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020873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导学案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技巧。2、通过翻译训练,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小试牛刀1、君何以知燕王?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答案:三、翻译原则1、信:2、达:3、雅:小结: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四、翻译方法(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

2、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2、意译: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如: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意译: 小结: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 ,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

3、译。(二)注意采分点1、注意通假现象 2、注意一词多义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古今异义5、注意特殊句式 6、注意古代文化常识7、注意偏义同义复词现象五、翻译技巧1、加字法:文言文单音词多,翻译时应逐字对照。在文言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表达准确 、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复音节词或短语。(1)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解释法:也叫“对译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2(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3、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文言词语。(

4、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保留法: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帝号、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照录保留,不必翻译。如:(1)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2)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5、改写法:将文言文中的习用语改换为现代说法。(1)又嘱学使俾入邑庠。(2)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3)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6、补充法:文言文中常出现借一定语境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的现象,为使译文准确

5、、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7、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不译。(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8、调序法: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把倒装句译成非倒装句。(1)豫州今欲何至?(2)甚矣汝之不惠!(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9、凝缩法: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合并同类项)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翻译为: 课堂小结: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有几种?(学生总结)复习技巧一、

6、在翻译上,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就是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与原文一致。意译,即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表达。如“下车”“视事”“山陵崩”“乞骸骨”等不好直译的表现古文化特征或特称的词语时,可按现在的说法用意译的办法解决。二、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应对策略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直接翻译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度上升了。要做好这一类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3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

7、音节词或短语。例如: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例如: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3.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4.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8、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如: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5.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6.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7.删略

9、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如:(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2)张良曰:“谨诺。”( 赤壁之战)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8.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4例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9.变通法。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

10、,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意思就明白多了。10.点义法。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例如:谭嗣同对梁启超说:“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意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就可以了。11.凝缩法。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

11、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例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12.扩充浓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简,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例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豁,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六、练习延伸:宋苏洵名二子说(唐宋散文选读第 8 页)七、高考提速:韩愈送董昭南序(唐宋散文第 45 页)八、课堂总结: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 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九、课后练习:1批龙鳞,逆圣听 。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