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1101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试题(部编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综合试题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选出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行辈(hng) 幽悄(qio) 锵然(jing) 白羊肚(d)B.欺侮(w) 糜子(mi) 翩然(pin) 风雪载途(zi)C.山麓(l) 蓦然(m) 连翘(qio) 砂砾(l)D.归省(xng) 闭塞(s) 龟裂(jn) 两栖(x)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素质”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D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

2、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或者把问题

3、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A B C D5、 选出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呐喊鲁迅散文B. 回延安刘成章信天游C.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美国D. 桃花源记陶渊明唐朝6. 默写微君之躬, 。 ,端居耻圣明。万籁此都寂, 。此地一为别, 。谁见幽人独往来, 。 ,只有香如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 。二、古诗文阅读(一)诗歌赏析: 采桑子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4、,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7.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4分)8.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注释】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

5、莹剔透苏秦:战国纵横家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饬:整理懿:美好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苏秦刺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以苏秦刺股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曰10、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虽禀性定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燧动而焰发 面山而居 D待学成而为美 为人谋而不忠乎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1)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2) 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12、 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3) 说明文阅读 “傲慢”的白松

6、露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野生真菌,每454克的价格居然卖到2000美元以上。尽管如此,它还是供不应求,被很多顶级餐厅视为珍宝,把它切成如纸一样薄的小片,洒在银盘里展示。无论你多么挥金如土,也不可能大快朵颐,每次也只能尝到那么薄薄的几片。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竟如此珍贵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它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这里是它最温暖的家,也许不够美好不够肥沃,但它就是用全部心思爱着。因此,想要采摘白松露,只能在橡树密集的丛林里。有人曾经将菌种接在新鲜的橡树苗根部,然后小心地浇灌呵护,希望在这个舒适的环境里,它能够茁壮成长。事实上,松露总是“不识好歹”地要么不长,要么就长成没有香味的怪物

7、。松露没了香味,就像人失去灵魂,再也没有任何价值。它虽然不具备人类的复杂感情,但只要阳光、水量或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它就敏感地觉察到了,它拒绝被赶离家园,拒绝被别人操纵。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它像一个隐士,从不轻易暴露在浮躁的人群中。在意大利,采集白松露需要牌照,挖掘松露的家庭世世代代从事此业,他们被称为“松露猎人”。通常“松露猎人”家里都有一张祖传的松露地图,就好像“藏宝图”,因为松露生长具有记忆性,即生长过松露的橡树下每年都会再生出松露来。因此哪片树林哪棵橡树下有松露就成为家族的最高机密。为了保持秘密,这张“藏宝图”如同中国的武功秘籍。通常是半夜2点之后,他

8、们拿着拐杖和泥锄,带着猎狗,偷偷按照地图指引去挖掘白松露。猎狗只要一发现松露的味道就会疯狂刨土,采集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就是一定要把土壤原样埋好,否则下一年就休想见到白松露的影子。你可以采摘食用我,但必须尊重我的一切习惯!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松露和鱼子酱、鹅肝并称为全球三大顶级食材,鱼子酱和鹅肝都已经找到了人工培育的方法,唯有松露只能完全在纯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很奇怪对不对?人类现在掌握的科技已经能够克隆一头牛,甚至开始解码自身的基因,可偏偏拿白松露毫无办法,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保持骄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招安”,它和橡树根须之间需要的自然口令人类至今无法破译

9、。它的人生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白松露的“傲骨”导致这种生物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这种野生真菌只在意大利小范围地方被发现,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14.白松露“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那么珍贵?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原因。(4分)15.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说说第段的作用。(3分)16.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3分)17.下面四个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文章题目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点出了白松露“傲”的特点。B文章第段中将从事挖掘白松露的人称为“松露猎人”,说明他们对如何采摘白松露很有经验。C文章第段中通

10、过“人类能够克隆一头牛,甚至开始解码自身的基因”与“偏偏拿白松露毫无办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人类的科技研究水平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D文章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白松露的“傲慢”特点,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自然界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我们应该敬畏自然。18.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1)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保持骄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招安”。(2分)(2)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2分)19.本文曾经在深圳晚报上发表,当时题为白松露有“傲骨”,与现在的题目相比,两个题目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4分)14.示例: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

11、格,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第一二条要有分析,只答出“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和“难以被发现”得2分,第三条1分.15.内容上:突出了白松露的珍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起下文.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内容上两方面各1分,共2分;结构1分.16.作比较 通过鱼子酱和鹅肝可以人工培育与名松露只能在纯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的对比,说明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突出其珍贵.(3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说明方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17.运用了拟人化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白松露只能完

12、全在纯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的情况.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拟人方法1分,表达效果2分.18. C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9.本文曾经在深圳晚报上发表,当时题为白松露有“傲骨”,与现在的题目相比,两个题目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4分)5.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4分)6.内容上,突出了白松露的珍贵,引起读者完全在纯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的情况。(2分)(2) “左右”一词表不确定性,因为白松露的生长环境和“松露猎人”都具有不确定性,用“左右”可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

13、2分) 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起下文。(3分)7.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突出其珍贵。(3分)9.示例:两个题目都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白松露的“傲”。但现在的题目更恰当,因为文8.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9.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

14、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文言文参考答案:(1)股:大腿;知道:懂得道理(2)AA:前后句:虽:虽然;B:前句:以:来后句:以:认为,以为;C:前句:而:表顺承后句:而:表修饰;D:前句:为:成为后句:为:给,替(3)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4)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