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274181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米花之味影评观后感剧情片米花之味独特的拍摄风格引发了人类对本真的追求,下面就搜集了一些关于米花之味的影评和观后感,大家一起来了解吧!01米花之味入围“威尼斯日”竞赛单元,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特别提及。影片主要从关注留守儿童入手,现实的反映了当下社会话题中最为敏感的部分。偏远山区的家长多数都选择外出打工,而作为留在家的留守儿童来说,又该如何面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物质生活的改变却带走了最宝贵的亲情,作为家长该如何挽回。同时,影片也从人与自然和民族文化方面下手,向观众展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影感受。影片的取景地为云南,本身云南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不管是风景还是当地的民族服装,总是五

2、颜六色,流光溢彩。所以影片为暖色调,特别是路边的庄稼和泛黄的土地,在影片中也数次出现。影片中大量运用大远景、远景来表现整个环境,正如云南的美丽一般,导演运用镜头语言将其尽收眼底。朴实的台词和当地方言也有其代入感,片中母亲和女儿的沟通并不多,甚至有时候是用沉默带过,但是这种沉寂并不会让影片尴尬,这是一种代入感,有时候一句话不说比千言万语来的更有爆发力。影片中母亲的特写画面很多,大多都是无奈、伤心的神情,与女儿相处的不顺利,和村子里的人格格不入,甚至是误解,但是在溶洞中与女儿翩翩起舞时,母亲和女儿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片中的音乐总是在恰当的时机烘托了整部影片的氛围,时而搞笑,时而伤心,没有过多的音

3、乐铺垫,却在恰当的时机带动了气氛。该片把女主人公定为一个在外打工的离异母亲,再次回到家乡后与女儿的相处并不顺利,同时,她与整个村子的人都显得格格不入。导演将视角定在“留守儿童”这一话题上,其次将母亲这一角色定为离异的单亲妈妈,首先,在话题的敏感度和人物的定位上就已经博得观众的眼球。她的女儿喃杭从小缺失父母的关心,与爷爷相依为命,母亲再次回到家中,不是小女孩的撒娇依赖,而是和母亲作对,甚至逃学打架。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中,贫困地区的小孩应该是学习成绩优异的乖乖孩子,而这部影片不同的是,导演塑造了一个叛逆顽劣的小女孩。不光是喃杭,就连她身边的小伙伴都是调皮捣蛋的形象。人民教师一直都是人们心中伟大的形

4、象,他们不单是教书育人,更是人生路上的指路灯。片中的教师虽然看似严肃古板,但是他却时刻关注学生的心身发展,喃杭每次的恶作剧他都选择原谅和包容,喃湘露生病时他主动骑摩托车载她去医院。母女二人的相处在一开始并不顺利,从小缺乏沟通的母女二人在岁月的流逝中更加疏离,想和女儿亲近的母亲却得不到女儿的理解。其实所有误会的化解和感情的升温是在喃杭的朋友喃湘露生病开始有所转变。而喃湘露的生病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人在自然中的渺小。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片段,个就是在喃湘露生病的时候,村民为她筹集看病的费用,但是在她去世之后,一堆人却围坐在一起讨论要分摊募捐得到的钱,他们认为自己出了力,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真

5、是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应该对一个人进行道德绑架,但是站在情理的立场上,这种做法确实不人道。第二个就是影片的结尾,母亲和女儿在溶洞中翩翩起舞,他们逃离了村庄的人,在溶洞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两个人的倒影映在溶洞的石壁上,略显温馨,但是在大自然的面前我们依旧是渺小的,浩渺宇宙,人在其中也是无能为力。就像无法改变的人生,喃湘露去世后,喃杭和母亲说,她没有真实感,无法感受到喃湘露已经去世了。其次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当地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他们信奉石佛,会在节日中敲锣打鼓。对佛祖无尽的虔诚,这是一种信仰,是诚恳的心态。以及劣根性。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应该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过后

6、再回味起来的时候是有所收获。米花之味没有庞大的演员阵容,但是它却用真情实感打动了观众,导演用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再结合自己的思考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值得回味的电影。02在最后那场洞穴舞蹈戏出来之前,我对米花之味的认识最深刻的也仅停留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上。里面讲的留守儿童,也是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对乡村生活的侵蚀后诞生的“新留守儿童”,会玩手机、蹭WIFI、网吧通宵,远远超出你的对传统留守儿童的认知。然后剧情一转,小女孩死亡,村民送葬,然后是洞穴舞蹈。似乎措手不及,看似草草收尾,但这场洞穴舞蹈戏让我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另一种表达,关乎宗教、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洞穴的那一刻,是从现实世

7、界中抽离,而进入了一个犹如梦幻、虚无梦境的神迹,恰如回到了母体。之前的所有母女矛盾、代际冲突,在进入溶洞之后化为无形,传统文明也好,现代文明也罢,一瞬间回归到了最原始的洞穴文明。那是人类最原始的状态,不是靠语言表达情感,而是肢体,或者说用舞蹈这种更具美感的形式去表达。于是,在母女跳起民族舞的瞬间,语言失效了,但是情感是融合的,人与人之间达成了美好的和解。而宗教的意味则更为浓重,在封闭的山村,即使有现代文明的冲击,在遇到生死问题时所求助的依然是宗教或者迷信,所以你看到女孩生病或中邪时,被山神附体的老太太成为了救世主。将母女关系放置于宗教的语境中,洞穴中完成的则是一次朝圣和救赎,现实的烦恼增添的业

8、障让母女都失去了初心,所以需要一个仪式,洞穴舞蹈,犹如神迹。而如何让这次宗教仪式更加自然的过渡?影片用了死亡,向死而生,小女孩的献祭完成了一次净化仪式,换来的是新的生机,是一对母女的皈依。如果导演真的一开始就落点到宗教这个母题上的话,会很有意思,因为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再怎么处理也只能呈现,无法用影像去解决,而如果只是呈现的话,纪录片会远胜于现在这样的表达。所以我更希望前面所有留守儿童的呈现都只是一个幌子,真正进入到一个探讨宗教与民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语境中去。毕竟面对神、面对自然,人类终究是那么渺小,所有现实问题都那么不值一提。03刚在平遥电影节摘得中国新生代单元最受欢迎影片的米花之味,又来

9、到杭州。平行影像周的映后,有一个年轻观众站起来问导演,说自己没有办法理解到导演意图,大致提了一个问题:请问您的电影中是否有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稀释和避重就轻?怎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后来一想,这正是边陲问题的当下处境,城市中心里的人带着刻板印象去观看,去接受,再用符合我们城市的逻辑去质疑。在这其中,拍摄者身份,就成为被质疑的中心,真实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跳脱了这个电影,对一切影像产生怀疑。虽然不如万玛才旦那样以藏人眼光拍塔洛,鹏飞导演在中缅边界这个傣族小寨也是呆了一整年,而我们观影的年轻人们有几个在那里生活过?所以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可以去信任这部影片。导演鹏飞很年轻,在80后新生代导

10、演中,显得特别温润如玉。他曾在大三那年,在洪常秀的夜与日剧组实习;大四之后,加入了蔡明亮的脸剧组,在那里认识了蔡明亮导演的御用摄影师廖本榕老师,也是米花之味的摄影;后又参与蔡明亮郊游的编剧工作。米花之味是鹏飞导演第二部长片。他和主演英泽于20XX年在云南体验和生活,导演声称,当时他反复看的正是无人知晓菊次郎的夏天奇迹时光依旧东京物语电车狂米兰奇迹。我看到这部电影层回味,是趣味,喜欢,甜腻,和美;而再往下一层,是留守儿童,返乡父母,是冲突,不安;那在最最里面的,是关乎规训、死亡还有爱。它提供的是当下少数族群非常珍贵的生态影像。英泽饰演的叶喃是从大城市返回到农村的母亲,在一场滑稽无趣的表演晚会后,

11、母女相见,分外分生。叶喃用城市里的玩具零食引诱躲在被窝里女儿叶杭,孩子一句“还是听声音的好”让人心酸。叶喃作为母亲的失职,不服管教的叶杭就是体现。她俩一直斗智斗勇,但她们之间一直没有强烈情绪,没有埋怨没有憎恨,母亲透着点无奈自责,女儿透着点别扭委屈,这其中恰恰是轻轻淡淡的爱意。1)那回应开头观众提出的问题,对严肃题材进行轻喜剧的操作,是否会削弱严肃性?我认为是不会的。情节一:半夜里叶杭偷吃的零食,第二天到了一个个孩子的嘴里,女儿给数学老师送巧克力希望换座位,老师吃了块却不肯换,叶杭让他把巧克力还回来,老师切开巧克力又拼回完整,落下一句学好数学很重要。情节二:晚上叶杭偷了手机玩,叶喃醒来找手机不

12、成离开房间,然后镜头往前推,女儿以为妈妈走了,坐起来玩手机,镜头一摇,妈妈没走就坐在床边。这就是一个喜剧效果。云南的孩子也像城市的孩子一样,爱吃零食,蹭wifi打游戏,偷父母手机,逃课去网吧,夜不归宿。很有意思的,导演不会把戏剧冲突放置于人物之间,而是在场景里,行为在此处的不合适,于是产生了笑料:孩子们每天都去缅寺蹭wifi玩手机,而来自母亲的惩罚,是把wifi关掉。这等有趣桥段非常多,是剧作的上的嵌套和缝合,构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生活流小故事。当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绝世高手这样的套路无脑低俗喜剧带来的仅仅是暴力感、情色的模拟刺激,米花之味带来了更高一层次的意外感和美感,后者强调的是对现成观念

13、的颠覆:它体现乡野的奇妙力量,再不合时宜的物件都能被容纳。将城市以笑料的方式纳入生态批评的视野,正是这部电影让人惊喜的地方,他做的不是对乡野的偏爱,他没有强调乡野与都市之间的壁垒,他反倒是打通了他们,用一种诙谐的方式。这里面是单纯性诙谐,快乐效果是适度的。2)其次,影调的明亮化选择是否是在美化边陲影像?说是美化,不如说真实。云南的空气非常稀薄,阳光的清透使得拍摄的人物景色都高保真,颜色的浓厚起初给人一种5D摄影感,但很快就让人难忘这七彩云南的自然美感。这正是导演对影片的定位,并非留守儿童这样的严肃题材就必须严肃呈现,压抑和昏暗是我们外部对他们傲慢的想象,其实他们自成生态。他们哼唱小小少年,就如

14、同他们的山歌民谣。他们接受自己的信仰教育,也并行着现代化教育。留守儿童自身不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那何必对他们加以此种标签?叶喃责备女儿不读书去城里连清洁工都做不了,爷爷就说,不是非要去城里。这是一种自然保守主义的想法,同时追求开放多元也在其中,信仰和金钱花,新思想和旧观念,电影是对这一个个碰撞交融的珍贵影像。3)最后用舞蹈来化解矛盾冲突是否是一种想象?其实也不是。由高走低,使得情绪逐渐落下,后半程女孩好友的生病,用魔术变出父母,求助山神不得,前往医院,一系列事件,开始让孩子直面生命与死亡。顽童教育的重点可能就在于在他们内心设立一套准则,信仰的准则,或者死的准则。偷金钱花的时候,信仰遭到挑衅。宗

15、教在傣族是非常虔诚的,他们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对女性要求会多一些,影片中寺庙有些地方叶喃不能去,进寺庙要脱鞋叶喃行为上的细微违背,实际上和她女儿偷钱去网吧,并无二样,她的女儿帮她完成挑衅者的角色。在平等的生死面前,被悲伤笼罩的个体彼此靠近,母女俩不作言语,共同炸米花。因而溶洞的双人舞是必然,正是在讴歌个体生命与生态之间的内在感应,在企图做一次回归。两人共同回到自然的子宫,在她们身上,规训和文明被褪去,一同向佛祖祈福。当信仰被质疑的时候,生命被死亡重新界定。在溶洞舞蹈后,妈妈和女儿不说话,女孩不适看妈妈一眼,又看一眼。这一眼,就是灵魂的理解,是灵光一刻。米花之味的团队非常妙,摄影廖本榕是蔡明亮的御用摄影师,合作过蔡明亮的几乎所有电影;配乐铃木庆一与北野武经常合作,这也是影片透着一股菊次郎的夏天感的原因;剪辑陈博文是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赛德克巴莱等电影的剪辑师;海报设计是木庭贵信,他为牯岭街设计了日本版海报,也是蔡明亮的设计师。但电影没有日式感,也甚少蔡明亮的影子,这是导演鹏飞最了得到地方,他在团队选择和使用上,将所有人发挥到最大效益。用这部电影表明,他不是北野武,不是蔡明亮,而是鹏飞。04米花之味是一部格局很小的电影。这并不是对它的批评,只是说,它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