 变量操作化F 程序标准化F 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F 进行统计分析F 得出结论F 检验(1)形成理论假设F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主试选择和操作的变量F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被试的反应变量 可乐口感测试中的自变量、因变量。饥饿的老鼠更容易学会走迷宫(2)变量操作化F 操作定义 自陈报告 行为测量 生理测量如何衡量“喜欢喝”?老鼠怎样才算饥饿?学习效果如何测?(3)程序标准化F 控制变量F 控制组:实验研究的典型特征 预防偏见: 安慰

9、剂效应(霍桑效应) 有求必应效应(告诉学生:某组老鼠更聪明) F 单盲实验 F 双盲实验 (4)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F 随机分配(随机误差)F 对等匹配(系统误差)F 混淆变量 对因变量能产生影响,与自变量作用相混淆 (5)进行统计分析F 两大类 描述统计 推论统计F 简介 趋中测量 u 平均数:一视同仁u 中数:中庸之道u 众数:少数服从多数 变异性 检验 (5)举例:趋中测量1,2,2,2,3,4、5,5,6,7,8平均数:4.09中数: 4众数: 2说明:描述某群体的总体属性有多种选择(5)举例:变异性F A组:60, 70, 80, 90, 10080F B组:70, 75, 80, 8

10、5, 9080F A组变异性:15.8F B组变异性:7.9资料: 标准差F S=x2/NF X-距离平均数的差异(X-x)F N-样本的大小(6)得出结论举例:依恋的本质F 人工猴 食物猴(温度、牛奶) 软皮猴(温度、更好的触觉) F 社会从属需要是独立于对食物的需要之外的. -马斯洛在低级需要满足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他的高级需要.应用1:实验方案的设计F 问题的提出(假设)F 确定自变量、因变量F 实施方法 -被试抽样、分组 -情境选择、设置 -拟定指导语F 数据处理F 结果分析F 讨论F 结论应用2:实验报告的撰写F 题目F 引言F 方法F 结果与分析F 讨论F 结论F 参考文献F 附

11、录2.2.2实验研究的局限性F 优点: 明确因果关系 F 缺点: 无法研究复杂现象 准实验研究: 对变量控制相对较少。 外部效度难以确定 只看现象未见本质 2.2.3 心理测验F 定义:心理测验是在标准情况下取出个人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方法。F 关键词:行为样本 标准化F 类别: 目的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性向测 验,人格测验, 职业测验 对象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材料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功能成就与预测测验,难度与速度测验,普通与诊 断测验 经典心理测验举例F 智力: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WAIS)瑞文推理测验F 人格: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

12、项人格测验(MMPI)F 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施测注意事项F 施测前主试要做好充分的准备F 测验时应有良好的环境F 主试和被试要保持和谐的关系F 主试要详细记录被试的各种反映2.2.3 描述研究描述研究,尝试描述业已存在的现象而非操作变量去检验效果。包括: 案例研究 自然观察 调查研究 相关研究 2.2.3.1 案例研究法F 深入地研究一个被试或一小组被试。 Freud的精神分析法 临床个案的分析(割裂脑、失语症)F 优点: 探索性;解释意义。 F 缺点: 样本偏差、主试偏差。(滤色镜)u 不完全归纳 2.2.3.2 自然观察法F 深入地观察自然情境中的现象 社会现象:游行、灾荒

13、等。F 样例: 进化论的观察法 Piaget 用观察法研究儿童发展 F 优点: 自然、真实、前期探索。 F 缺点: 代表性差;主试偏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2.3.3 调查研究法F 调查研究,指对大样本被试询问态度或 行为方面的问题。F 具体分类:问卷法和面谈法 F 关键技术: u 确定样本;问卷(访谈)设计。 F 优点:快捷、数据量大。 F 缺点:诚实;自陈偏差。 2.2.3.4 相关研究法F 相关研究,决定两个或更多变量的关联 程度。F 优点:探索性;建立预测模型。F 缺点:非明确的因果关系2.4 如何评价一项研究?F 理论框架是否成立(假设、变量等)?F 样本是否选取得当?F 测量和程序是否合适?F 结论是否合适(有无其他说法)?F 结论的普遍性如何?F 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