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204889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9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节_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幻灯片(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目标在区域层次上的率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地理上互相毗邻或同属一个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融为一体。 基本特征:区域性; 经济上的融合。 区域经济一体化 & 全球经济一体化 共同性:两者都是超国家的经济联合 差异性:前者只是部分国家、阶段性的, 后者却是全球范围的、终极的。,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 经济 一体 化,按一体化程度划分,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

2、,部门一体化,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共同市场,全盘一体化,关税同盟,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按经济一体化 的范围划分,按参加国的经济 水平划分,(一)按贸易壁垒取消(一体化)的程度划分 1、优惠贸易安排 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的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较为优惠的关税。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和最松散的形式。,2、自由贸易区 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各成员国在区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各个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3、关税同盟 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关税同盟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3、,4、共同市场 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税率,而且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例如,“欧洲共同体”在1992年底建成的统一大市场。其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5、经济同盟 是指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对外关税,成员国制定并执行一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取消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 在理论上,应在多大的经济政策范围内实现统一才能称得上经济联盟,尚没有明确界定。但是,货币政策的统一作为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共识的,即成员国之间有统一的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和共同的外汇储备。,6、完全

4、经济一体化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式。其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政策上完全统一化。使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 该经济实体的超国家机构拥有全部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管理权。 目前世界上尚无此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只有欧盟在为实行这一目标而努力。,(二)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水平一体化 是指由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共同组成的一体化。如欧盟、东盟自由贸易区。 2、垂直一体化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三)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 1、部门一体化 是指区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或货物)的一体化。 2、全盘一体化 是指区域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

5、门加以一体化。,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体化的内部影响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通过取消关税、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场; 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经济依赖加深,贸易环境改善 。 50年代至70年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0提高至50。80年代,欧共体工业生产增长了20,区内贸易额从1982年的55上升到1988年的62。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成后,欧共体内部贸易的增长更快。,2、改变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更多地趋向于区域内部,减少与区外非成员国的贸易。 欧共体对美国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比重均有下降。 3、促进了集团内

6、部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如在欧共体共同机构的推动和组织下,成员国在许多单纯依靠本国力量难以胜任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如原子能利用,航空、航天技术,大型电子计算机等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通过兼并或企业间的合作,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高,同时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优化。,4、有利于经济一体化国家整体贸易地位的提高 以欧洲共同体为例,1958年六个成员国工业生产不及美国的半出口贸易与美国相近。但到1979年时,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欧共体以统一

7、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维 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5、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 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基本具有自主性,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内,区域性国际协调渗透至各成员国经贸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成员国自主的经济权。,一体化的外部影响 1、增强成员国自身的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贸易总量的增长; 2、一体化加快技术开发的向外扩散,使区内、区外国家得益,提高世界的科技开发水平。 3、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对区内国家的保护,世界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随之加强,从而

8、恶化了国际贸易的环境; 4、改变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使区内投资增加,区外投资减少; 5、不利于多边贸易体系的改进完善,从而影响全球贸易环境.,总结: 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它对内实行自由贸易、深化国际分工,促进内部贸易增长,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它是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梯;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对外加强贸易保护,使区域内部同外部国家之间的贸易相对减弱,导致本来紧密的世界经济被分割成若干对立的区域,因而又不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 大市场理论 协议型国际分工理论,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的效应:,关税同盟的效应,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关税

9、同盟的动态效应,贸易 创造,贸易 转移,贸易 扩大,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由美国经济学家范纳和李普西1950年提出。在模型中,假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A国是主要的分析对象,B国是和A国结盟的国家,C国代表关税同盟外的国家。并假设A国是一个小国,它的进出口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完全取消各参与国间的关税; 2、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 3、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1、贸易创造效应 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增加,从而“创造”出新的贸易。,贸易创造效果图

10、示,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净利益。 贸易创造的效果 生产利得,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消费利得,即由于取消关税,每一成员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价格产品,转向购买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低价格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2、贸易转移效应 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个关税同盟国的高成本国家所代替,从而使得贸易对象发生了“转移”。,贸易转移效果图示,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一些成员国的消费者不得以低价购买非同盟国生产的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的高价产品并由此产生经济损失。 贸易转移的效果: 由于成立

11、关税同盟,阻止从外部低成本进口,而以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使消费者增加了开支,减少福利。 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提高,不能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从而使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3、贸易扩大效应 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生产方面进行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扩大则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 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情况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税同盟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总结,一个贸易创造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为成员国带来净福利的增加,其发展方向是自由贸易;

12、 而一个贸易转移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造成成员国福利水平的下降,其发展方向是背离自由贸易的。 一个关税同盟若是贸易创造型的,则至少一个成员国可以从中受益,两个成员国都有可能获利,在一般情况下,这对整个世界是有利的。而非成员国至少在短期内遭受损失,不过在长期内可以通过同盟增长效应的扩散获得贸易扩大的效益。 关税同盟若是贸易转移型的,则至少一个成员国要遭受损失。非成员国及整个世界都会受到损失, 即贸易创造型关税同盟不一定多所有成员国有利,但贸易转移型关税同盟则至少对一个成员国不利。,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一)规模经济效应 在建立一体化组织以前,如果一个成员国某一产业的国内市场不够大,尚不足以完全获

13、得规模经济利益,那么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使成员国市场连成一体,自由市场的规模可以扩大,产品成本趋于下降,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二)竞争加强效应 关税同盟建立后,促进了商品流通,可以加强竞争、打破独占,使各国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福利因此提高。,(三)投资刺激效应 随着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会吸引成员国厂商增加新的投资;另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原有的厂商也会增加投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区外投资。,(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效应 区域内商品的自由流通,带动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了要素的流动性,促进了要素的合理配置。

14、(五)加速经济增长效应 由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加速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大市场理论是以共同市场作为分析基础的。一个成功的大市场要覆盖广阔的区域并有足够的调控空间。 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障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其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JFDeniau)。,大市场理论,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 第一,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的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

15、 第二,通过市场的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大市场的技术优势: 在于专业化规模生产 大市场的经济优势: 1加剧竞争,降低成本。 2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进入大市场的国家应具备的条件: 成员国地理上接近,并在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制度、收入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要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协议性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把国市场提供给另一国,同时另一国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这种分工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实现的,而是通过当事各方的协议安排的。 ,数量,成本,数量,数量,数量,成本,成本,成本,0,0,0,0,X商

16、品,Y商品,Y商品,X商品,I国,II国,I国,II国,X2,X2,X1,Y1,Y1,Y2,协议性国际分工的条件: 1参加协议的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分工的对象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产品。 3每个国家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太多优劣之分。,结论,经济一体化组织容易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间建立。 同时,在发达国家间可以进行协议性分工的商品范围越广,利益越大。 生活水平和文化等相互类似、毗邻的国家或地区更容易达成协议,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衡增长。 这种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拉丁美洲中部等国家间的分工。,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一)迅速发展时期(20C 5070S初) 1949年1月,前苏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