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035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高考地理考点3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共65张教程(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特别提醒 (1)地球上的某一地点的自转轨迹就是它所在的纬线圈,即自转是沿纬线圈自西向东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地球自转和经度的关系。 (3)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了360;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由于一天中地球还要绕日公转,因此地球绕太阳旋转了36059,时间是24小时,这是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人类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4,1.图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位于中心的公转图。,5,(2)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公转简图。,6,2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地点。根据日期确定纬度,直射点每天移动的纬度约是0.26;再根据地方

2、时为12时确定经线。根据出现极昼范围的边界纬度确定直射的纬线,如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位于907020N纬线上,再根据地方时为12时确定经线。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7,8,特别提醒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黄赤交角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定值,目前为2326,但也略有变化。若黄亦交角增大,回归线读数变为2326加,太阳直射范围向南、向北各扩展度;南北极圈度数为6634减,极昼(极夜)各向较低纬度推进度;热带范围增大2度,南、北寒带范围各增大度,南、北温带各减小2度。若黄赤交角减小则反之。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与黄赤交角度数呈正相关,随黄赤交

3、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影响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年变化幅度随黄赤交角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而且纬度越高变化越明显。但是,赤道上昼长始终是12小时,黄赤交角变化前后的变幅为零,黄赤交角变化后的寒带范围内,仍然有极昼、极夜现象。,9,10,特别提醒 假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目前正相反,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该如何变化?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变慢呢?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将向左偏,南半球将向右偏。假如地球自转的速度加快,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将更为明显。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偏向将不太明显。,1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结果之一是形成了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是本单

4、元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突出地位,结合地球公转图、光照图考查,是主要的考查形式。,12,13,特别提醒 (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以及晨昏线(圈)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往复摆动,由此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14,(2)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南或北),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正好相反。 (3)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大约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一天极昼或极夜。 (4)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

5、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5)纬度相同但分处南、北半球的两地,其中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15,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方向降低。由于太阳直射点一年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什么时间离太阳直射点近,什么时间太阳高度就大;什么时间直射点向某地接近,什么时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

6、则相反。,16,1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某日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0,呈同心圆分布。 (2)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 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日出以后,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地方时12点),太阳高度达最大;正午以后,太阳高度减小;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 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变(极夜除外)。,17,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18,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9,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图解法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N时,求M地正午太阳高度。 过M点作太阳直射点光线的平行光线。 连接M和地心并延长,作其垂线,即地平面,则H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20,

7、H90() (2)公式法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 公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所求地点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21,特别提醒 (1)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即为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 (2)最小太阳高度角为地方时24时的太阳高度角,也就是一日中最小的太阳高度角。H最小90公式中H为最小太阳高度,为所求地点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如果所求出H最小0,说明此日该地区出现极昼。 (3)等太阳高度图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的

8、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通过该点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则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2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时间,观测到的光照图不同。光照图的判读,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 1日照图类型 (1)地球公转轨道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23,(2)公转

9、轨道局部图 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9月23日左右的光照图。 (3)地球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相切。,24,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25,(4)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6,(5)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

10、到的光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27,(6)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点)、日落(18点)时间等。,28,(7)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29,2日照图的判读 (1)南北半球确定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或有关变式图,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如下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30,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下图中甲为

11、北半球,乙为南半球。,31,(2)太阳高度的确定 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逐渐降低,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为0。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心。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晨昏线与某纬线相切,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昼半球中间经线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相切点所在的纬度(直射点与发生极昼的地区在同一半球)。 (3)地方时的确定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32,(4)昼夜长短的确定 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范围

12、是北纬(90直射点的纬度数)及其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南,夜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是南纬(90直射点的纬度数)及其以南地区。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相反。 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无论直射点怎样移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昼和夜的经度数比 昼长昼弧经度数/15(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夜弧经度数/15(子夜24时日落时间)2,33,特别提醒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

13、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极点和北极圈及其以内的极夜期除外)。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南极点和南极圈及其以内的极夜期除外)。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直射时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34,(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

14、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

15、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北半球太阳,35,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太阳正南升,正南落。南北极点上,出现极昼期间,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升起和落下)。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36,【例1】 (2009山西太原4月)图甲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虚线为纬线圈,P点是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0,90E)地方时是12点。读下图,回答(1)(3)题。,37,(1)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16、 ) A45N,90W B45S,160W C90S,120E D0,160E (2)若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这一天极昼的范围是( ) A82.5N90N B66.5N90N C75N90N D75S90S (3)若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P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还需 ( ) A约半年 B约三个月 C约一个月 D约两个月,38,【解析】 本题组考查判读光照图,以及太阳高度与昼夜关系的能力,是一组典型的综合能力考查题。第(1)题,赤道永远昼夜平分,依据Q(0,90E)点为12时,可推出赤道上为昼的范围是0向东至180,则(0,160E)为昼。第(2)题,由图乙显示P地该日刚好极昼,且正午太阳高度为15,由正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