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147204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500(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根源分析 何清涟窗体顶部窗体底部 在清理资料的过程中,理出了几组数据。这几组数据之间,其实有着一种内在联系。它标示着中国当前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给分析家们指出了一点:这三者关系中的的关键一环是国家作用与政府行为,只要制造租金的各种社会条件没有改变,政府继续作为投资主体起主导作用,具有可操作性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金融条件(金融、外汇等资本市场)就无法形成,各种反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就会继续存在。反市场规律的一组矛盾现象先分析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搜集来的几组数据:一、 市场需求不旺与最终消费率下降自从90年代初的经济泡沫消退以后,市场疲软已成为制约

2、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刺激消费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主题。积压物资的日益增多,成了企业三角债清偿难的一大主要原因。早在1996年底,中国的积压物资价值已达5000多亿元;1997年GDP为7(47万亿元,累计库存为3万亿元;1998年GDP为7(9亿元,累计库存4(6亿元。1有人分析,今年第二季度的库存物资有所减少,是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表现。但分析者显然忽视了一个因素:积压物资有所下降与企业开工率下降二者密切相关,由于种种原因,到1998年,我国半停产状态的企业达21(3%,停产状态的企业达0(9%,比1997年的状况还要严重。2与商品库存增加的同时,却是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额占GDP生产额

3、的比重),以及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下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课题组曾发表一个报告,该报告列出一组数据:我国从1981年以来,最终消费率基本以平均每年0(6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已由1981年的67(5%降至1997年58(8%,大大低于70%的国际平均水平;居民消费率由53(1%下降至47(5%,比起60%的国际水平也明显偏低。该报告认为,目前最终消费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对于一个只能以内需为主的国家,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将成为再生产正常循环的严重障碍。3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据权威部门透露,1998年已是自1994以来连续第四年下降,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估计接近

4、40%,较1997年下降了15(5%个百分点。4消费偏淡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二、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攀升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210(6亿元,1997年则升至46279(8亿元。5与此相关的城市居民储蓄余额,19841988年平均增加额为582亿元,19891993年平均增加额为3800亿元,19941998年则高达7700亿元。6今年3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781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储蓄存款持续高增长是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失调、商品需求不旺、失业现象严重、居民预期收入危机感增强等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从存款结构看,据国家统计局近

5、期的一份研究报告分析,在当前的57814(7亿储蓄存款中,有1万多亿为公款私存、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60%左右为定期存款。在国家逐渐推行存款实名制和不断加大金融监管的预期12年内,20%左右的公款私存部分将较快地从储蓄存款中剥离出去。另有39%的存款为目的性存款,到期后将提作他用。较乐观的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有利于银行储蓄发展,一旦这些因素得以消除与缓解,银行储蓄业务必然受到震荡性的萎缩冲击。也就是说,存款不会总是这样持续攀升。7我国政府在将自己变成国家银行体系的巨额借款人的同时,采取了三个有效的办法避免了通货膨胀:第一,中国政府仍然保持对“软约束”的国有企业的控制,并给予它们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6、。支持国有企业的理由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品重要,而是因为这些企业里面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就业。而这种支持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产品的无效供给;第二,它对非国有经济实行很硬的预算约束,并给予很少的银行信贷。第三,它对储蓄存款确定了正的实际利率,使得中国城乡居民存款与金融资产一直保持着巨额增长,这一点保证了中国政府能够为自己的经济建设进行巨额融资。但是不受控制地融资与用非通货膨胀型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的直接后果就是银行债务比率逐年升高,金融系统大量发生的贪污腐败行为也大大加深了银行危机,到1996年我国银行的自有资产已下降到3%左右。目前我国银行的正常运作主要依靠国家信用维持。可以说,中国政府陷入一种两难境

7、地:一方面,现在的国有银行的呆滞贷款无法收回,需要银行和企业两方面的大范围的重新资本化,这就是债权转股权建议出台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债权转股权之举极可能摧毁社会的信用道德。那些正常还贷的企业看到拖欠贷款的企业可以通过债权转股权的形式赖帐,以后再也不会按时还贷。所以在大规模推出债权转股权之举前,必须对银行体系面临的道德风险作一客观评估,因为这种改革可不是交得起“学费”的改革。三、商品零售额的增长在最终消费率下降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攀升之间,二者一直被看作是此消彼长的简单因果关系。仅从这两组数据考虑,人们理所当然得出结论: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规

8、模的扩大,保证增加的投资取得预期效益,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从中长期发展战略考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成为我国政府与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如果仅从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以及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下降这几组数据看,得出上述结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另一组数据告诉我们的却要复杂得多:1994-1998年商品零售额增减情况8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16053.020598.024614.026843.029155.0比上年增长(%)15.322.016.38.37.9上述数据说明一个问题:在储蓄率上升的同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在一直上升。如果从各

9、类商品的需求弹性来看,消费不畅并非百姓持币观望,而是社会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而支撑着社会庞大无效供给的是我国某些行业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有人认为,改革20年,中国培育了一个过剩经济。这话从表面上确实不错,但如果考虑到这样的事实: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40美元,与发达国家相差达40多倍;按人均个人收入来计算,差距还要更大。据调查,在农村,彩电、洗衣机、电冰箱这三大件还有80%的空白,除缺电少水、没有电视信号接转站等原因外,占人口主体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不强是最根本的原因。由此可见,目前这种“过剩”根本不是需求不旺引起的商品过剩,而是投资误导与其他政策性因素形成的巨大产能过剩所导致的商品过剩

10、,是在中国还存在数千万贫困人口尚未温饱的基础上形成的低水平“商品过剩”。这一点将在后面加以详尽分析。四、庞大的生产能力过剩我国目前庞大的生产能力过剩,主要是90年代产业结构再呈趋同态势的结果。这一点倒也并非今日才看出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早就就此问题发出警告,国家每年也颁布了投资已达饱和的行业名单。但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具有资源配置功能,且兼每年以经济增长指标为考核官员业绩的主要方面,再加上地方、部门与个人的利益驱动,这一警告基本上没能对地方政府“拍脑袋”决定投资方案的行为模式起到阻遏作用。中国的错误似乎总要重复出现两次以上。80年代中期,我国的彩电大战、冰箱大战就是因为各地产业结构严重呈趋同态势而

11、引起,最后经过一轮恶战后,将不少企业淘汰出局。当时各地政府都理所当然地将庞大的资源浪费视为交“学费”,中央政府也没有为以后不交这种“学费”设立限制。到了“八五”时期,各地投资热点又惊人相似:广东沿海等地受香港产业转移以及珠江三角洲出口导向战略等因素影响,加之利益驱动与信贷、财务等约束机制不完善,珠江三角洲内产业结构严重趋同。而将眼光延伸到长江三角洲时,还可以看到,在这两大三角洲正在为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努力的时候,新的趋同又再次在全国出现:珠江三角洲的工业支柱设定为:改造和提高电子、轻纺(包括纺织服装、家电、食品饮料)和医药等现有支柱工业,适当发展重化工,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汽车、石化、钢铁

12、等新的支柱工业;长江三角洲的心脏上海市提出上海要形成六大支柱产业,这六大支柱分别是: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电站成套设备、石油精细化工、钢铁和家电;重庆的支柱产业:汽车(摩托车)、重大机械装备、冶金、化工、建筑建材、轻纺;浙江的支柱产业:汽车与摩托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型合成材料;安徽:汽车、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江苏:汽车(摩托车)、机械、石油化工、电子。上述情况,经济学界有人曾发出过警告,作为一级资源配置者的中央政府也曾多次指出,长江经济带已初步暴露出产业同构化、投资分散化和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要求各省市出台一系列有较强约束力措施,但这种指出看来没多少效果,因

13、为事实是现在许多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有资料显示,我国的非农业生产部门存在严重过剩: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率 9电信 电力 高速公路 航空 电脑 电冰箱 洗衣机 空调 彩电 微波炉 汽车 摩托车 房地产 (百万门)(千兆瓦/小时)(公里)(百万英里运力)(百万台)(百万台)(百万台)(百万台)(百万台)(百万台)(百万辆)(百万辆)生产能力 1997年 111 4600 95138 20 22 11 40 40 2.8 3.0利用率(%)1997年 63.3 53.7 10.8 64.0 36.0 56.0 40.7 44.4 50.0 55.0 33.0 65.8生产能力 1998年 135 6

14、000 4.2 21 3.0 3.0利用率 1998年 63.7 50.3 12.0 60.0 67.0 52.7 54.0 33.067.9从上表列出的13个行业的生产能力来看,利用率最低的是高速公路,只有12%;最高的是房地产业,其利用率也只有67.9%。而上述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行业,恰好不少是各地支柱产业同构所造成的。在零售商品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生产能力严重闲置的情况,说明我国的投资体制存在严重问题。可以说,造成中国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误导,资源配置不当,而投资误导的主角是地方政府。一方面,地方政府一直利用其对资金的影响与控制,追求投资的最大化,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

15、这就出现了几个地方政府同时作出相同的投资,不止一次造成某些“热门”产业的出现,结果是用不着多久,热门产业变成了“夕阳产业”。最显著的例子是集装箱行业,由于地方政府有1000万美元以下的审批权,结果在不到10年间,我国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地,最后是这一行业各厂商在过度竞争下,互相杀伤。又如小汽车行业,也是一哄而上,造成巨大的产能过剩。VCD视盘机走俏时,一哄而上的投资导致这一行业的生产能力大大过剩,利用率不到目前生产能力的20%。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外方直接投资,最常见的办法是给投资者以补贴,使得他们能在与原有企业的竞争中胜出。过去5年中,中国利用的外资达1860亿美元,其中相当比例是投资在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产业中,如汽车、石化以及零售业。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说明我国的企业投资体制与改革前相比,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前的投资体制下,企业受到是资源约束,即投资所需要的资金约束,也就是说,负责投资的官员们认为什么领域需要投资,资金就投往何方。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本来应该是让企业的投资受到需求约束,即市场上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上述情况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作为投资主体时的利益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是造成中国目前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