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7629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共41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花夕拾,复习重点,朝花夕拾的内容,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前七篇写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和受教育的情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后三篇写作者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 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写童年仇猫的原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写猫的“媚态”和幸灾乐祸,折磨弱者的性格,表达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压迫者的憎恨,讽刺了“自鸣清高”、“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的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

2、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

3、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借迎神赛会及舞台上所见,描写了无常“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性”,而被“下等人”所喜爱的动人形象。文章在人与鬼的世界的对比中,又给讲“公理”、“正义”的正人君子以一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

4、实质。,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叫海军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

5、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朝花夕拾的分类,以议论为中心线索,同所描述的生活片断穿插在一起,有较浓的杂文色彩 :猫狗鼠、二十四孝图、无常 以描写一个人物为中心,同描述个人的感受密切结合,有传记文的特点: 阿长与、藤野先生、范爱农 以叙述一段生活为中心,同描写穿插起来,将议论、抒情寓于描述之中: 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四篇,,朝花夕拾的分类,(1)抨击正人君子的:狗猫鼠无常。 (2)控诉封建孝道虚伪残酷的:二十四图。 (3)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摧残的: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表现童年的乐趣,对大

6、自然热爱,对知识追求,又有对封建教育批判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的分类,(5) 对庸医误人的愤慨,批判迷信,弘扬科学的: 父亲的病 (6) 写家道衰落,饱受人冷眼。表现世态的炎凉,与封建主义决裂的是:琐记。 (7) 追念师恩的是:藤野先生 (8)怀念友人的是:范爱农。,四、 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保姆长妈妈 恩师藤野先生 朋友范爱农,长妈妈,长妈妈作者的保姆,愚昧、迷信、粗俗、不拘小节、饶舌多事、淳朴、善良、真诚、热爱关心孩子 相关故事: 1、踩死我的隐鼠 2、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 3、喜欢切切察察 4、“大”字的睡相 5、懂得许多“

7、规矩”和“道理” 6、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7、为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相关故事: 1、穿衣服马虎,曾在火车上被人疑心为贼。不拘小节 2添改“我”的讲义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藤野先生,相关故事: 3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的认真、严格、循循善诱,对科学的尊重; 4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5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严谨求实的精神。,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

8、,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相关故事及鲁迅对他的态度 1、“绣花鞋风波”“让座事件”(初到日本留学,关吏检查行李时,被翻出所带的绣花鞋;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 【鲁迅很是鄙视】,范爱农,相关故事及鲁迅对他的态度 2、范爱农的老师被杀,但他在东京同乡会反对鲁迅等人发电回国,与鲁迅作对。 【鲁迅非常愤怒,认为他冷漠无情、懦弱,与人背道而驰,觉得他“可恶”】 3、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鲁迅认为他为人正直,爱憎分明】,范爱农,相关故事及鲁迅对他的态度 5、绍兴光复后鲁迅

9、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 【鲁迅与他成为战友、知己】 6、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鲁迅得知后作诗悼念他。 【 鲁迅同情、悼念他。】,范爱农,父亲,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相关故事 1、鲁迅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 2、父亲患水肿,长年延医治病,却无法康复。 3、父亲临终前,“我”在衍太

10、太的催促下,一直叫父亲,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其他人物,邻居衍太太 相关故事: 1、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 2、鼓励小孩吃冰; 3、鼓励小孩打旋; 4、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 5、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谣言 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见朝花夕拾.琐记)。,其他人物,衍太太相关故事: 6、 无论孩子闹出什么乱子,也决不去告诉个人的父母。 7、假如有的孩子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其他人物,衍太太 性格特点:一个十足的两面派,经常在背后怂恿孩子们做坏事儿,事后又在人前做好人

11、。心术不正 ,虚伪自私。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鄙视她,其他人物,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相关故事: 1、 “我”向他询问 “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迂腐,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 2、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其他人物,庸医 陈莲河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五、 艺术手法,1、 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

12、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3、 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4、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

13、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5、 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狗 猫 鼠,开篇为什么要写狗?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

14、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训练,狗 猫 鼠,开篇为什么要写狗? 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

15、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 这段话后面注释这是陈源致志摩一文中的话。本文以及朝花夕拾中的其它篇章都多处引用陈源文章中的语句讥讽陈源。可见这篇文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他们散布“流言”。,训练,为什么要写狗与猫结仇的童话故事?,在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训练,为什么要写狗与猫结仇的童话故事?,写这个故事旨在引出“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引出下文我的仇猫原因。,训练,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 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 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