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959668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传热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2-5-21 成绩: 教师: 班级: 石工09-10 学号: 09021452姓名: 任婷 同组者: 周霞实验一 Bi0.1的物体在空气中的冷却规律一、实验目的1验证Bi0.1的物体在无限大介质中冷却时,温度只随时间变化,与空间坐标无关。2测绘出铜柱在空气中冷却时的温降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二、实验原理一个Bi0.1的物体,初始温度为t0,突然置于温度为常数的无限大介质中冷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放出的热量应等于物体本身能量的减少,即: (1)式中:h 物体表面与介质间的放热系数(W/(m2) A 物体的表面积(m2) 冷却时间(分) 介质温度()

2、 c 物体比热(J/(kg)) 物体的材料密度(kg/m3) V 物体的体积(m3) t 对应于时刻的物体温度()(1)式积分可得: (2)(2)式是在假定物体冷却时,物体内部各点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推倒出来的,它表明,物体的温度只随时间变化,与空间坐标无关。这中求解方法称为集总热容法。本实验通过测定铜柱在空气中冷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上述假设是正确的。做出铜柱的温降曲线并按(2)式计算结果做出温降曲线,比较两者间的差别。三、实验设备1铜柱悬挂架 1个2铜柱 1个3UJ36型电位差计 1台4电热器(电炉) 1个 5烧杯 1个6冰瓶 1个7秒表 1只8切换开关 1个 9量具、工具 若干10镍铬-

3、考铜热偶线 若干四、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由铜柱,悬挂架和测量仪表组成。铜柱悬挂在支架上,以便放入烧杯中加热或放在空气中冷却。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热电偶和铜柱示意图如下图1-1,1-2所示: 图1-1 热电偶示意图 图1-2 铜柱示意图实验时两人一组,自己焊接热电偶,连接测温线路。具体步骤如下:1测出铜柱的有关数据,包括直径、高度、质量等。比热可从教材中查出,密度由所测数据计算得到。2把热电偶焊接到铜柱上,并接好测温线路。为了交替测量柱中心和边缘点的温度,要求把中心点和边缘点的热点偶焊接到切换开关上。3把铜柱置于烧杯中,加热至水沸腾至五分钟后,测量铜柱初始温度t0和室温tf。4迅速将铜柱从水中提出,同

4、时按下秒表计时,并把铜柱上端积水用棉纱吸干,关掉电热器(电炉),把烧杯移开。5按表2-1中要求的时间测量铜柱的温度(即测量热电势,然后查出温度),中心点和边缘点交错测量。测量时要保证所测电势与时间一一对应。测完后再测一次室温。6试验结束后把仪器恢复原状。7查出热电势对应的温度,记下所用铜柱的有关数据,室温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五、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装置简图(如下图1-3)、铜柱数据,测试记录及对应的温度(以表21的形式给出)。图1-3 实验装置简图铜柱数据:直径D=29.1 mm 高度H=46.0mm 体积V =3.0610m 比热 c=0.461KJ/(Kg) 密度=8930 Kg/m 导热系

5、数 =398W/(m)室温:22表2-1 测试记录表中心 点时间(分)02468222426283240热电势(mv)6.775.805.445.124.803.333.183.042.902.712.37温度()99.486.081076.572.050.748.646.544.441.636.5边缘点时间(分)035721232527293141热电势(mv)6.775.565.224.923.413.263.102.982.872.762.34温度()99.482.777.973.651.949.848.045.644.042.436.12在直角坐标纸上做出中心点和边缘点的温降曲线。温度

6、t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若试验结果正确,两条温降曲线应基本重合。3计算放热系数h。因为在整个冷却过程中h是变化的,不同时刻有不同的值。而公式(2)中的h为平均值,所以在使用公式(2)是必须先求出h。求h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取算术平均值,线性回归等。线性回归的方法是:对(2)式两边取自然对数: (3) (4)因t, , h, c,V均为常数,也作为常数,所以温度t只是时间的函数。若令 (5) (6)代入式(3),则有:y=bx (7)(7)式即为线性回归方程式。把所测中心点的温度和对应的时间依次代入(5)式,可求出n组y、x值,用作图法计算出回归系数b,再由b求出h,即: (8)由线性回归曲线

7、得b=0.0409 4检查Bi数,分析中心点和边缘点的温降规律。,h为铜柱表面与空气间的平均放热系数,为铜柱的导热系数,L为定型尺寸,。 Bi=851.055.50.001/398=0.0120.1M=0.055把h代入(2)式,计算出与中心点对应时刻的温度并绘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做出一条温降曲线比较,说明其差别及原因。差别及原因: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变化规律相同,即在过程的开始阶段,温度变化很快,随时间的延续,物体的温度变化逐渐减小。但理论上认为物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不存在,由于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存在,理论曲线在实测曲线之上。六、实验总结通过此次实验,我得知了Bi0.1的物体在无限大介质中冷却时,温度只随时间变化,与空间坐标无关。并测绘出铜柱在空气中冷却时的温降曲线,然后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仪器的问题导致了部分实验数据的缺失,幸好发现及时,并不太影响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最后,十分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