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4274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外出考察报告:苏南模式与农村协调发展在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州,苏州以其独有的魅力傲立群芳。它实现了古典文化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传统产业与现代经济的最佳交集。在古典城市的格局上建设现代旅游城市;在传统生产加工的基础上发展现代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2004年实现GDP3450亿元,位居全国第四。苏州经济发展呈现几个特点:1、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2、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3、外向带动。苏州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天时、地利、人和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改革开放增添了活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

2、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村经济的支柱。跳出了农业,支持了农业;繁荣了农村,安定了农村;致富了农民,改造了农民。多成份、多层次、多形式经济全面发展,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开始走上了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要素的道路。市场发育程度明显提高。2、有利的经济环境带来发展机遇。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带来“乘虚而上”机遇;国家对外资实行“网开一面”,带来“借助外力”机遇;新旧体制转换,带来“以活取胜”机遇;邓小平南巡讲话,带来大开放机遇。3、优越的地理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比较发生,水、陆、空交通齐全;地处大中城市比较密集地带;处在国家两条重要开发带的交汇点。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管东南西北风,咬住

3、发展不放松。5、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确定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的战略;借助外向型经济发展,重点利用外资,全方位开放;调整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降低传统产业的比重;企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改变“小低、散状况;培育技术含量高,市场覆盖面大的名产品,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对苏州经济发展的思考改革开放看深圳,城市建设看大连,个体经济看温州,协调发展看苏州。苏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协调。1、高新产业。苏州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古城,又要发展经济,苏州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发展布局。“一体”古城区原貌原味,发展旅游业;“两翼”苏州新区和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22平方公

4、里,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苏州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2、外资企业(招商引资)。苏州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大上海的辐射作用,一些韩、台资企业经不起大上海的超高地价和国际大都市的独有傲气,纷纷移情于近邻苏州市,形成了“每走一千米,能见一台企”的台商聚集区。这些企业为苏州创造了GDP快速增长,实现了自身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待遇、促进农民增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因为农民牺牲了土地资源、生存环境。企业产生的副作用还要用去很大的人力、财力成本,所以说只有发展农民自己的企业才是持久之路、致富之路。3、旅游业。苏州市和四个县级市创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个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

5、产。推出“三古一湖”(古城、古园、古镇、太湖)旅游项目,2003年实现旅游收入235.96亿元,成为苏州重要产业,这是苏州独有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全国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4、环境保护。苏州的发展经历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境是第二生产力。全市上下形成共识,转变观念,由过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到现在“只有绿水青山,才能金山银山”。苏州42%是水,水是苏州的魂,政府重视水的治理,所有污染企业全部关停,还古城幽、古、静。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水环境,给苏州带来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人文环境,给苏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5、乡镇企业迅猛突起。苏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的

6、发展壮大。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基层实力。张家港市永联村,是全国闻名的“华夏第一钢村”,创业19年来,始终以较高增长速度健康发展,它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都深深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节点,融入中国经济的主流。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综合经济效益亿元。有了村办经济的强劲支持,使得社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资金保证。相继兴办了学校、医院、宾馆,农民别墅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奖励农业生产大户,向种粮农民发放土地补贴。促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设立了“文明家庭奖”,实现了全村整体协调、健康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为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6、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坚持以

7、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于解决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突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苏州市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建立健全村级领导干部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勤政廉政、党支部学习、两委例会等五项基本制度。三是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建设。改革村干部的选拔途径和方法,从退伍军人、企业骨干中选拔村干部;从机关下派干部;从农村党员的致富能手中选拔政治素质好、学历高、有带领群众致富共同

8、愿望和能力的担任村干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干部;选拔优秀大中专以毕业生到农村培养锻炼。围绕服务群众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抓好基层党建基础工作。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出台了以基层党建统揽全局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基层形成“住于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党建组织网络。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党员教育联教,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搞、贫困对象联帮,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管理服务中来。形成比较有效的联系协调机制。建立考核制度、管理制度,保证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管理之中,有效地增强了党员参与基层建设的主动性。抓好

9、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坚持党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二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三是抓好党员管理,强化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途径,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组织关系管理等提出新的要求。苏州市通过在农村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以“三级联创”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工程”得到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干部队伍不断得到优化。全市100%村实行村务公开。通过创建市级“示范村”活动,80%以上村实现了优化升级。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党员公示制全面推开。党员扶贫工作进一步深化。致富党员参与帮扶贫困

10、户、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组织党员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党员掌握了13门实用技术。农村发展的新理念中原腹地,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八方辐射,然而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却落在了沿海发达地区的后面。尤其是农村工作目前仍面临着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负担重、隐性负担更重,以及农民某些利益被剥夺等,仍旧束缚着农村的整体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向工业化过渡中必须破解的难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化解内需疲软,实现经济良性增长的根本出路。中共中央出台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更是把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1、城市化。以工业化取代农业化。以

11、城市化促进工业化,是符合社会发展逻辑的。中国人多地少,通过走城市工业化道路减少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2、组织化。三农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关键在于没有组织、信息不对称、权利义务不对称,解决之道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3、产业化。目前我们的农业大体上仍是自然农业,我们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所以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健康的产业。提升农村综合发展的必要因素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法律上给予保护、政策上给予鼓励、经营上给予指导、发展上给予扶持、政治上给予地位、服

12、务上给予方便。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发展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抓好项目。3、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家家有行当,处处无闲人,人人忙致富,个个会赚钱。建档立案,深挖能人;内外结合,广找能人;加强引导,培训能人;优厚待遇,聚集能人。4、坚持党员干部组织作用、模范作用、带头作用的发挥。开展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培双带”活动。提升农村全面发展的途径一、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实行联户经营承包制以来,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效益比较低、农产品买难卖难的状况交替出现等问题,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农村的根本出路,目前

13、已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区域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户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逐步改善家家农副工、户户粮棉油的格局,形成生产格局的区域化、规模化,以增强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竞争力。1、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提高二、三产业比重,着力提高养殖业的比重。种植业。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减少一些粮、棉、油,增加一些花、果、菜,满足当前市场需要。产品结构。大力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提高科技含量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其次是减少污染。2、坚持科

14、技兴农让农民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让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担当这一重任。让他们先学、先做,成为科技示范户,以他们生动、直接、真实的现身说法来带动千家万户。利用本地资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速农业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化进程,形成兴一个“龙头”,带富一片、致富一方的产业化效益。利用高新技术来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如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交易突破地域、行业限制,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多化元投资主体。吸收各类外资民资资本的投入,兴办企业、公司,提高农业吸纳资本的能力,形成带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业和农民负担。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工业生产造成

15、的环境污染已直接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要推进农村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措施是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把控制农业生产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保护饮用水资源。防止农作物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控制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开展秸杆禁烧,促进综合利用。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1、以“三双”工程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建立干部任用新机制,拓宽村干部来源,提高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建立以激发基层干部创业热情、积极性的干部激励机制、让能够真正带领群众致富、稳定农村大局的好干部得到政治上的荣誉,经济上的实惠。2、确立农村党建组织体系。建立村两委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党员互动的基层党建体系。建立每个党员干部的联系点、联系户、指导推动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具有奉献精神和协作意识的干部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