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课件 (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4012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儿》课件 (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示儿》课件 (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示儿》课件 (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示儿》课件 (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示儿》课件 (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示儿》课件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课件 (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谈话导入,示 儿 陆 游,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

2、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

3、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写作背景:,陆游出生两年后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

4、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 儿 陆 游,本来就知道,只。,祖国统一,对祖先的祭祀。,你的父亲。,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给儿子们看,解 释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但:只。 九州同:指全中国统一。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

5、自己。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先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看图用自己的话

6、说说诗意。,1210年的除夕,86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合作学习,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古诗小结,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

7、的爱国之情。,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相同点:,不同点:,1.九州在诗中是指 _,乃翁是指 _。 2.这首诗看出作者 的情怀。 3.作者希望王师_。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 5.示儿最能表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_。,中国,你的父亲,忧国忧民,收复失地,统一中国,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拓展

8、延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读这首诗,理解此诗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读这首诗最让人心痛的是哪个字?,诗意:,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金兵占领地区的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9、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课外延伸,(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题陆放翁诗卷后,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宋林景熙,从诗中你看到南宋统一吗?,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着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

10、祭的时候告诉你呢?,(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 衰败的根源是什么!,(3) 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学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拓展总结,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句集锦: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