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9303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三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教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一 形 象 准确归类,简要分析,一、明确考查类型 1.人物形象 包括抒情主人公(一般为作者本人)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高考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2.景物形象 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往往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高考设题一般考查景物的含义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事物形象 指诗人用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所借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高考一般针对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设题,通过分析其特点,来分析其所寄托的诗人的情志或思想感情。,二、把握鉴赏思路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鉴赏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等,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唐代的陈子昂、李商

2、隐等人的诗歌,因作者政治失意,多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再如南宋的一些诗词作者,由于国土沦丧、偏安江南的现实,作者多有矢志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怀。,2.结合诗意,解读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诗歌,再依据诗歌的内容反观意象的作用,这样解答有关意象分析的试题就能准确到位。 3.开拓意境,分析景物 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歌的景物描写,景物分析有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用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4.运用术语,整合答案 解答鉴赏诗歌形

3、象的试题,先要明确试题的设置类型,然后有的放矢地整合答案。要恰当地使用鉴赏术语,避免不得要领,抓不住关键。,三、掌握常用方法 1.细节刻画 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多着重对景物、事物的描摹。如2012年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通过“马不肥”“债多凭剑与”“透卧衣”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烘托渲染 用环境烘托人物,用感觉烘托景物,用色彩渲染气氛和暗示形象特点。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雨雪曲中用“天寒”“地暗”“旗彩坏”“鼓声低”的环境描写,烘托塞外阴沉的自然气氛。 3.对比衬托 通过人物与人物对比衬托来塑造人物;通过不同的季节、时令景物对比衬

4、托来营造意境,表现人物情感。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以闹衬静。,4.比兴手法 先咏一物,再引出所咏之人或物。如孔雀东南飞中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引起所要叙述的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四、熟悉常考意象,附: 鉴赏形象口诀 细读全诗莫慌张,审题揣摩绘形象。 冷暖色调须区分,知人论世看简况。 深层含意要挖掘,关键词句不要忘。 整合答案有模式,先总后分说端详。,角度一:人物形象 高考对诗词中人物形象的考查角度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蕴含在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题1】(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竹轩诗兴 张 镃 柴

5、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问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题目。修竹以其高洁和潇洒,为文人所激赏。“竹轩”可以表现作者的志趣。 2.看关键语句。“柴门”“狭径”“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3.看题干。考查的是人物形象,要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这首诗从分类上 看,应为写景诗,从“竹轩”“柴门

6、”“狭径”“倦卧”“闲 吟”“竹”“雪”“梅”等词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情趣,从 而可以分析出诗人闲适、洒脱、高雅的形象。 模板提示:形象特点分析解说形象意义或寄寓情感,规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概括形象特点,2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分析总结一,2分)“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分析总结二,1分)“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分析总结三,1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 1.遗漏要点。如只答出抒情主人公闲适、洒脱的一面,未答出其高雅的形象特点。 2.答案空泛、没有

7、分析。如只答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而未结合诗句分析。,【我来评卷】 现场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闲适自在、不慕荣利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得分:1分 理由:未概括出抒情主人公洒脱、高雅的形象特点,扣1分;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扣4分。,【方法归纳】 古代诗歌阅读人物形象题解题方法 1.了解背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2.整体感知,定形象身份。要分清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作者之外的形象。 3.抓关键语,析形象特点。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语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情、细节、侧面描写来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语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

8、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 第二步:找。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词)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从诗(词)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 第四步:结。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词)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其社会意义。,【变题】 变式设问,触类旁通 1.请结合全诗(词)分析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3.诗(词)中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角度二:景物形象 高考对诗词中景物形象的考查角度是:考查意象特点,分析意境。 【题2】(2013资阳模拟)阅读下面宋诗,然

9、后回答问题。,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问题: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意象。“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看题干。要求描述的是颔联。要描述颔联所描绘的画面。要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描绘画面时,以 诗句的顺序检索景物即可。进行分析时,要根据诗句发挥想象 去再现画面。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浩渺的天空此 时显得更

10、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 一会儿天就黑了,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 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 抱的写照。 模板提示:概括特点,描绘画面 感受意境,分析情感 点明表达效果,规范答案: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2分)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远阔大;(1分)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1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 解答景物形象题易错提醒 1.概括不具体。如只笼统地答“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而未答出景象的具体内容。 2.没有分析。如答出“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而未加分析。,【我来评卷】 现场答案:

11、颔联描绘了一幅辽阔的秋景图。 得分:1分 理由:未概括出景象的具体内容,扣1分;未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扣2分。,【方法归纳】 古代诗歌阅读景物形象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述意象(或意境)的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词)句对意象(或意境)的特点进行解说分析。 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根据题目特点和题干要求灵活取舍)。,解题方法 (1)联想想象,再现诗歌创设的画面。 (2)涵泳画面,缘景明情领悟诗词中表达的情感。 (3)融身诗境,引发共鸣,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4)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 1.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2.试分析诗(词)中呈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2、 3.诗(词)中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4.简要赏析诗(词)中景与情的关系。,角度三:事物形象 高考对诗词中事物形象的考查角度是:分析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题3】(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

13、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问题: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题目、看作者。从“被召”赴临安,再联系辛弃疾生平可推断本诗主题为表明自己的心志和抒发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2.看注释。注释交代了写作背景,注释交代“余既”三句的出处,联系离骚,有助于理解“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内涵。 3.看关键句。“长恨复长恨”“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濯吾缨”“富贵非吾事”。 4.看题干。要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形象特点;要概括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 【解析】本题考查

14、对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内涵的理解。解答此题一方面要求学生读懂词的意思,同时要注意注释中的暗示,联系所学过的屈原的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手法,用各种香草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与情操。 规范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概括共同内涵,2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 1.仅就物说物。未能与人的精神风貌联系起来分析。 2.概括不准确。如将三种意象理解为代表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我来评卷】 现场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代表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唾弃。 得分:0分 理由:对兰、蕙、菊形象概括不准确,扣2分。,【方法归纳】 古代诗歌阅读

15、事物形象题解题方法 1.通过关键词,主要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描摹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特点。 2.将事物特点与诗人情感、品质、处境、心理、处世态度联系起来分析,把握其象征意义。,答题步骤 (1)指出事物形象并概括其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事物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明事物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 1.本诗描写出事物怎样的特征? 2.这首咏物诗描写了事物的哪些活动? 3.作者为什么要写事物? 4.诗中写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品质)?,1.(2013襄阳四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小 园

16、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注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5分) 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诗的后两联写初夜秋色,由物及人,写出了人的节操和风骨。“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新月”指初三初四的眉月,“新霜”指凉秋九月的薄霜,这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那幽竹静立亭亭,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那凌霜傲放的秋菊,以其风骨与诗人引为知己,主动送来盈袖的馨香;那皎洁无瑕的一弯新月,恍如诗人的一片冰心。这位无意仕途,宁愿以作书画、授蒙童,清贫自守的岭南诗人,此时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