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235724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复习课:微小世界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一课 放大镜,鉴定证据,地质学家,老人家,学生,考古学家,观察病虫害,修理精密仪器,1、放大镜的作用,2、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一凸二透。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露珠)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

2、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第二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他有着不同的构造和本领。 2、蝇的眼睛是复眼。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4、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5、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6、昆虫的触角,棒状的触角,羽毛状的触角,鞭状的触角,丝状(线状)的触角,膝状的触角,口诀:蟋丝蚂膝蝴蝶棒,雄蛾羽毛天牛鞭。,第三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如食盐、白糖

3、、味精、碱面、雪花、冰块、金属等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 3、晶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很有规则的。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用减少水分、降低温度的方法可制作晶体,第四课 怎样放得更大,1、做个简易显微镜的步骤:P10 、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 2、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P11,3、显微镜原理: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放大成的图像进一步放大(二次放大)。 4、显

4、微镜的发展: 普通化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放大200万倍,观察SARS病毒、大肠杆菌) 扫描隧道显微镜,第五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复合显微镜发现并命名细胞。,2、显微镜的结构:,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1). 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 对光: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4). 上片: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

5、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 调焦: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上面; (6).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7). 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步骤: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4、制作一个玻片标本,不同的玻片,制作方法上都有多多少少的不同,但归结成以下几个步骤(这是洋葱的): 1、擦拭: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滴水: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材:用镊子撕取一小片洋葱 鳞片叶表皮,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6、的清水中(如下图) 4、盖片:用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的一侧,让另一侧接触清水,缓缓放下盖在材料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直至染液染过材料 6、整理:用吸水纸将除盖玻片下的多余染液吸干净,临时玻片标本即制作成功,5、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6、典型的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第六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关于细胞 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 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 )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 )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单位

7、,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单位。,细胞,结构,功能,不同,不同,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补充知识:细胞学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19世纪自然的三大发现!,3、细胞对生命体的意义,生命体的细胞,消化,呼吸,遗传,运动,生长,发育,排泄,繁殖,第七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P17,控制微生物游速的方法: 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用吸水纸在盖玻片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第七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

8、菌、真菌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微生物可以用干草培养。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第八课 微小世界和我们,1、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更多倍数,以便把物体看得更清楚。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3、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9、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如细胞、微生物、分子、原子)放大成千上万倍后,使它们清晰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4、人们利用微生物制药(抗生素类)。 这些年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了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如:鼠疫、结核病、败血病、霍乱、痢疾、伤寒、天花都被慢慢征服了。 5、人们通过研究知道有的微生物对人是有益的,利用它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提供食物: 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奶品、面包、馒头、酱菜,泡菜,奶酪,面粉发酵,酸奶 。蜡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 6、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巩固练习,放大镜是( ),放大镜具有( )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10、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等装( ),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 )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 )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 许多岩石是由( )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 )( )( )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 )或由( )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 )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 )下才能看见。,凸透镜,放大物体图像,一凸二透,水,放大,规则几何,晶体,矿物晶体,长石,云母,石英,晶体,晶体,多种

11、多样,显微镜,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和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英国科学家(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到了( ) 显微镜主要由( )、调节旋钮、( )、载物台、( )等组成。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 我们还可以利用( )培养微小生物。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 )三种颜色组成。,列文虎克,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罗伯特胡克,细胞,目镜,物镜,反光镜,细胞,干草,红、绿、蓝,( )和( )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观察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

12、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 )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 ),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研制新药、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都是人类探索( )的成果。( )不仅能帮助我们生产食物,还能帮助我们处理垃圾和污水。,放大镜,显微镜,酵母菌,二氧化碳,微小世界,微生物,1、放大镜是( ),凸透镜具有( )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 2、( )能把物体的图像( ),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 ),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

13、特点是( )和(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 )等,就具有同样的( )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 )和(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没有关系,和( )有关。放大镜的( )。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 )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 )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 )观察不到的( )。如通过( )能观察到苍蝇的( )、蟋蟀的“耳朵”在( )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

14、凸透镜,放大物体图像,更多的细节,放大镜,放大,细微之处,信息,透明,中间较厚、边缘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放大,移动放大镜,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镜片的直径大小,镜片的凸度,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透明水晶,培根,眼镜,脚的构造,肉眼,细节,放大镜,复眼,足的内侧,扁平的细毛,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 ),触角就是它们的( )。 9、两个(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 )。(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 )的( ),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 11、许多岩石是由( )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 )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 )或由( )组成。晶体形状( ),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 ),发现了(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和(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 )。 14、英国科学家(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