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205537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纲-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考纲 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2011年高考重大时事政治热点点击:1836评论:12011年4月7日 13:58 作者: 智词:围绕能力考查这个中心,高考的政治试题,关注现实,贴近社会热点,是绕不开的重点之一。本文梳理出十五大时事政治热点,供考生参考。文章题目:认清国情、突出主题、抓住主线、建设小康。(一)认清国情认清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的特征,基本国情在新阶段的具体体现。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首先要保障就业,消除贫困,缩小发展差距。再有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

2、。经济增长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模式使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日趋脆弱,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最后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类社会矛盾增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等问题。2010.19期求是、2010.24期新华文摘。(二)突出主题:1.主题与主线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两者是目标和途径的关系。2.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坚持四个注重: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保障民生、公平正义。(三)抓住主线:1.转变经

3、济发展方式是一场变革,必需贯彻经济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紧紧抓住主题、主线、主攻方向。2.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三个根本转变要重视。李克强11月15日人民日报深刻理解建议主题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1月1 日茶话会讲话。(四)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和包容性增长是一致的,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总的目标。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根本目的(方向、动力)。思想政治课教学文章包容性增长深刻内涵解读科学发展总目标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国力更强大,政治更透明,文化更繁荣,生活更美好,经济更绿色。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形势极为复杂,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科学发展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社

5、会和谐稳定。总之,要“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坚持科学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趋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按经济、社会、自然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与发展的成效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简言之:一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个坚持:即,调整经济结构(主攻方向);坚持自主创新(重要支撑);重视民生保障(出发点和根本点);建设生

6、态文明(着力点)坚持改革开放(强大动力)。“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大力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战略重点,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扩大消费核心是要大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建立起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7、,在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消费业态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举,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也就必然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更加注重就业创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再分配中的作用,通过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应当把政策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上,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惠

8、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管好用好政府公共投资,引导投资向重点领域倾斜,建设好关系发展全局和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向价值链高端转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升级的最高形式,代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它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和国家竞争力。只有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形成新的发展空间

9、。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涉及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要靠科技创新。在创新路径上,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要集中力量组织攻关推进原始创新,努力取得突破;对能够引进的技术,应善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搞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缩短创新的进程,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把人口多的压力转化

10、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四是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要把推进社会领域发展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社会建设,重点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当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重点民生工程,着力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履行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

11、的作用,增强公民意识,推行公共治理,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要在继续做好“引进来”工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着眼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要素,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转变。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011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是一次全面深度的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的主攻方向,是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教材从3个方面入手:首先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扩大内需为基本方针。从生产来看(产业结构),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需求结构),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抗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增长方式上看(投入结构),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力调整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时事转变方式系列谈:创新、品牌(微笑曲线、华为格力);吸引人才(对人的素质要求);差异化考核(质量、

13、民生、绿色)三、防止通胀预期,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水平 中央提出,要把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2011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流动性回收和通胀治理是宏观调控最艰巨的任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1月份从同比指数来看,CPI上涨了5.1%;PPI上涨了6.1%;房价上涨了7.7%。(10月分分别是4.4%、5%、8.6%)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6%,PPI上涨5.9%,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6%。中国社科院12月10日发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报告对35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进行了泡沫指数统计,平均房价泡沫为29.5%,福州以70.3排名第一

14、,杭州、南宁、青岛、天津、兰州和石家庄也都超过了50,北京的房价泡沫达49.6,排第8位。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货币发行过量,中国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过量货币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巨大通胀风险。当然,这也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都在急剧上涨;第二,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第三,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第四,热钱炒作的因素。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辣椒在内的农

15、副产品轮番上涨,其中都有资金炒作的因素。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是继续发展,“稳健”是防控通胀。一方面面临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面临通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和审慎。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如何在抑制物价结构性上涨,保障民生与保证增长之间实现平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国务院11月19日出台了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16条措施。并提出,在必要时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保证调控目标实现。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要计算货币供应量只能以国内的通货膨胀目标为主,调控该

16、国的货币供应量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从未来的央行货币政策来看,逐步收紧货币供应增幅并消化过多货币供应是当务之急。因此,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是必然趋势。央行24日确定2011年政策最任务的是货币总量回归常态,这样做目的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从2010年1月18日起,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冻结资金约3500亿元左右。调整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参见半月谈20期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带来了什么;21期怎样看待经济回稳过程中的通胀压力。22期中国宏观经济定位23期换一个视角看物价;中国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从调控看物价锌走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