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205376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依法治校改进(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论文(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法规)高校依法治校问题改进(论文题目)学 校: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姓 名: 林 辉 准考证号: 20110270517 培训地点: 黄冈师范学院 论文评分:_评 阅 人:_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高校依法治校问题改进摘要:高等教育要真正走向有序、规范、科学,必须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途径。把握高校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内容,从国家和学校两类主体实施依法管理。切实贯彻和执行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充分利用学校媒体宣传功能,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理顺组织机构,保障依法治校工作顺利进行;健全

2、管理章程,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关键词:高校 依法治校 主体 内容 途径目前,高校学术腐败的报道不绝于耳,2008年贺海波剽窃事件;近来,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抄袭论文被取消博士学位;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抄袭门”,鉴定为过度引用;广州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永刚身陷“抄袭门”,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在高校中大行其道。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是伪造注释;五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是未经他人许可,

3、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腐败涉及侵权问题。只是目前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处在初级阶段,大众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都还比较初级,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知识也像有体物一样对其拥有所有权,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经济的进一步认识,这种认识已经逐渐改变。 教育部列出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有六种,其中第一种“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第二种“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第五种“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第六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都涉及到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即学术抄袭、剽窃这样的行为和现实中偷窃人家财物是一样的行为,都认为是盗窃行为,因为知识、著作同样拥有财产

4、性质。所以学术腐败问题基本上都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后果如果利益相关人追究起来,行为人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赔偿损失等等。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学校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受教育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依法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校,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

5、手段等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治校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一、依法治校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途径教育管理法治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的管理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行政主导型治理模式,强调人治而忽视法治,重“权力”而轻“权利”,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的意外事件频发,讼案不断增多。只有依法治校,导入

6、法治的治理方略和模式,才能为建构和谐、健康的校园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和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的校园文明也必然是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只有依法治校,才能实现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校教学、科研、产业的有序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营造关系融洽、运作有序的和谐氛围。其次,坚持依法治校也是高校加强自身管理与和谐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围绕高校而发生的一

7、些法律纠纷案件逐渐增多,究其原因,除了有教育体制的因素以外,最重要的是学校管理缺乏法律意识或者对依法治校没能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些困扰高校发展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我国高校的未来发展,降低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次,依法治校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高校未来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高等教育全球化给各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高等院校要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利用国外的教育资源发展自己;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又与国外高校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使我国高校能够在未来开放的全球教育市场中提高生存力和竞争力,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高度集中的行政主导治理模

8、式,实行法治化的管理。二、高校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内容(一)依法治校的主体高校“依法治校”,就是要求高校管理者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高校的具体事务进行管理,体现出法治精神。就“依法治校”的主体即高校的管理者而言,一般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宏观层面,国家机关以高校为对象,从外部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行为的角度而言。主要是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包括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微观层面,从高校自身的管理角度而言,高校管理者依法从内部对学校的各项具体事务进行管理。“依法治校”所“依”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主要指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包括高校依据高等教育法、教

9、育法等上位法制定的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广义的“法”不仅包括狭义的“法”的范畴,还应该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等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高校“依法治校”既应依据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又应依据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一般法律。(二)依法治校的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见及其他有关文件,高校依法治校的目标是:依法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提高高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现高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这些目标细化开来,高校依法治校包含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第二,建立健全高

10、校规章制度,理顺涉及高校的法律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规范化。促使高校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第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法律素质:第四,健全救济机制,建立完善的救济渠道,依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第五,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六,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三、实施高校依法治校的相关途径通过以上分析,

11、我们明确了依法治校势在必行,关键在行。(一)切实贯彻和执行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在贯彻国家宪法的前提下,遵守教育法规,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校的基础。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集中反映。因此,要实现高校依法治校,最基本之点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切实贯彻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教育法律法规办学兴校,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法律法规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得到全方位的落实,推进整个学校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能够消除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依法保障和加速教育改革,推进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师生员工的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二)加强法制教育,树立依法治

12、校的观念加强法制的学习和教育,这是依法治校的一个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学校管理者应把教育法制学习纳入重要工作职责范围,在全校面对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如法律基础、教育法概论、教育行政法等,使学生具备一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同时,学校须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法制讲座、讨论会、报告会,促进师生员工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深化大家对于各类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学校及自身的权利。(三)充分利用学校媒

13、体宣传功能,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这样描述媒介:“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就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释放出来一样”。这种魔力实质上就是媒介的塑造和控制等作用。而高校是集合了各种各样的媒体,如板报、校报、广播、闭路电视、网络等,既有纸质媒体,也有电子媒体,既有传统媒介,也有风靡当今的大众媒介,因此,高校里这种媒体多样性的存在形态,使得高校在宣传方面操作起来游刃有余。那么,高校便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便利条件,广泛地、反复多次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不断以媒体冲击广大师生的思维理念,强化大家对于依法治校的认识和记忆,从而最终达到法制宣传的目的。(四)理顺组织

14、机构,保障依法治校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应根据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由有关部门牵头,一是与政法部门取得联系,成立普法领导小组,配备得力人员,把法制教育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切实履行职责;二是制定普法工作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三是抓住重要环节,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适时调整普法工作计划,有步骤地提出不同时期的普法任务;通过扎实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使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所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保障依法治校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五)健全管理章程,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有四个基本条件,其中之一就

15、是“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可见,办学章程是学校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法制定的全面规范学校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教育教学、人事、财务活动等重要制度的自律性文件。它是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在学校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它是校内的“教育法”,是依法管理学校的总纲。只有制定了章程,一方面,学校管理就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一方面,可以把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置于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下,强化学校的科学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章程的制定应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科学严谨,不得与国家相关法规相抵触,否则,90 年代初所出现的“田永诉北科大案”、“刘燕文诉北大案”以及近来频频出现的学生状告母校等令人尴尬的现象又会重演。教育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调整,法制为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世界是竞争的世界。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则离不开教育和学校。为此,坚持“依法治校”,营造“安全、规范、健康、有序”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的稳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实施“科教兴国”、实现小康发展目标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王立峰.高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