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例谈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数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9021963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例谈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数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word论文】例谈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数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例谈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数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例谈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数学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例谈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在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数学语言包括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 、符号语言、图象语言.在数学教学中,转换数学语言的训练,是促进人的左右脑协调的极佳训练,因此教师教学时应注重数学语言互换的训练.哪怕是同一种数学概念、定理,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重要的函数之一: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整式函数,日常用语为二次函数,符号语言是函数y=ax2+bx+c (a0, a、bR),而用图象语言则表示为一条抛物线.同样为二次函数,符号语言又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即除以上的一般式外,还有 y=a(x-x1 ) (x-x2 ),其中 x1 、x2 是抛物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也可以表示为 y=a

2、(x-k2 )+h,其中(k,h)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等.常用的这三种语言有着各自的特点:符号语言较简洁、严谨,有利于正确表达和进行推理;图象语言易产生清晰的视觉形象,能直观表示概念定理的本质及相互间的关系;日常用语较自然生动,它能将问题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在人们头脑中更加清楚地刻画出来.【例 1】 有 50 名学生同时做两道数学题,第一题做对的有 30 人,第二题做对的有 33 人,两题都做不对的人数比两题都对的人数的三分之一多一人,问两题都对的人数是多少?分析:设答对第一题的学生用集合 A 表示,答对第二题的学生用集合 B 表示,则两题都答对的学生用集合 AB 表示.题目由日常用语给出条件,但

3、直接从这些条件中难以理出头绪,于是试图将条件换成图象语言,如图 1:图 1(1)A 的元素为 30 人,B 的元素为 33 人.(2)设 AB 的元素为 x,可将日常用语转换为符号语言,集合 A 中打斜线部分为(30-x) ;集合 B 中阴影部分为(33-x) ;两题都答对的人数为 x,两题都答不对的人数为(x/3+1).以此可建立等量关系.解:设答对第一题、第二题的学生分别用集合 A、B 表示,且 AB 的元素为x,由图 1 知(30-x)+x+(33-x)+(x/3+1)=50,x=21(人).【例 2】 A=xx2-2x-30 ,B=xx2+px+q 0 ,AB=x-1x2.求实数 p、

4、q 满足的关系式.分析:A=xx2-2x-30 是抽象的数量关系,将其转化为图象语言,用数轴沟通 A 与 AB 的关系.图 2若 B=xmxn ,得 n=2,m-1,将这结果与已知条件联系,即可确定关系式.解:B=xmxn ,又 A=x-1x3 ,AB=x-1x2.由图 2 知 n=2,m-1,从而 n=2 为方程 x2+px+q=0 的一个根,所以 p、q 满足q=-2p-4.【例 3】 若抛物线 y= x2+ax+2 与连接 M(0,1) 、N(2,3)的线段(含端点M、N)有两个相异的交点,求 a 的取值范围.分析:(1)日常用语:“连接 M(0,1) 、N(2,3)的线段”转换为“过

5、M、N两点的直线在 M、N 之间的部分” ,然后转换为符号语言:y=x+1,x0,2.2(2)日常用语:“抛物线 y= x2+ax+2 与连接 M(0,1) 、N(2,3)的线段(含端点 M、N)有两个相异的交点”转换为符号语言:“由 y=x+1 与 y= x2+ax+2 ,而且 x0,2组成的方程组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图 3解:如图 3,过 M(0,1) 、N(2,3)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y=x+1,要使抛物线 y= x2+ax+2 与连接 M(0,1) 、N(2,3)的线段(含端点 M、N)有两个相异的交点,必须且只须y= x2+ax+2 、y=x+1 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即方程 x2+a

6、x+2= x+1 当 x0,2时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令 f(x)= x2+(a-1)x +1, 当 f(x)满足下列条件:0- a-122,(a-1)2-4 0 ,f(0)=10,f(2)=2a+30,解得 a 的取值范围为-32a-1.一般地,如果问题的叙述是以日常用语形式表述的,尤其是应用题,为便于计算与推理,则引进字母变量或建立数学模型是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如例 1;如果问题的叙述以抽象的字母或符号语言出现,常用的思维方法往往是先转换成图象语言或日常用语,如例 2;如果问题的叙述有多种语言形式,则进行各种语言的转换,如例 3,可先将日常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进一步转换成图象语言.因此在平时数学教学或学习中,要注重各种语言相互转换的训练,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