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08413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资料】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1、 次优理论:一旦实现帕累托最优所需要的条件之一缺失,那么,次优的状况只能经由偏离所有其他帕累托条件而得到实现。 次优理论意义:在讨论公共经济目标时可以超越帕累托效率标准,而且次优原则并未彻底否定帕累托最优原则。因为实现次优条件需要的信息远比有关的最优条件更为复杂,一般而言很难满足所有的复杂条件,所以可能导致无所作为。不同意。“现实中只有次优,没有最优”,这是对次优理论的误解,次优理认为一旦实现帕累托最优所需的条件之一缺失,那么就不值得去实现其他条件了,而且实现次优条件所需的信息可能比最优的更为复杂,在现实中能实现的可能性就更小,还有比如生命无价,所以不存在次优解。最优在

2、现实中可能存在,比如在运输货物中,假如只有两辆车,车辆A一次能运输甲货物X1千克,耗费w1元,能运输乙货物X2千克,,耗费w2元;车辆B一次能运输甲货物Y1千克,耗费v1元,能运输乙货物Y2千克,耗费v2元,在已知总的甲乙货物总数时,总能找到最优的方案,确定车辆A和B的各自趟数。2、 第三优原则:第三优世界,按信息多少决定适用何种原则 信息丰富条件下,适用次优原则 信息稀缺条件下,适用第三优原则 信息贫困条件下,适用最优原则 第三优原则回到了人们的直觉:能做多好就做多好,尽力而为。 第三优原则没有否定最优和次优原则。第三优在政策运用:比如在经济转轨道路的选择方面,根据第三优理论,应该尽可能利用

3、可以利用的信息,全盘策划,统筹兼顾,按部就班进行改革。逐步进行改革还是符合效益的,至少在预期值上如此。 即进行渐进改革。3、 在公平标准问题上,显然不能只考虑“过程公平”,还要关注结果公平。 结果公平的标准: (1)平均主义 (2)罗尔斯主义 (3)功利主义 a.边沁的简单的功利主义 b.一般化了的功利主义 (4)无嫉妒/无羡慕公平 过程公平可能带来的政策: 主张“任何市场过程都是公平的”,会赞成维持个人在市场上挣得的一切收入的政策。 主张“只有竞争的市场过程才是公平的”,会赞成剥夺或歧视垄断性收入的政策。 主张“只有劳动过程才是公平的”,会赞成歧视资本性收入的政策。 主张在起点公平基础上引入

4、竞争的市场过程,会赞成对遗产等收入转移行为施加歧视性的政策,当然也会反对垄断性的收入。 结果公平可能带来的政策: a:平均主义主张在分配问题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会赞成将收入平分的政策。 b:罗尔斯主义主张社会福利应仅仅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状况,可能会赞成会极大改善状况差的福利的政策。 c:功利主义主张实现社会成员效用总和的最大化,会反对为增进某些成员福利而一味牺牲另一些成员的福利的相关政策。4、如果把“公平”理解为主观感受到的一种满足程度(某种无嫉妒),效率目标实现的同时,人们感受到的满足并不见得增加。比如20世纪40年代到1994年,美国实际收入提高了两倍,但自认为快乐的任仍然只占总

5、人口的30左右。日本19581988,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提高5倍多,但平均快乐指标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在现实中,人们通常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冲突。 就公共经济目标而言,不能只考虑效率目标而不管公平目标。因为若不考虑公平目标,有可能无法在不同的公共政策中加以抉择,因为无法对同样满足效率标准的项目进行排序,必须引入“公平”标准才能做到这一点。5、 效率和公平并不总是冲突的,存在协调的可能性。 在选择特定公平标准下的兼顾,比如考虑放弃平均主义大锅饭这一标准后的情形。 若多劳多得是公平的,则兼顾。 若资本要素可以按其贡献获取报酬,则似又可成为推动效率提高的新动力。6、 (1)从效率上来看,自由竞争的市场

6、与帕累托效率之间有可能存在“完美的”对应关系,自由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2)从公平上来看,从公平目标的“公正”、“平等”等含义出发,也会要求给予不同的社会成员以“自由”。不应对社会成员施加歧视,应该维护社会成员应得的权益等,都意味着对自由的要求。 (3)从自由本身看,“自由”本身就有其重要性。在自由作为公共经济目标的视角下,解决市场失灵多了一个角度:如“积极自由”目标下有可能对于政府干预的期待更为突出,包括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社会福利,以及进一步的福利制度。还有公共品提供、外部性矫正、垄断矫正等。如“消极自由”目标下也会要求政府干预,保护个人免受干预。当然,在施加干预时,被干预

7、者的“自由”会受到限制,但是,只要是为着“自由”的原故,就可以令人接受。罗尔斯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最大的自由,这种最大同等自由原则要求每个人都拥有最广泛的自由,并且要求,自由只是为了自由的原故才能受到限制。自由作为公共经济目标的局限性:自由不可能只是因为自由的原故而受到限制,当我们运用自由原则给予自由优先性时,我们不可能阻止“善”的概念进入我们的判断。如果只有求助于具体的“善”的概念,最广泛的“自由”的理想才能有具体的内容,我们就不能根据自由主义政权包含了一个所有理性的人都必须接受的自由体系来为它辩护,因为每个自由主义政权都保护一种特定的自由组合,而对于这种组合,理性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无

8、论一种政权有多么自由主义,它都不能完全满足所有重要的自由的要求。在实际存在的自由主义政权中受到保护的那些自由是相互竞争的善的观点之间的妥协。7、 全体一致原则:有关公共品及其成本分割的所有集体决策只有在全体成员一致赞成时才能做出。 优点:没有任何成员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相当于每个成员都拥有否决权。 缺陷:决策成本过高; 少数人的策略行为。8、 外部成本随做出决策所需人数的增加而下降,若需全体一致同意,则外部成本为零若只需1人即可做出决策,则外部成本可能无限高。 决策成本随做出决策所需人数的增加而上升,若需全体一致同意,则决策成本可能无限高。若只需1人即可做出决策,则决策成本最低。 这就使得相互

9、依赖曲线呈U字性变化,存在最低点,而人们会选择那种使集体地组织该项活动的预期相互依赖成本最小的规则。 典型成员的收益,是不会随投票所需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水平”的收益曲线,与相互依赖成本线相交。比较成本和收益,可以确定,个人可能接受特定比例的投票表决原则。不会赞成独裁,也不会选择全体一致同意。 因此理性的个人可以会按特定比例的投票表决原则接受可能损害自己利益的多数表决制。9、 假定下列投票方案: 方案 X Y Z个人A 1 2 3个人B 2 3(1) 1(3)个人C 3 1 2两两投票,投票时按照喜好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XYXYYZYZ 由传递性公理: XZZXZX 与按照传递性公理得出的

10、结果矛盾,是为“悖论”(PARADOX),这种悖论是由多峰偏好引起的。修改B对XYZ的偏好为213,则:在XY之间选Y;在YZ间选Y;在XZ之间选Z。即YX, YZ, ZX, 可在三者间排序为:YZX,无”悖论“。此时单峰偏好下投票悖论会消除。10、 “中间投票人”:指这样一个人,相对于他而言,偏好更大规模公共支出的人 数与偏好更小规模公共支出的人数刚好一样多。则单峰偏好下,多数投票表决制必有最终结果,且这一结果反映的是中间投票人的偏好。 设公共品可以以不变的边际成本MC进行生产,这一成本在N各社会成员之间平均分担,每个人的边际税价为MC/N。再设个人I消费公共品的边际收益MBI即为边际替代率

11、MRS萨缪尔逊条件为 MRSI =MC 两边同时除以N,有: MRSI /N=MC/N若社会成员的偏好对称分布,则该均值就是中间值(MEDIAN),即等于中间投票人的边际替代率。上式表明,公共品有效提供的条件就是中间投票人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边际税价。因此,由中间投票人的偏好决定的公共品提供符合帕累托效率标准。若社会成员对公共品的偏好不是对称分布的,则,中位数值与均值不再相等,即,中间投票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再等于均值 ( MRSI/N),这时,中间投票人决定的结果就不再满足萨缪尔逊条件了。11、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满足民主社会要求的一系列合理条件下,要想确定无疑地由各种已知的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统一

12、的集体偏好次序,一般说来是不可能的。意义: (1)标志福利经济学进入新阶段,指出,基于个人偏好次序和民主社会的要求,可能找不到合意的社会福利函数。这一结论有时又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第三基本定理。 (2)从纯理论角度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判断:不该高估民主的集体选择过程的效率。阿罗不可能定理解读经典投票悖论:从阿罗不可能定理看简单多数表决制,投票悖论意味着,在满足P,UD,IIA,ND诸条件的同时,却无法满足R条件。单峰偏好虽然可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存在,但是却违背地了UD条件。在多维问题决策中,即使存在单峰偏好也可能违背R条件。12、 他认为,集体行动问题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向不只一个人提供收益和或要求其

13、分担成本时发生的问题,所以总是需要做出协调的努力。大集团可能无法自己提供集体性物品;集团越大,则个人的不协调的行为距离最优就更远;集团越大,则集体提供水平就越小而小规模的利益集团可以有效存在的原因在于:(1) 可以实施选择性激励/有效地监督和奖惩(2) 而规模大的利益集团往往无法有效地组织起来,为维护共同利益采取有效的行动。(3) 成员更倾向于搭便车。 虽然公共政策都是服务于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不存在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但是特殊利益集团谋求私利的行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社会的利益是多元的,存在多种利益集团; 个人的利益是多元的,身处多个利益集团; 潜在利益集团转变成现实利益集

14、团的可能; 道德、法律的制约。 所以个别特殊利益集团并不是总能有效影响政府政策。13、寻租:指的是厂商或利益集团寻求政府特殊政策关照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活动。 寻租行为的特点: (1)私人部门投入资源谋取租金,但并非通过具有“生产性”的活动来达到目的,而是通过影响政府部门的政策 (2)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 (3)寻租过程中发生低效率效率损失,具有非生产性。14、 由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好的寻租成本计算方法。我们有坚实的理论缘由相信,寻租成本相当之大,也有坚实的理论原因怀疑,许多成本是以失败竞争、流产工程、尚未探明的浪费类别等形式存在而未被人们认识到。 寻租存在一个负外部性问题,这就可能造成社会成本的增加。寻租的社会成本往往是看不见的,并且没有特定的承担主体,最终可能转化为全社会的社会成本。而且寻租的社会成本往往是潜在的、长久的,即寻租的代价不可能立即在我们的生活中立即表现出来,如寻租所失去的技术创新的机会和福利对国家的发展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