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148135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业第一关创业恐惧症深层原因及五大根除良方“博士生一走廊,研究生一礼堂,本科生一广场。”这是目前人们形容某些热门单位招聘时的所用的词语。现在这种情景越来越为寻常,已不仅限于热门单位。如公务员招聘,只要有个稍微好些的工作岗位,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惦记,有成百上千的人争取。好工作越来越难找。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读,有知识有学问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既缺少专业知识,又无过硬学历,更缺骄人背景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了。就业与再就业越来越成为目前社会的大问题、大麻烦,成为一个纵向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横向从个人到家庭、从单位到社区、从城市到农村都摆脱不了的梦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大力号

2、召自主创业,为此出台了各种支持鼓励的政策,创业日益成为许多人或自主或无奈的选择。众多勇敢者已经扑通下水,不管泳姿如何,或蝶泳或蛙泳或狗刨,正在向希望的彼岸奋力冲刺,更多人则仍在岸边犹豫徘徊,为什么犹豫?因为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害怕!为什么害怕?因为对创业两眼一抹黑,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可值得恐惧的理由太多太多:我的存款少得可怜,不超过5位数,经不起折腾!我想开个店,可是好地段儿门脸太贵!我想去银行借点小钱,可银行里面没有铁哥儿们!我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四五十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旦失败怎么得了!总之一句话,别跟我提创业,谁提我跟谁急!没看见吗,我正烦着呢。是啊,饱汉不知饿汉饥,创业谈何容

3、易。这么想来想去,创业怕是没门了,这么多道坎儿拦在前面,甭说一个一个去跨越,光坐在那里数一数就头大。但事实上,像创业这种事谁不恐惧呢?岸上的人恐惧,水里的人一样恐惧;正在做打算的人恐惧,过来人,哪怕是其中的最成功者,回想起来一样恐惧。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会在创业或再创业的过程中心怀恐惧,这是事实。大企业在自身经营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抵抗风险的实力,并有一定的自身优势,因而完全可以依靠这种优势来战胜恐惧。而小企业面对创业恐惧时,就必须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稳定好心情,分析市场,在全面了解创业体系后,推陈出新,以不变应万变,只有战胜恐惧心理,创业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小本创业者、

4、中小投资者在创业过程中,恐惧的原因各有不同,恐惧的对象形形色色。但以典型性而论,最普遍存在,按使创业者恐惧感最深、恐惧人群最广的顺序排列,排在前五位的因素分别是:创业初期选择项目时,对项目的可行性、创业风险的恐惧;在创立企业时,对繁琐的企业注册程序以及随后而来的税务问题的恐惧;在初创或发展过程中,对创业方式的恐惧;在创业中对不同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恐惧;在进入市场时,对竞争对手的恐惧。除此之外,法律、资金以及营销、创新等问题也是让创业企业恐惧的焦点,我们对这些焦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实际上,在创业过程中,恐惧因人而异。影响创业者的方式、程度及时间等只有创业者自己清楚。比如有

5、的人开始做第一笔生意时就担心不已,有的人却眼都不眨一下就可以同时启动好几个项目,之后却对自己能否成功或获得扩张资本而紧张不已。所以战胜恐惧也需要创业者作“个性化选择”,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针对创业者中普遍存在的五大恐惧因素,我们在调查中,特别深入探查了数十位成功克服恐惧心理,取得事业成功的创业者,研究了他们克服创业恐惧症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在帮助创业者顺利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找出具有针对性的克服创业恐惧症的良方。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成功者的走访,结合我们自身的创业实践,我们对五类创业恐惧症均找到了对症良药。通过讲课和培训,将我们发现的“药方”传递给大家,经过众多创业者的再实践和二次

6、检验,证明效果上佳。创业恐惧症一:心理恐惧恐惧起因绝大多数创业者承认,他们对创业感到恐惧是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每当他们着手一个计划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问自己:顾客真的需要我的产品吗?我的公司能熬到赚钱那一天吗?我的市场促销方式对头吗?我的辛苦会有报偿吗?我的报偿会有多大?我的创业怎么才能成功?万一失败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亲戚朋友会说些什么?这些恐惧挥之不去的梦魇,埋伏在创业者内心的深处,让他们不停地冒冷汗,恶心反胃,郁郁寡欢。创业恐惧心理的典型表现北京有一位创业者,名叫谢小康,他一直从事于广告业。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他打算开一家纯中国风格的手工布鞋坊。他希望拥有自己的设计室和作坊,如果

7、业务发展顺利,再扩建成一个工厂。谢小康开始拟定自己的创业计划。一天,谢小康休息的时候,无意中打开电视机,看到一位名叫王萍的北京皮鞋二厂的下岗女工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王萍说着她的计划:“我打算跟我的一群下岗姐妹一起,开一家手工鞋店。我们已经跟西单百货商场谈妥了合作事宜”谢小康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心想自己旗帜未竖就先遇上了竞争对手,怕是不祥之兆?谢小康决定要抢在王萍她们的前面将产品推向市场。仔细盘算了自己的账薄。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集,他已经弄到了一笔资金。原来他以为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开个手工布鞋店应该是绰绰有余了,毕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不会太高。但是现在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他决定

8、上手就要高起点,于是重新算账。首先是原、辅材料。原来他准备开始的时候,只投放市场几个简单的样式,然后再根据情况逐步增加手工布鞋的款式,但是现在为了竞争,他决定不干则已,干就要一鸣惊人。他决定将收集和设计的100来个款式一下子全部推出去。谢小康琢磨,要生产这么多的品种,得备多少原材料?他估计起码需要30万元的备料费。其次是设备。谢小康准备走高档路线,所以他觉得必须建一个像样的设计室,买几台苹果电脑,安装一套正版的AutoCAD设计软件和PhotoShop图像软件,加上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等;至少得建设或租赁一个生产车间,生产车间要宽敞、明亮、通风,要有完善的各类设施,如照明、空调、消防设施等,虽

9、然自己准备生产的手工布鞋属于比较古老的产品,但自己的管理和运营却不能“老古董”,要在古老的产品中给人以现代感,要搞现代企业,而现代企业就应该有现代企业的样子;此外,还必须有几套机械化辅助生产设备,如裁样机、上线机、切边机、锁眼机,它们可让手工活儿变得更规范,更漂亮林林总总,这些算下来,谢小康觉得至少需要20万元。第三是人力投资。要做一番大事业,少不了一帮能干的人,谢小康觉得人力投资是最重要的一项投资。他必须拥有一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他(她)要懂美术,会电脑,具有时尚眼光,能跟踪和掌握现代消费潮流,了解国内外市场,还要能深刻领会老板意图,跟老板一条心像这样的高级人才得开高薪,没有高薪恐怕招不来,

10、招来了也留不住,工资往少里说,也不能少于10000元吧。至于基本劳动力,谢小康计划先从再就业市场招聘10名踏实、能干、有经验的鞋厂下岗工人或退休老职工,以女性为主,每月保底工资暂定800元,另外实行计件提成,以便鼓励工人多出活、出好活。还需要一位负责市场营销的骨干,负责市场推广工作,这人恐怕薪水也不能开少了,至于保底得3000元吧,另外根据业绩,还需要有提成这一项计划下来,一个月就是2万多,一年需要20多万元。如此算下来,70万元已经花出去了。还有哪些环节需要花钱?如果是自产自销,那么还有一个门面问题没有解决,这也是一个花钱的大项。谢小康想着连人家下岗女工王萍都“心怀大志”,起手就是到西单商场

11、,他想自己的手笔也不能太低了。他决定先去王府井、东单、西单、大栅栏等北京传统商业区和国贸、燕莎等北京新商业圈看看。一圈遛下来,他才发现,在拥有1000多万人口、寸土寸金的北京,别说东单、西单那样的黄金地段,就是东三环、北三环、西三环那些临街商铺,价格也高得离谱。问了几位房东,一套20平米的小店面,起租月租就得5000元以上,一次至少交半年,一年就是6万多元。现在谢小康变得有些含糊,再往深里一盘算,心里觉得更加没底儿。他已经问过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傅,别人告诉他,手工做鞋效率很低,即使是高手,做出一双像点样儿的布鞋前后至少也得3天。粘布壳得用2030层棉布叠合,晾干后剪下底样,用麻线纳千层底,要想结

12、实,不偷工减料,一针一线得戳整整800个针眼儿。照此盘算下来,一个设计师,10个熟练工,刨掉休息日,一个月撑死了也就做出80双布鞋来,而工资却要开出2万多元,平均到每双布鞋就是250多元,这还不算其它成本,更不要说利润。算上这些的话,一双布鞋还不得卖个四五百元,有谁会傻到花四五百元去买双手工布鞋?这么算着,谢小康不停地挠头。更致命的一击来自朋友赠送的一本英文版精装画册百年靴鞋。看着洋画册上那美仑美奂的一双双欧美手工靴鞋,想想自己创业蓝图中的那一双双高价难卖的大众布鞋,谢小康刚刚点燃的创业激情火焰,仿佛被一盆冷水“噗”地一声就浇灭了。一个多月的苦心构想,写满了整整38页的商业计划书,现在在谢小康

13、眼里都成了废纸。他痛下决心 放弃!像谢小康这样自说自话,就将自己的创业计划胎死腹中的大有人在。对多数创业者来说,从创业念头闪现出来,恐惧就深隐于内心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的人因此而被击倒,从此老老实实地做打工仔,庸庸诺诺地了此一生,有的人却因此更加激发起创业的斗志,因为他们掌握了克服恐惧的方法。反“恐”良方与谢小康一样,另一位北京创业者李焕也曾产生过创业恐惧心理,但不同的是,后者很快就消除了恐惧。李焕是一个退休工程仪器设计师,退休后,他看好教学仪器市场,想利用自己的特长开一家教学仪器公司。当他仔细做过市场调查后,他有些胆怯了。现在市场上教学仪器公司多如牛毛,而且个个神通广大、精明能干,怎么

14、办呢?他开始思考对手的劣势和自己的优势。他想:自己有过多年的工程仪器设计经验,在工程设计上时常有独特的创新,曾经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尚在职,属于职务发明,专利归之于单位;现在自己退休了,如果再有创造发明,就可以申请为自己的专利了。那么,在技术上,就可以为对手筑起壁垒。另外,在客户资源上,自己在单位时,曾与多家学校都有过合作,帮助他们设计过教学仪器,现在有些客户仍旧会不时地来找自己帮忙,这是他可以利用的资源。那么,有了技术,有了客户资源,生产问题比较好解决;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再拉大摊子,委托加工就好了,现在江浙、广东、包括就近的山东,愿意承接来料、来样、来件加工的小工厂多的是,从

15、中找几家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想着,退休工程师李焕对自己的创业计划觉得拥有十分的把握。他开始行动,找了过去的一帮老哥们,很快把摊子拉起来。在营销方法上,他们也采取了比较保险的方法,不是拿产品去找市场,而是根据市场去设计和生产产品。他们会和学校交谈,看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仪器,价位能接受多少,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双方皆大欢喜。从创业开始第二个月起,他们就坐在那里数钱了。李焕的创业经历证明了创业者可以这样战胜恐惧:利用自己的行业优势发展自己的企业就会成功,永远不要因为其它成功企业的优势而感到有威胁。实战技巧一:从熟悉的行业或业务开始1998年,在湖南省怀化市日杂公司当打字员的周丽下岗了。闲在家

16、中一直没什么事情做,周丽喜欢打一些毛线活来打发时间。时间一长,擅长毛线活的周丽开始琢磨着制作毛线花。她的毛线花越钩越出色,玫瑰、百合、桃花、梅花、君子兰、牡丹、菊花一朵朵地出现在她那灵巧的双手下。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了,周丽一针一线钩出的毛线花卉已达到了60多个品种。2002年国庆节前夕,面对越来越多上门看花、索花的朋友,周丽跟丈夫商量后,决定在国庆期间举办一个手工花卉展。展览一开始,前来参观的市民都被这种栩栩如生的精美毛线花卉吸引住了,几乎无一例外地为这种新颖的创意感叹称奇,纷纷要求购买。这一幕正好被闻讯赶来的电视台记者摄入了镜头。当天晚上,湖南省电视台生活频道和怀化市电视台几乎同时播发了周丽的手工花卉展的专题新闻。热烈的气氛使周丽动了创业的念头。为了进一步试探市场的反应,周丽开始与市内各大工艺礼品店和鲜花店的谈判。达成协议后,她将毛线花一盆盆地送过去代销。然而,真正下决心买花的人却不多,有时候几天都卖不出一束花。难道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