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91495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方案洁 净 区 臭 氧 消 毒验 证 方 案目录1、基本情况 1.1概述 1.2基本情况2、验证目的3、验证范围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4.1职责4.2人员4.2.1评价方法4.2.2标准5、风险评估6、验证内容6.1设计确认6.1.1臭氧发生器的选择6.1.2设备供应商选择6.1.3关键性仪表6.2 安装确认6.2.1目的6.2.2方法6.2.2.1安装验证所需文件资料6.2.2.2评价臭氧发生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GMP及供应商提议的要求6.3、运行确认6.3.1目的6.3.2合格标准6.3.3试验条件6.3.4试验用仪器6.3.5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6.4、性能确

2、认6.4.1目的6.4.2金黄色葡萄球菌挑战性试验6.5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6.5.1异常情况处理程序6.5.2偏差或变更说明7、验证计划安排8、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9、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1. 基本情况1.1 概述眼用制剂车间洁净区消毒采用的是臭氧消毒,臭氧发生器采用外置式,按车间工艺布置图安装于车间空调机房内。臭氧消毒是利用HVAC系统的循环风作为臭氧的载体,将臭氧发生器生产的臭氧由HVAC系统中的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扩散至整个洁净区域,并使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均匀分布,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按净化级别采用两台臭氧消毒器,其中型号KCF-ZT150的臭氧消毒器与J-1空调机组相接,负责C级洁净

3、区环境消毒;型号KCF-ZT180的臭氧消毒器与J-2空调机组相接,负责B级洁净区环境消毒。系统组成:臭氧发生器主要由气源处理系统、臭气发生系统、电气电源系统、控制系统、臭氧化气体应用系统等组成。1.2 基本情况设备名称:臭氧发生器设备型号:KCF-ZT150、KCF-ZT180设备编号:生产厂家: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出厂日期:2013年04月02日安装地点:空调机房2. 验证目的为验证臭氧发生器能够正常运行,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区)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臭氧浓度达到标准规定;通过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确定灭菌臭氧浓度和灭菌时间。3. 验

4、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臭氧发生器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及性能确认。4.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4.1职责小组成员小组职务部门职务/岗位工作职责确认与验证的工作安排与组织实施;数据分析与评价确认与验证方案和报告的起草,过程跟踪和数据收集设备安装、运行调试及安装、运行确认设备安装、运行调试及安装、运行确认设备设施资料收集归档,材质、仪器仪表检定检查过程质量监控,取样计划拟定及取样确认检验安排,检验数据审核确认与验证方案的审核与批准工作小组所有成员系统验证风险评估,数据的收集、审核、分析以及确认与验证报告的会签4.2人员列出参加生产操作及检验的所有人员名单,评价培训情况是否符合GMP及操作的要求。 4

5、.2.1人员培训: 在本方案实施前,应对方案实施过程中涉及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见附表.。人 员 培 训 情 况 表序号姓名部门职务培训时间备注12345结 论:验证人: 日期:复核人: 日期:5.风险评估 经验证小组人员共同进行风险评估,对潜在的质量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 风险评估分析表风险因素风险影响可能性P严重性S检测性D风险级别采取措施设备安装环境或安装方法不符合要求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35230对臭氧发生器安装和运行、性能进行确认设备选型不对,臭氧产量不够导致影响消毒效果。35230配套设施:如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公用设施不配套影响产气量或损

6、坏设备2418对公用设施进行确认温湿度偏离臭氧发生器的环境条件导致消毒效果降低。34448确认臭氧消毒时的温度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操作错误,取样不具有代表性35230完善SOP培训,严格按取样规程执行。参数设置消毒参数设置错误,影响消毒效果35230确认设置参数,并对其进行验证风险系数(RPN)=严重性系数(S)发生率系数(P) 可预测性(或为可发现性、可控制性)系数(D);当RPN12,且单个风险系数小于4,该风险为类风险;当12RPN36时,该风险为类风险;当RPN36时,该风险为类风险;类风险以上或单个的风险值4,就需要进行风险控制。6.验证内容6.1设计确认6.1.1臭氧发生器的选择a、

7、臭氧消毒的浓度(C):按臭氧消毒的效率和卫生部2002年11月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C级洁净区,臭氧灭菌的浓度为(1015)10-6;B级洁净区,臭氧灭菌的浓度为(1520)10-6。b、臭氧的自然半衰期(S):参比状态下为20min左右;1h衰退率约为62.25%;设计、运用臭氧消毒60min达到相对浓度后,继续维持一段时间(11.5小时),即可达到机器、设备和建筑物表面沉降菌的杀灭目的。c、消毒空间体积(V):以选择合适的臭氧发生器为前提,设洁净区体积为V1,HVAC系统风管容积为V2,为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的臭氧消耗量为V3。V3的确定根据消毒实践,归纳出较可靠的经验公式:V3=HV

8、AC系统循环总风量(m3/h)25%(假定新风补充量为25%)10%(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量)37.75%(计算应用臭氧半衰率的预算值)即:V3循环系统总风量0.944%,则消毒空间体积为:V=V1+V2+V3按上述要求,C级洁净区空气中的臭氧灭菌浓度应达到1010-6,折算为19.63mg/m3;B级洁净区空气中的臭氧灭菌浓度应达到2010-6,折算为39.26mg/m3;臭氧发生器工作1h后,臭氧自然衰退率(S)为62.25%;则选择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W(mg/h): 现有2台空调机组,其中J-1:送风量35520m3/h,控制区面积482m2,洁净标准(C级);J-2: 送风量

9、54320 m3/h,控制区面积359m2,洁净标准(B级)。J-1:V1=4822.6=1253.2m;V2=321.2m;V3=355200.944%=353.07m; V=V1+V2+V3=1253.2m+321.2m+353.07m=1927.47mJ-1空调机组:J-2:V1=3592.6=933.4m;V2=289.24m;V3=543200.944%=512.78m; V=V1+V2+V3=933.4m+289.24m+512.78m=1735.42mJ-2空调机组:根据以上计算,为了保险起见臭氧发生器选型标准:设备名称标准(产气量)检查结果臭氧发生器C级区:150g/h是 否臭

10、氧发生器B级区:180g/h是 否结 论: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1.2设备供应商选择根据确定的设备的技术指标及设计要求,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选择设备供应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 供应此类设备的经验。2. 供应商的信誉和财政稳定性。3. 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及生产条件。4. 能否在保证安装、培训和试车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5. 能否在供应商处进行试车,试车资料是否齐全。6. 到其主要客户处了解同类设备的运行及售后服务情况。7. 能否保证执行交货期 。8. 对供应商成本进行分析,确认价格优势。9. 供应商是否熟悉或理解GMP。 根据分析结果确认供应商。 供应商名称供 应 商基本情况从事相关

11、业务历史信誉和财政稳 定 性技术水平生产条件安装调试培训支持技术资料主要客户意见反馈交 货 期执行情况成本及价格分 析对GMP的理解及认知程度综合评价结 论: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1.3关键性仪表列出臭氧发生器关键性仪表,检查是否校验。关键性仪表仪表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是否校验合格压力表是 否温度表是 否结 论: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2 安装确认6.2.1目的:评价臭氧发生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及工艺要求。6.2.2方法:检查资料文件、电气部分、辅助设施配套情况、机器安装情况、机器安装区域等。6.2.2.1安装验证所需文件资料文件名称结果空调机组使用操作规程是 否空气压缩机操

12、作规程是 否臭氧发生器操作规程是 否臭氧发生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是 否臭氧发生器设备档案是 否结 论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2.2.2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详见设备开箱验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记录编号:制造单位:设备编号:开箱日期:开箱地点:参加人员:负责人:包装情况:设备外观:备品配件名 称单位数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完好程度存放地点专用工具名 称单位数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完好程度存放地点 技术资料名 称单位数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资料编号存放地点 结 论负责人签名:6.2.2.3评价臭氧发生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GMP及供应商提议的要求项目安装要求检查结果电气电源220V 50HZ合格 不合格连接方式连接方式正确,触点牢固。合格 不合格接地保护良好合格 不合格压缩空气进气管6不锈钢管合格 不合格气源VT18-8涡旋式空压机合格 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