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205482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摘要:本文从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微观经济学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市场机制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时的有效性,然后对市场机制可能失灵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种失灵提出了一些看法。文章开头先对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教育产业化之间的区别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这些前提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文章最后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对今后改革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一、高等教育市场化前提问题分析 在进行这篇文章的主题论述之前,有必要将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作一下界定和描述,便于确定文章论述的范围和前提条件,以免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议。教

2、育的层次和高等教育的性质定位 一般而言,教育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这种教育主要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完成;第二个是实用教育,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就属于这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以哲学为代表的纯精神领域的教育。所谓高等教育,是指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既包括教育的第二个层次的内容,又包括第三个层次的内容。高等教育既要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需要,又要关注人类纯精神领域的研究,还要进行各种知识的基础研究。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既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又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教育产业化之间的区别如果将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办,就意味着商品化、利润化和规模化,对于教育

3、机构而言,就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将教育看成一个简单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而教育的结果具有更高学识和能力的学生也仅作为一个商品来看待,这是不人道的,至少是不符合人性的。从长远来看,也不符合人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我本人是反对将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办的。对于高等教育,它既有满足社会各个职能部门的需要,从而创造利润的需求,即有其商品化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大学被称为“象牙塔”,作为社会思想道德和伦理的中流砥柱,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高地,毫无疑问,也有其非商品化的一面她追求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统一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所谓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强调要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来进行教育资源

4、的配置,以免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而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当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去创造物质财富时,大学就开设相关专业提供之;当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去创造精神财富时,作为人类精神高地的大学就提供之。在很多时候,社会的这两种需要不能绝对分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失,此时,大学就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可以这样看,在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培养多少,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就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去调控人才培养的结构。计划和市场只是配置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大致而言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提

5、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复杂的工作,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一种是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地位,可以获得他人的尊敬和赞赏,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的社会,这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财富;另一种是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让自己的人格更丰满和获得一种高级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就我国目前来说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和动机,是第一种。下文中的分析,也基本上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入手。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其它两种动机在这个模型中,暂忽略不计。二、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机理分析 下面将分析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教育资源的,以及市场机制的缺陷。(

6、一)市场主体及经济行为分析 高等教育的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一般的市场只有两个市场主体,即买方和卖方。而高等教育的市场却有三个市场主体:学校高等教育的供给方,学生高等教育的直接需求方,企业高等教育的最终需求方。学校面临的成本收益函数收益函数:校:每个学生所缴纳的学费及政府对每个学生的补贴额:学生数量成本函数:校M:学校固定资产的折旧费M: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对教师支付的工资总额(对单个教师支付的工资越高,代表教师的水平越高,而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越强)边际成本和收益函数:校校/校(M)/学校的行为决策:当校校时,学校会增加招生人数当校=校时,学校的招生规模不变当校校时,学校将减少

7、招生规模学生面临的成本收益函数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C生()():每年所缴学费: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贴现率接受高等教育带来的预期收益:生()()()()()():可以预期的接受高等教育后的年收入:可以预期的年限(即接受高等教育后的年时间内)学生面临的机会成本:生生()()()():不接受高等教育预期的每年的年收入学生的决策行为:当生C生生时,则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当生C生生时,则不会接受高等教育企业面临的成本收益函数(新增加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雇员后)成本函数:企:支付给新增雇员的报酬收益函数(由新招收的雇员的学识和能力等因素决定):企f(,):雇员的学识:雇员的能力:其它外部因素其中,雇员的学识和能

8、力又和其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的年限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关,表示为:f(,T,)A= f2(,T,):其它因素,如个人的努力程度、性格等企业的决策:若企企,则招入该学生若企企,则不招入该学生(二)市场各主体的相互关系利益相关的综合体从上面的各个市场主体的成本、收益函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学生和企业间的利益是戚戚相关的,它们之间有着极强的内部联系,如:生和校相关,企和未来的生直接相关,而校则和企戚戚相关,也和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将他们看作是一个利益相关的综合体。这从下图可以看出:图解:实线供给循环:学校招收学生接受各个专业的高等教育,企业接纳毕业生工作,学生从企业中获得劳动报酬虚线需求循环:企

9、业需要某种专业的人才,学校开设该专业并招收学生,学生获得市场信息,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获得工作通过对上图中的供给与需求循环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不同性质的循环:恶性循环:当某种专业类型的人才超过市场的需求时,企业支付给学生的薪水就会减少,这种信息传递给等待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也就不愿意接受该种类型的教育,或者对这种教育的支付意愿较小,从而导致学校获得的学费收入减少,学校提供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也就减少,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使该专业学生素质下降,进而使得这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少。良性循环:由于某种人才奇缺,企业为该类人才愿意支付较高的薪水,这会引导学生努力去接受该专业的高等教

10、育,对这种教育的支付意愿也较高,则学校也会因之而开设该专业的教学,同时也有资金提供较好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进而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为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企业也可以支付更高的薪水。可以从下图来进一步详细地分析各种情况:用一个复合的坐标系体现他们之间的这种利益相关性(由于利益与成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里仅用收益曲线来分析):图解:企、生、校之间是正相关的。如:当企变大时,使得生也变大,进而使校也变大。校变大后,会使得教学质量提高,然后再通过教育的投入产出函数(假设为线性的)影响企。如图虚线所示。这样一种相互影响能否达到平衡取决于投入产出函数的斜率K,当K大于K0(

11、如K1)时,是一个收敛的循环;当K小于K0(如K2)时,是一个发散的循环。只要市场存在着相关的需求,这两种循环都不可能无限的进行下去,原因在于,当这种循环进行到一定的程度,随着市场的各生产要素的组合结构的变化以及各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的变化,会使得K逐渐趋向于K0,进而达到平衡,循环终止。除非这样的市场根本就不存在(在下文中将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在市场信息完全、市场调整机制足够灵敏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的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但在现实中,常常会面临信息不充分和市场调整速度过慢的问题,这将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摘要:本文从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微观经济学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市场机制在配置高等教育

12、资源时的有效性,然后对市场机制可能失灵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种失灵提出了一些看法。文章开头先对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教育产业化之间的区别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这些前提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文章最后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对今后改革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化微观经济学一、高等教育市场化前提问题分析 在进行这篇文章的主题论述之前,有必要将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作一下界定和描述,便于确定文章论述的范围和前提条件,以免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议。教育的层次和高等教育的性质定位 一般而言,教育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这种教育主要的在小学和初中

13、阶段完成;第二个是实用教育,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就属于这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以哲学为代表的纯精神领域的教育。所谓高等教育,是指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既包括教育的第二个层次的内容,又包括第三个层次的内容。高等教育既要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需要,又要关注人类纯精神领域的研究,还要进行各种知识的基础研究。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既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又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教育产业化之间的区别如果将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办,就意味着商品化、利润化和规模化,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就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将教育看成一个简单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而教育的结果具有更高学识和能

14、力的学生也仅作为一个商品来看待,这是不人道的,至少是不符合人性的。从长远来看,也不符合人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我本人是反对将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办的。对于高等教育,它既有满足社会各个职能部门的需要,从而创造利润的需求,即有其商品化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大学被称为“象牙塔”,作为社会思想道德和伦理的中流砥柱,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高地,毫无疑问,也有其非商品化的一面她追求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统一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所谓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强调要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来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免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而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当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去创造物质财富时,大学就开设相关专业提供之;当社会需要

15、更多的人去创造精神财富时,作为人类精神高地的大学就提供之。在很多时候,社会的这两种需要不能绝对分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失,此时,大学就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可以这样看,在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培养多少,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就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去调控人才培养的结构。计划和市场只是配置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大致而言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复杂的工作,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一种是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地位,可以获得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