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3778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 【内容提要】 随着国家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农村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可是农村的教育情况却不尽人意,存在诸多的不足,例如,学校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匮乏,怎样去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留守儿童诸多的农村怎么去教育等等,这种现象还是存在,根据问题去发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 对策。【关键词】教师职业素质 留守儿童 课堂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我们长期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学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出来的学生都是解题的机器,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学习逐

2、渐失去了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改之风盛行,农村的课改道路与城里的课改之路要难上加难,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源等等相差甚远,我们也要尽我们所能,将课改进行到底。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也不尽人意。一、农村小学教学现状(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我们常说,教师是“水桶”,学生是“水碗”,课堂教学是教师“灌水”学生“潜水”的过程。“延时之风”、“题海战术”、盛行,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苦、效率低,课堂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怪圈。教学模式固定不变,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数学不感兴

3、趣,学习效率变低,老师没心情教,感觉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例,结构恶性循环,(二)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传统教学,以“五个中心”为主,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讲课为中心,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做题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课堂成了教师演“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学生处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也就是养成了会做不会说的情形。学生被动的去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点,磨没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教学活动形式化,缺乏实效性课改进行之后,小组合作式学习走进课堂,感觉没有进行小组合作就不叫课改了。

4、也就是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有了这一环节就是课改了,这种现象也是有的,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曲解,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形成表面上课堂教学研究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效果空空洞洞的局面。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何谈高效课堂。(四)重知识传授,忽略过程与德育现在培养的新型社会主义接班人,拥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可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听课、轻动手,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和价值观,而对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整合培养却比较忽视,导致学生表现出不会思考、不会质疑,不能创新。甚至出现学生不尊重老师,老师反而说学生品行不好,殊不知是我们老师平时没有重

5、视道德教育。(5) 以本为本,逼学生学 教教本,教教参,以本为本,甚至还存在对本宣科,完全忽略学生的现实状况,学生的学情,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定位出现错误,学生也是有思想,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以至于对于课堂生成招架不住,就出现说学生钻牛角尖的情况。扼杀学生的多向思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个性。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二、农村小学教学现状分析影响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1、 教师素质不高、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慢、新课改理念学习不到位、新的课堂教学观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客观存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师们缺乏幸福感,教师的业余生活单一,都是把教师当做职业,而不是事业,2、

6、 校本研训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送陪到县,送教到乡,可是农村老师参与的又只有年轻老师,老师们缺乏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2、课堂意识不明确。很多学校领导、学校管理认为教师按时进教室,认真批改作业就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甚者认为教师加班加点、死磨活缠就能出成绩,3、课前准备不充分。提高课效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做好课前准备,但是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教师做得很不到位。不认真备课(前面已经谈到过)、不深钻教材、不学习课标、不分析学情、不整合教材、不研究教法、不设计学法、不精简练习、不准备教具,4、教情学情不分析。我们很少有教师能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只记得将书本上的知识

7、点教完就完事了,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进生情况,教材上的难点,重点如何突出,完全忘记。5、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缺乏,硬件设施指,静态固定的辅助教学任务的设施,如教学大楼,电脑,卫生间,饭堂及体育器材等等.软件设施指,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管理手段,学风学气,外部环境,毕业率就业率等等,农村学校样样缺乏,现在的学校已经是白板了,而农村学校连多媒体都没有普及,现在还只有多媒体教室,老师不会使用,嫌麻烦,其次就是老师们没有真正体会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哪里。常年不用,也面临瘫痪。学校的一般性的教具都难以满足老师的需要,就更别提学具了。 6、家长家庭教育观发生错位,随着打工潮的不断升级,现在农村小学生“

8、留守儿童”比例越来越大,就拿我学校来说吧,小学留守儿童比例达85.3%。这些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或者是单亲家庭,这里的学生缺乏关爱,而在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等方面基本是空白,无形地将教育孩子的压力全部转嫁到了学校和教师,这些家长的态度就会,“老师我某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就打,他们爸妈不在家,没办法的。”家长的观念古板,还没有发生改变。三、针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应对策略 现在正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之际,在全国教育系统广泛推行课程改革的大好势头下,农村学校必须与时俱进,薄弱小学更要加快发展的步伐。学校要抓住这个契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

9、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的制度管理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1、积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增加,作为农村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简建立学校硬件设施经费保障制度,着力于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问题。尽量满足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是文字与图片的结合,能有效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领导班子要制订出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确立发展目标和一系列培养措施,避免盲目性。完善教师队伍专业化分配,小学教育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文、体、美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对口,是什么

10、老师教什么课程,其中为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我们可以为老教师购置一些经典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新课改理论。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针对不同的老师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他们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组织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去观摩、取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实践,深入课改活动。打造高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组织教师参加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和相互研讨活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认真撰写课后记,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时刻开阔教师的视野,不断完善优化教师队伍。带动教师共同体“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真正打造一支学习

11、型教师团队。 3、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要建立适合于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教育评价发展的主旋律,促进教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要促进教育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不断促进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过程。要考察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引导人们从师生

12、发展的结果出发,追本穷源,对影响师生发展的各种条件进行客观评价,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师生在改善了的教育环境下,获得更快的发展。只有这样素质教育之花才能在农村小学结出硕果。4、消除影响儿童成长的家庭因素,关爱留守儿童当前家庭因素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节点。因而创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校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学校通过如专题讲座、专家指导、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交流和推广家庭教育的良好经验,指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子女,以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纠正家庭教育的误区,减少负面影响,宣讲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改变家长的落后观念,使他

13、们认识到教育和学习改变孩子的一生,知识改变命运。实现了“两个互动”:一是家长与教师互动,互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家长开放日”,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工作的艰辛,增强家长自我学习的紧迫感和科学家教的使命感。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严格有求自己,端正工作态度,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