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品与词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278106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的人品与词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的人品与词风马秀娟内容提要苏轼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词既有婉约的,也有豪放的,而他的词风的多样性,与苏轼的人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苏轼的儒、佛、道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词 苏轼 人品 词风 儒家思想 佛道思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公,眉州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旷世奇才。他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前期尚儒,后期又尚佛尚道,融儒、释、道于一体,既具有入世之态,同时又表现出超脱之行。他的词作有三百余篇,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风格却是多样化的。而造就苏轼词风多样性的,正是苏轼的坎坷的命运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文将从苏轼的思想和词

2、风来论述苏轼的人品和词风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一) 苏轼起伏的一生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这里的学风、文风皆以“西汉文辞”为宗师,正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造就了苏轼的文学素养。嘉佑元年,苏轼随父苏洵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获得进士及第,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可是,苏轼的命运并没有这么一直平坦下去,而是灾祸横生,坎坷起伏。当时,北宋王朝积弱,苏轼主张“洗涤振刷而卓然有所立”(宋史苏轼传),主张变革。熙宁初,因与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产生分歧,后又因写诗讥讽朝政、“乌台诗案”,被贬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汝州、常州。元丰八年,哲宗继位,苏轼被调回京城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3、。元祐八年,哲宗亲政,新党投机分子乘机而起,苏轼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报复,一月之内,三度被贬。绍圣初年被贬惠州,后在变儋州。徽宗即位,苏轼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死于常州。(二) 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思想转变(1) 苏轼的思想前期以儒家为主,表现出入世之态儒家思想是苏轼思想的基础,虽然在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起伏偏斜,但却贯穿始终,在苏轼早期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苏轼的思想中,充满了“奋历有当世志”的淑世思想。王水照提到“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训,使他把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社会责任的完成和文化创造的建树融合一体,是他早年最初所确定的人生目标。【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在词作上表现出积极

4、入世和人道主义思想。(2)“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的重要转折点被贬黄州市苏轼思想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苏轼风格大转变的重要时期。“自杭州至密州”是第一期,也是被贬黄州之前。这一时期的词风是以婉约文风占主导地位的。在贬黄之后,反而形成了苏轼气势磅礴的词风。后期自哲宗元佑元年至东坡去世,则表现为两者的结合。崔海正提到:“东坡初期词及密、徐时期词作的主要倾向较偏重于对社会现实事物的关照,黄州阶段则主要转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时期(自哲宗元佑元年至东坡去世)则表现为两者的碰撞,或者说是“执着”与“超脱”的交融。【2】(三)苏轼的人品与词风苏轼真正独成世界的作品是他的词。他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

5、情丰富,故其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狂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即不能以“豪放”一词囊括,也不能用“婉约”一语标称,就风格而言,苏词是又能豪放,又能婉约,两种风格非但不相互排斥,而且是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3】苏轼在不同的人生遭际中有不同的人生思想,决定其不同的创作风格。下面就借助苏轼不同时期的词来阐述苏轼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儒释道思想的消长和他的词风。(1) 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呈现出一种婉约的风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在词作上表现出积极入世和人道主义思想,形成了苏轼婉约的风格。南宋词评家王灼道:“东坡先生

6、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化,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碧鸡漫志卷二)这里的“临镜笑春”即指苏轼婉约词的风格特点。张炎在词源中就称道苏词“清理舒徐,出人意表”的作品,甚至为婉约词家周(邦彦)、秦(观)诸人所不能到。”【4】爱情词看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见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此词写一位青年男子对其一见倾心的佳人的单相思 ,颇有诗经周南关睢遗韵 ,雅正无邪 ,耐人寻味。词的上阙写伤春 ,下阙写“墙外行人”的单相思。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 ,把盼春惜春之情

7、表现得非常缠绵悱恻 ,哀惋动人。清代王士祯评曰:“枝上柳绵,恐屯田( 按:柳永 )缘情绮靡 ,未必能过 ,孰谓颇但解作大江东去耶 ?”(花草蒙拾。)悼亡词其实谈到苏轼的婉约词,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苏轼在密州当知州时,写给妻子王弗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轼最早的一首悼亡词名作,苏轼在夜里梦到王弗,醒后作此词以悼念。词的上片写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既感喟今日仕途的颠沛流离,又怀念昔日相处的温馨美好。下片记梦,梦中犹

8、现当年初婚的甜蜜情景。全篇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写悼念亡妻的深沉情感,意切语悲,真挚动人,是最早的一首悼亡词名作。抒怀词在熙宁七年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机梦残。渐月收练,晨霜耿耿;山云捣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民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全词表现了积极入世、执着人生、百折不挠的胸襟气度。俞水生曾评论苏轼:“在本质上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而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本人不甘沉沦。无奈壮志难酬,才借游赏、饮酒来排遣

9、愁怨,用诗词来发泄愤懑。【5】苏轼从青年时代就已经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思想,所以在他的词中,也表现出很深的济世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写景词苏轼醉心于山水,所以他的很多山水咏物词,都呈现出婉约的风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作于元丰元年春末夏初,当时苏轼在徐州就任,这组词描写的就是苏轼在谢雨的路上所见的徐州农村景象。词中有绿柳、 桑麻-也有池鱼、藏乌、乌鸢。词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描绘出了五幅初夏徐州郊野的风情画,勤劳淳朴、繁忙而生机勃勃,充满了浓浓的农村生活气息,从中透露出他对自己治绩的愉悦感受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苏轼与民同甘共苦的思想感情。(2) 后期融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

10、外儒内佛,呈现出一种豪放的风格“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大重要转折,更是苏轼苏轼词风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乌台诗案”这场大灾难,险些让苏轼失去生命,巨大的打击使他开始反思,他说:“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深切认识和体会到外部存在着残酷而又捉摸不定的力量,转而更体会到自身在茫茫世界中的地位。而且,经历“乌台诗案”遭遇贬谪,使苏轼的理想和生活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儒家思想已无法支撑起苏轼的整个思想核心,他需要其他的精神慰藉,而佛老思想则成为了此时苏轼的精神支柱。苏东坡参禅悟道并非要成仙入圣,而是借其精神营养,以丰富、扩张自己的心灵,构建新的人生机

11、制与生活态度,扬弃传统儒家兼济与独善的普通涵义,追求无论穷达皆澄明、独立的自由人格理想。【6】每当形势严峻之时,他便用顺天遵道的智慧战胜求胜而不得的苦闷,超越官场是非,进而进入精神的自由境界。他的豪放词便是这种心态转化的真实记录。【7】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烟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描绘黄州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景仰,表现自己在政治失意遭到

12、贬谪的情况下仍然压抑不住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激昂奔放,气势豪放,呈现出一泻千里的情感流动。词中虽有“人生如梦”的叹息,但并不悲观,原因就在于作者的心已与如画的江山、江月融合,词境蕴含着惊喜、神奇和永恒。这便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宋人胡仔评云:“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意语高妙,真古今绝唱。”【8】苏轼初到黄州时作的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捅,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作于苏轼刚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久,词中以孤雁自喻,来表现自己坚贞自持、忧愤深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正是苏轼个性狷介耿直、幽独孤

13、洁,才造就了他面对现实,履险如夷,淡泊自甘和悠然自得的人格,所以,在遭遇了贬谪这样大的打击之后,仍能吟出自己孤高自持的惆怅来。(3)晚年心境回归,呈现出一种旷达的风格苏轼在历经坎坷之后,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不断转变,他的人格思想也不断适应他的转变,到苏轼的晚年,儒释道思想不断融合,是苏轼达到了人生的一个新境界。而这个时候的苏轼,内心更加的旷达,超脱。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见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被无情恼。 这是作于苏轼这句惠州时的。这是一首伤春题材的词。但苏轼的这首词,哀而不伤,忧而不怨,在对春之将去的

14、淡淡哀愁中,调和进旷达的生活情趣。“枝上柳绵吹又少”写得多么的行干,而“天涯何处无芳草”又显得是多么的超迈。(4) 补充在豪放时期的婉约词,婉约词中的豪放风格其实,在苏轼的词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是单纯的豪放,婉约,在他的早期,以婉约风格为主的时候,同样有豪放的作品,而在以豪放词为主的时期,同样有婉约之作。苏轼的词是阳刚阴柔双美兼具。苏轼的词中既有“大江东去”式的阳刚之美,也表现了“似花还似非花”式的阴柔之美,正所谓“尽得古今之体势,兼人人之独专”。(苕溪泡隐丛话卷五十引惠洪冷斋夜话)【9】水龙吟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但是水龙吟是咏物词的代表作。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

15、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具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碎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此词借咏杨花,从其随风飘坠,委弃尘土、入水流逝的命运中,书写原作的离别之意,又鹬鸵自己漂泊沉沦的身世感慨。全词写花,花中见人,人中见己,形象飞动,变化多姿,声韵谐婉。张炎词源赞其“压倒古今”。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10】苏轼豪放词的另一篇佳作是作于密州时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6、。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通过打猎场面的描绘,书写了作者渴望效命疆场、杀敌立功、报答国家的雄心壮志。词中塑造的赤心为国的自我形象,扩展了词的题材,开阔了词的意境,突显出激荡豪迈的风格。作者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5)总结苏词的多样性总之,苏轼的词,在传统的柔美风格和凡近意境之外,开拓出“自适一家”的心风格此乃意境,被视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也写了相当数量的婉约词,在诊治细腻的抒情特点之外,有表现出深沉醇厚的自家面目,其词风是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11】结论苏轼的词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