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艾蒿)的介绍.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96033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草(艾蒿)的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艾草(艾蒿)的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艾草(艾蒿)的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艾草(艾蒿)的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艾草(艾蒿)的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草(艾蒿)的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草(艾蒿)的介绍.pp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草,15号王小斌-13级生物技术2班,2015年11月8日清远“200斤艾蒿大包”大受游客欢迎!,目录,1、简介 2、形态特征 3、食用 4、药用 5、植物文化,艾草: 拉丁学名:Artemisia argyi Levl 别称:艾蒿、艾叶、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 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 植物学分类: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蒿属 分布区域: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别名,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1、简介,2、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150cm;茎有白色绒毛,上部分枝。叶片35深裂或羽状深裂,边缘有不规则锯齿,表

2、面有白色小腺点,背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总苞片边缘膜质;花带红色,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花果期一10月。,蒿属可不简单!,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其成就是青蒿素的分离提取,从而解决了疟疾治疗的难题。而青蒿素则提取于蒿属植物,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于青蒿的。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而不是“青蒿”。

3、而原因则主要是我国古代传统药学家缺乏科学鉴定植物的方法,如东京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用于药用的植物学上的黄花蒿,而在当时多叫之青蒿。,3、食用,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4、药用,古人如何说艾蒿的药用: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4、。”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艾叶中-谷甾醇和5,7-二羟-6,3,4,-三甲氧基黄酮,它们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显著作用。 平喘作用:艾叶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对抗乙酰胆硷和组织胺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 抗菌作用:艾叶烟熏法对许兰氏黄癣菌、趾间毛癣菌、斐氏酿母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抗菌作用。 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5、植物文化,1.驱散暑气

5、民俗专家曹保明说,端午的习俗来自农耕文化,端午又称为毒日,就是一年最热的天气要来了,是暑气最重的时节。艾草这种植物可以驱散暑气,它的香气,又能驱赶蚊虫,而且可以治病,好多地方还会用艾草泡水给孩子洗澡,这样可以防蚊虫和痱子。 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5、植物文化,2.相思之物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据说,先秦时代人们便将艾看做是相思之物。彼此相思,分别后的日子是苦日子,便去采艾。,5、植物文化,3、艾草与端午节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人戴上它,认为这样可以避邪除秽。所谓“艾叶香,香满堂”和“以禳毒气”就是这个意思。,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