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43546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 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第一部分: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一:吉利控股集团一、企业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4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集团

2、现有吉利熊猫、帝豪、TX4以及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及中国龙等10余个系列,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快速丰富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产品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全球鹰、帝豪、英伦三大子品牌的500多家4S店和近千家服务站;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150万辆,吉利商标被

3、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二、企业的创立、成长、发展历程及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3年,逐步进入汽车行业(起步阶段) 1986年11月6日,李书福以冰箱配件为起点开始了吉利创业历程 1994年4月,进入摩托车行业,1994年6月,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诞生1994年6月,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诞生1996年5月,成立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1997年,进入汽车产业。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汽车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JL6360、HQ6360、MR6370、MR7130四款车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使

4、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2003年3月24日,主营吉利集团汽车产业发展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4月,吉利第十万辆轿车在宁波基地下线。2003年8月,首批吉利轿车出口海外,实现吉利轿车出口“零的突破”。第二阶段:2004年2008年,迅速发展阶段2004年1月,国润控股有限公司(175)宣布:国润控股董事局建议将公司名称由“国润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标志着国润与吉利的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5月,吉利在香港成功上市2006年7月21日,国科发政字2006313号文关于确定一批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的通知下发

5、,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为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2007年2月16日,吉利香港上市公司在全球成功配股6亿股,集资6.36亿港元2007年5月16日,吉利CK-1CKD组装项目正式落户印尼。 2008年11月18日,第六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幕,吉利熊猫宣告上市2008年12月19日,全国首家吉利全球鹰品牌旗舰店在河北盛装开业。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全球化战略实施阶段2009年1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08年汽车销售数据,吉利汽车以年销售22.18万辆名列中国轿车生产企业2008年销量排行第九。2009年4月30日,截至4月30日,集团4月份实现销售26704辆,同比增长28.8%,其中国内

6、销售同比增长68.3%,再创2009年新高。2009年6月29日,吉利汽车在叙利亚首家专营4S店开业2009年9月23日,香港-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代码:175,吉利或公司)宣布与高盛资本合伙人(GSCP)签署协议,GSCP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投资吉利。吉利将于可转债发行及认股权证获全面行使后获得25.86亿港元(合约3.3亿美元)。2009年11月30日,集团11月份实现整车销售36208辆,同比增长110.5%,再创新高;集团1-11月份累计实现整车销售290041辆,同比增长44.4%,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09年12月23日,吉利与福特同时宣布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

7、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2010年3月28日,瑞典当地时间下午14:00,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Booth在哥德堡签署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 2010年4月12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股份编号0175)发布2009年年报:截至2009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盈利为人民币11.8亿元,比2008年同期大幅上升35%。企业二:福特沃尔沃沃尔沃汽车,又翻译为富豪,瑞典著名汽车

8、品牌,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在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公司更是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10种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第二部分:企业的战略意图及核心竞争力(吉利)一、企业愿景:让世界充满吉利(1) 希望吉利汽车和先进技术,享誉世界,走遍全球;(2) 将“大吉大利”的美好祝愿送给所有的人,为世界和平、进步、吉祥如意祈祷。二、企业使命: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1) 安全是人类生命的根本保障(2) 环保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诉求(3) 节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吉利人以此为己任,为此而奋斗!三、

9、核心价值观 快乐人生,吉利相伴!四、战略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第三部分 面临的问题及情景描述一、并购的意义(1)吉利收购沃尔沃是战略转型对技术和品牌的诉求。07年5月,吉利明确提出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为技术优势。从低端向高端转变。收购沃尔沃,吉利企图在品牌发展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2)沃尔沃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也是高端车的代表,对从低端车起步的吉利来说,目前正在向高端发展,但品牌形象一直受其低端品牌形象的牵制,此时沃尔沃进驻对吉利品牌的发展是大有裨益。(3)沃尔沃

10、有闻名世界的安全技术和完备的经销团队优势(S) 机会(O) 1. 生产设备和技术先进 1. 政府支持力度大 2. 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的忠诚度 2. 中国市场广阔 3. 市场份额有逐渐上升趋势 3. 以吉利收购DSI为例,借鉴经验 4. 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竞争力 4. 抓住机会研发新能源汽车市场 5. 通过集团公司委托贷款获得巨额融资 5. 国内钢铁市场进一步完善 6. 控制成本,提高性价比 劣势(W) 威胁(T) 1. 规模有待加强 1. 消费条件与消费环境的制约 2. 营销网络不齐全 2. 长城等自主品牌进入 3. 保值增值不高 3. 国外品牌安全质量标准高 4. 工会问题解决没有经验 4.

11、 汽车消费市场管理制度缺失 5. 整车的结构设计薄弱 (4)可以建立完备的人才储备队伍。我国沃尔沃新团队可以吸引一批技术型高管(5)沃尔沃完善的海外营销渠道可以帮助吉利推动国际化进程(6)在技术整合方面,吉利拥有研发成本低的优势,而沃尔沃拥有汽车安全与环保方面世界一流的技术,对加强双方的研发能力有极大帮助(7)福特和沃尔沃在新能源技术上投入了近十年的时间和上百亿美元,在这方面共同利用,可以让吉利缩短代表汽车工业未来的新能源车的研发周期。二、并购过程及内容2009年12月23日,吉利与福特同时宣布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2010年3月28日,瑞典当地时间下午14:00,吉

12、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Booth在哥德堡签署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吉利为沃尔沃轿车的并购准备了约27亿美元(18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包括18亿美元的收购资金和后续运营所需的9亿美元流动资金。在这27亿美元中,有50%为中国内地融资所得,吉利自有资金占51%以上,其他的来自于国内银行。另外50%则来自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地银行,而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此次收购提供

13、了低息贷款担保。三、并购后可能面临的困难1、大规模的杠杆收购,财务风险巨大在整个收购计划中,吉利至少需要融资180亿元人民币。2009年吉利的销售收入为140亿元,利润12亿元,也就是说,吉利要攒够15年的利润才能买下沃尔沃。尽管聪明的吉利把收购资金转嫁到国内外银行及项目基地的地方政府方面,但玩转沃尔沃的庞大资金极有可能从此拖累吉利。被业界惊呼“蛇吞象”的吉利,此次收购成功的关键就是融资借债。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杠杆收购,是通过杠杆撬动一个很大的资本来完成这个收购。因此,过高的杠杆率成为吉利收购过程受到的众多质疑之一。(从吉利香港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看,在中国车市井喷的2009年,

14、吉利全年销量为33万辆,排在自主品牌的奇瑞、比亚迪、华晨之后。据吉利2009年中报显示,其负债总额为70亿元,资产总额为136.7亿元,负债率为51.2%,流动资金18.8亿元。在美国高盛融资后,吉利负债率达到了69%,这一比例已经超过国际惯常的65%警戒线。)2、跨国文化融合风险及工会处理80多年的沃尔沃有着一套适应本国的成熟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合并之后,是吉利顺从沃尔沃,还是让沃尔沃就范中国文化?同时,作为传统的北欧福利国家,工会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以低成本著称的中国制造业的劳工政策是相当的宽松,与北欧完善的劳工保护比较起来,无疑会极大地加大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成本,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经营

15、风险。3、沃尔沃汽车品牌的保值增值风险由于沃尔沃缺乏奔驰S级、宝马7系这个档次的顶级豪华车型,豪华形象本来就不深入,国产之后,价位的下探,加上北欧设计风格的天生低调,沃尔沃国产之后,销量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品牌形象确实是有所下降的。这种下降如果能换来销量的大幅提升倒也不错。但问题是,豪华品牌一旦失去高端定位,直接参与到大众市场的竞争,往往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4、收购后续的经营管理风险如何保证吉利对沃尔沃的后续投入以及尽快增加销量实现规模相应,让沃尔沃扭亏为盈,这将是吉利面临的最大挑战。第四部分 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提出新的建议(汲取联想的经验)1、 充分考虑到文化及人员整合问题,积极与对方工会协调;2、控制好VOV的生产及管理成本,一定保证它在安全方面的品牌价值(独立品牌)联想收购IBM后,原IBM的产品就得挂上联想的标识,引起用户的不信任感,吸取了这个教训,吉利收购后沃尔沃汽车应该除了老板改变,其他一律不变。2、 ;3、 战略方面西守东进:守住西方已有市场,进一步扩大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完成了“东进”策略后,再进一步向欧美发达市场渗透),同时扩大东方销量。4、 品牌策略方面:研发新产品,丰富新车型,以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