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90217242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山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 史 试 题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周王是天下共主 B大宗小宗不隶属 C政权与族权结合 D社会分工很明确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B认为科举制要优越于察举制C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D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3日本学者

2、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这种官制的设置导致()A宗法制度强化 B宰相总揽庶政 C君主专制加强 D外戚宦官专权4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A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 B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有利

3、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5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A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B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D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6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晚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7下图是根据大清会典中国近

4、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编制的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示意图。出现图中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A自然经济的解体 B列强入侵的破坏 C江南战乱的影响 D经济重心的转移8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A列强入侵缓和了南北经济差距 B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格局的变迁C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经济重心南移淡化了东西经济差距9分析我国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造成这种地区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

5、计表省份总计省份总计省份总计江苏45安徽17奉天5广东24湖北9北京2浙江22四川11陕西2福建17广西8吉林1A.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B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清政府控制力量强弱的体现 D通商口岸商人政治诉求强烈101927年11月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因此中国革命的前程,要“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全国的状况是直接革命的形势”。此决议()A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 B反映右倾思想在党内有所抬头C奠定了八七会议的理论基础 D阐述了中

6、国民主革命的纲领11论中国一书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两只拳头出击”反美抗苏 D奉行真正的不结盟12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祝贺。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

7、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贡献。”这次会议()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B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讨论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D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13据调查,山西忻县143个村19491952年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 912亩,出卖房屋5162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A表明了土地改革成就显著 B反映了农村土地性质发生改变C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步伐 D奠定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基础14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相关数据。表格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项目工业增值农业增值粮食(亿吨)计划值14.7%4.3

8、%1.9完成值18%4.5%1.95A.着手国民经济恢复任务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制定的经济目标较为稳妥可靠 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15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的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的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A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新生力量C国有工业的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16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民主传统的作者J.T.罗伯兹说,西方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雅典民

9、主都臭名昭著。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掌握在无知的群氓而不是贤人手中。柏拉图将政权分为五个类型,民主制仅好于暴君制,连寡头制都不如,他认为普通人没有能力管理国家。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民主作为平民政体“包含着专制君主的特质”,“不能算是一个政体”。材料主要表明()A现代民主是在雅典民主基础上发展而来 B雅典民主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质差不多C雅典民主是狭隘的、少数人的当家作主 D西方有反民主政治的精英主义思想传统171908年,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但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等议案没有获得通

10、过。这表明德意志帝国()A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B资产阶级代议制仍然不彻底C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 D逐渐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18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了议席,取消或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了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了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了选民范围。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 B妥协精神是政治智慧的体现C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11、基础 D英国政治民主化是一条渐进式道路191929年,国民政府进行一系列税则改革。1929年以前的关税率约为4%,1930年上升到10%;19311932年为15%。对此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国共对峙时期抢占资源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受沉重打击C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20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

12、夫改革()A试图突破传统模式的框架 B对其后的苏联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C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D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21下图是1951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数据一览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国家内容美国日本西德法国英国出口贸易增长率(%)10.718.416.512.810.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38.154.52.4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B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C欧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 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2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 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

13、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 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B宗法关系成为维系皇权的纽带 C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D血缘分封成为中央集权的基础 23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 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科举制度全面实施 24匣钵技术的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 研究者劳法盛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 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

14、,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B中国古代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25明朝大明一统志图序的负责官员谈到此书编撰的目的时说“为天下总图于首,披图 而观,庶天下疆域之大,了然在目,而我皇明一统之盛,冠乎古今者,垂之万世,有足征云。”这 表明明朝政府 A通过此举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B大大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作用 C地理测量技术和地图编撰技术的成熟 D认识到此举对维护大一统的重要价值26中华实业界评价:“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 凡公司、商店、工厂之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