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9877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杭州高三高考历史分析会资料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演示文稿(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当前学习现状看历史学科“二轮”复习策略,一、当前学习现状: 点不清 线不透 面不明 体不构 二、“二轮”复习策略 (一)“网”构知识形成立体的“面”、“体”意识 (二)“通”读历史梳理明确的知识线索 (三)“活”用能力养成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一、当前的学习现状 (1)点不清学习的精度不够 试题举例: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司母戊大方鼎 B甲骨文 C唐三彩凤首壶 D人面鱼纹盆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C唐三彩是中国著

2、名的传统瓷器之一 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评析:该题难度0.22 ,A项司母戊大方鼎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商代(0.42) C项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陶器(0.28) 原因:缺乏面、体意识,不明确阶段特征,知识点无所归依。其他如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线不透基本的线索不清晰 试题举例: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3、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 B C D 评析:难度60.47,28.4%同学选D项。 原因:线索不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什么?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前后因果关系混淆。 其他如: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合作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历史事件中,旨在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的事件是哪一项难度只有0.34, 38%的同学选土地革命保留富农经济,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评析:难度0.42,D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实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0.35) 原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概念模糊) 资产

4、阶级民主思想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明清不可能兴起这一思想(阶段不明) 其他如(2010年试题)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9-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3)面不明阶段不明、框架不清、概念模糊 试题举例: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4)体不构缺乏立体的知识结构 试题举例:2009年浙江卷第39题第3问“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面、体:蒸汽机第一次

5、工业革命代表意味着新能源的利用;运输业的革命;城市化的发展和环境的恶化 线:*采用新能源推动了燃料工业发展;*新能源的运用交通运输业出现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点(略) 其他如:材料题第27题:考查方向:从“一五”到“十二五”主题词的变化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认识上的变化。难度:0.43。原因:跨度大、知识整合性强,二、“二轮”复习的策略研究 (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课型不当 (1)与第一轮没有区别,缺乏提升与归纳(一轮划线落点、二轮设问、解题) (2)成为热点专题复习课(热点梳理、整合) 2. 习练脱节 (1)二轮复习课成为试题讲练课,缺乏教师精当的

6、引领。 (2)以查漏补缺为目标,缺乏系统的整合与归纳 要求: 研究二轮复习课型,提高复习效率。,(二)“二轮”复习的策略研究 1.“网”构知识”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1)知识网络的作用: *整合教材知识融会贯通 *挖掘隐性知识弥补知识缺漏,形成完整、缜密的知识 *学会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古代与近代的结合;中外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知识网络的构建: A.专题型网络以专题为单位构建网络 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形成背景(理论来源:韩非的法家思想;经济基础:封建自然经济的需要小农经济需要封建王权的保护;政治基础:巩固封建政权的需要) *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

7、央与地方(各阶段有所侧重;发展特征也不同) *演变:建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加强西汉(中外朝制、推恩令);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发展宋元(分割宰相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行省制);强化明清(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需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加以评价,注意阶段论 * 影响: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B.框架型网络注重知识迁移,形成框架体系 如:对资本主义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原料),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进入蒸汽时代 *自由主义政策确立,经济发展 *经济危机频繁出现

8、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形成; *民主制度发展;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化,*三大思潮出现(民族、自由、社会主义) *城市化开始;自然环境被破坏。 *家庭、婚姻、服饰的变化,(二)“通”读历史”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形成通史意识 现实误区:一轮复通史,跨度大,学生无法适应,效果适得其反一轮专题内打通,二轮模块内打通 具体方法: (1)重组专题,明确阶段 要求:选取主要考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能通则通,揭示规律,启示生活。 举例: *社会转型与政治制度的递进(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君主专制制度;资本主义制

9、度的形成与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与人民代表大会制) * 经济政策的演变(重农抑商、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 *思想解放的潮流与影响(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维新与革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等),(2)随时迁移,推陈出新 迁移:以某个知识点为基准,通过演绎、归纳,找出共同点,总结规律性,得出新的结论。 举例:“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认为工商皆本。这些主张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演绎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在历史上这一政策有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黄宗羲为什么提出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他倡导的工商皆本思想有何现实意

10、义明末传统社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规律性认识? 试题:(10年广东卷14题)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三)“活”用能力”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提升活用能力 现状:能力立意是命题导向;历史学习需要有基本的学科素养 能力要求: (1)史料(材料)的解读能力 史料(材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史料(材料)解读型试题的比重越来越大。 A.明确方向材料对应哪个历史事件?力图考查哪

11、些知识点? 试题举例:(山东卷11题)图五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新颖的材料)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的学习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附:笔记内容:*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理由:打击了外国和本国封建统治;提出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一些政策市历史的倒退。,B.获取信息学会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试题举例: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祥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控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12、,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北宋与契丹之间关系紧张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切忌:先入为主随意迁移课本知识,如雕印文集毕昇 *断章取义关键词把握不当,如传之虏中契丹 *缺乏逻辑思维不严谨,如(请)于今后未实行 C.调动知识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史料 试题举例: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双十协定的签订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2)问题的形成能力 现状:最大悲哀:没有问题。 最大困惑

13、:提不出问题。 最大挑战:提出问题 策略: A.从概念解读中得出问题 读懂概念,引发思考。 如“责任内阁制”: 与最早的内阁相比有何变化? 在责任内阁的形成过程中,内阁与国王、议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游离于王权依附于议会凌驾于议会之上) 从中你能否归纳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等) 中国也出现过内阁,你能否总结出中外内阁的差别?,B.从整合归纳中得出问题 如:立国模式的整合 *儒家、法家、道家在治国方面的基本理论是什么?产生的根源? *上述三家思想历史上经历过怎样的立国尝试?效果如何? *资产阶级在立国模式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他们作了怎样的探索?如何评价? *我国在立

14、国模式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C.从习练当中得出问题 从练习中发现问题 试题举例: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的百分比(表略,主要体现田赋、厘金的比重下降而关税的比重上升)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的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思考: *中国一直以来“重农抑商”,为何这个时候的商品流通会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 *1885-1892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怎样? *在中国海关仍然由外国人控制的前提下,关税收入比重日趋上升的根源在哪里?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经济联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3)严

15、谨的推理能力 现状:帕斯捷尔纳克:“历史无法眼见,犹如草叶滋长的过程中,无人能目睹其成长。需要对草叶生长的过程和结果,做一个全面“复盘”,看清其中的各种因果关系.”需要严谨的思维、科学的论证和缜密的推理能力。 例证:(2008年高考上海卷第33题)下图(略)使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图,回答问题。 (1)请你从这幅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人物相貌、服饰、场景等)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丝绸之路开通;匈奴活跃,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通过西域传入中国)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思考: (1)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东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唐代以来“三教合一”思想影响,吸收了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晚清:西学对东学产生较大影响,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近代社会的变化、西学东渐的影响。) (2)武昌起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