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969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演示文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题作文的类型 及对写作的启示,提示性材料+ 写作要求+ 话题,提示性材料+写作要求+话题”,是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提示性材料”是对话题的形象诠释,帮助理解“话题”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作文时可用也可不用提示性材料;“写作要求”又称“阐述性内容”,是连接“材料”和“话题”词的过渡句,它肩负着提示话题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向的重要任务,只有把这些阐释性话语和话题核心词联系起来思考,并充分重视阐释性话语的隐含信息,才能最快最好地把握所写文章的题意;“话题”则确写了文章写作的方向和内容。这三者一个也不能少。,话题作文中的“话题”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适当予以关注,会使我们对话题作文的审

2、题更加准确。从高考试题以及各地的模拟练习来看,“话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这些话题对我们写作的启示。,一、观点型话题,二、关系型话题,三、范围型话题,四、对比型话题,注意的问题,一、观点型话题,把从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或是命题人理解材料时所得到的一点见解,用来拟制为话题作文的“话题”,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观点型话题”或者是“线性话题”。如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就是要求以“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就是很典型的观点式话题。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比照一下自己的选材和所写内容是否吻合话题的观点即可,不能违背、不可偏离。,35、根据

3、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 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不少于600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 战胜脆弱,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

4、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分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二、关系型话题,有些话题的提示性文字中涉及到两种乃至两种以上的事物或对象,那么命题人在拟制“话题”时就可以将这两种事物、对象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话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型“话题”。对于

5、这类话题,我们在审题时需要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就有可能偏题。,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具有多个核心词的话题作文,即通常所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首先必

6、须找出这几个词语间的多种内在联系,并形成相应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一种自己最有把握阐述清楚的观点,围绕这一观点回忆相关的人、事、景、物、理等多方面内容,从中选出最贴切的内容作为统领所有核心词的主线,然后围绕这一主线展开记叙或论述,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偏离题意。,三、范围型话题,话题既没有表明什么观点,也不提供几个事物或现象的比较,而只是圈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至于写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完全可以因人而异,自由度很大,这类话题其实也就是“范围型话题”。如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

7、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范围型话题”等于为我们的写作画上了一个无形的圈,使我们所有的创造性的活动都只能够局限于这一个特定的圈内,不可超越。根据这一要求,对照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所写的内容只要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特定的范围之内,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切题的

8、;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内容必须要去谈“记忆移植”方面的。至于具体的写法和角度完全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你可以从正面去肯定“记忆移植”的积极意义,也可以从反面去设想一下“记忆移植”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留给我们的思维空间很大。,四、对比型话题,有时话题作文的提示性材料中会涉及到两种相互矛盾或是对立的现象或态度,命题人就有可能将此作为作文的话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比型话题”。如2002年北京、安徽春招试卷中的作文:,一个海员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

9、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值得注意的是,在审视“对比型话题”时,我们不能像以往写议论文那样,肯定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也无须两者兼顾,完全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像上面的作文题,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是值得肯定的,也都有理由可以阐释,因为它们都是海员的一种期盼,根本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硬是从两者的夹缝中强行拉出一个所谓的观点;这无疑是作茧自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来进行实际的写作。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无论怎样选择,都只能是所给话题中的一部分,不能另立话题,不

10、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必须说出“为什么”。,所以,在话题作文中,“话题”的性质类型和提示性材料、写作要求一样,都是一个限制条件,对它进行认真的审视,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因此,对话题本身不能不关注。,话题作文除了对“话题”本身需要关注以处,对“写作要求”也同样需要关注。如:年这道试题在众所周知的“智子疑邻”故事之后,通过阐释性话语对写作的内容要点进行了提示,那就是连续两个疑问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两个问句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回答这两个问题,考生既可以在作文中同时阐述清楚“有没有关系”和“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也可以

11、只阐述其中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重视了这两个问句,就可以很快明确写作的内容要点。在作文取材的途径上,“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等提示语要求作文的取材应主要来自于现实生活,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而不能仅是从书本到书本。,注意了这些阐释性话语,我们就明确了材料选取的方向与途径。除了提示内容要点和材料选取的途径以外,这些阐释性话语还提示了立意的多样性:“类似”“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等词语告诉考生,可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影响,也可以对此进行否定,作文的立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主张即可。因此,如果我们在审题时把给出的材料、阐释性话语和话题核

12、心词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树立解读题干的全局观念,充分重视阐释性话语对话题核心词的注释性作用,对作文的题意把握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偏差。,应该注意的几个主面:在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如以耗子口吻写出人类对待耗子的不公和毒杀耗子的可恶,虽然角度很新,但情感取向和审美倾向值得商榷。少数考生受社会及网络等媒体上有关负面事情的报道,过多地看到了阴暗面,在作文中流露出与自身经历、身份不相符的对社会的怨气,给人以灰暗和颓丧之感。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在内容上显得偏激和片面,主要是因为考生辩证思想不足造成的。,二、追求新奇,盲目求异。某些学生在揣摩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时,片面分析其形式的新奇对得分的影响,而没有从实质上分析考生得高分的原因,机械模仿前两年某些优秀作文的所谓的新颖形式,出现了盲目追求形式新奇的弊端。年涌现出了写菜谱、短剧、小小说、游戏、网络、开处方、诗歌等形式,这些形式虽然新奇,但难以清晰而深入地表达内容。相反,对形式的片面追求,反而影响了对内容的表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写诗歌的考生比往年明显增多,但诗味不浓,缺乏必备的形象或意向,只是把浅显的句子分行排列而已,没有一点诗意,使之流于肤浅和幼稚,或者显得过于生涩、朦胧,使人费解。这些文章的形式尽管新奇,但与内容不匹配,得分往往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