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8977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高考历史复习教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改革背景 (1)内忧: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2)外患:雅典民族危机加剧。 2改革措施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3)完善国家机构,建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3改革特点 (1)指导思想: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 得和解。 (2)内容: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对上层建筑进行了一 些改革。 (3)性质:奴隶主阶级为巩固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4)影响: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不够彻底。,4改革影响 (1)进步性 使广大债务奴隶获得解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使

2、下层民众得以参与国家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2)局限性 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得以存续。,1背景 (1)时代特征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商业日益活跃。 政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封建专制 统治。 军事: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兼并战争。 文化: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出现“百家争鸣”。,(2)各国改革 春秋:齐国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鲁国实行 “初税亩”。 战国: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变法。,2改革措施 (1)经济:废除井田制度,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军事:废

3、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 (3)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制定秦律。 (4)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3变法特点 (1)理论武器:法家学说。 (2)措施:措施全面,核心是奖励“耕战”,实行“法治”。 (3)方式:注重以法律推动和巩固改革。 (4)性质:新兴地主阶级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5)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历史影响 (1)进步性 对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对后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局限性 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存在旧制度、文化和习俗的残余。

4、,1改革背景 (1)必要性: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2)可能性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冯太后和孝文帝个人作用。,2改革内容 (1)制度创新: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 (2)迁都洛阳:巧设计减少阻力体现政治家的策略。 (3)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 籍贯。 (4)加速政权封建化;尊儒办学,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 族封建政治制度。,3历史作用 (1)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4)为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变法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5、(2)形成了“三冗”局面,北宋积贫积弱;军费开支高涨。 (3)庆历新政遭到失败,统治危机更加严峻。,2变法内容 (1)富国之法(经济) 青苗法:限制盘剥,并能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发展。 免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时。 市易法:限制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均输法:节省了政府开支。,(2)强兵之法(军事) 保甲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减少了军费开支。 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节约了开支。 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 设军器监:武器生产数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 (3)取士之法(科举和教育):重视改革科举制度;整顿

6、太学。,3历史影响 (1)进步性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初步扭转了积弱的局面。 (2)局限性 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免役法对穷人来说成为沉重的负担。,例1 (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2: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

7、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3: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1,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解析 本题围绕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组织材料,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及对民族关系的认识。第(1)问主张要扣准材料。“内诸夏而外夷狄”说明夏夷观,由“绝远中国所害不广”可知作者主张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8、理由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由材料中“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扭转了帝国颓势”,“通向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等信息概括作用。谈认识紧扣民族关系。,答案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例2 (2010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 材料1: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2: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1,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2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取士之法。第(1)问人才选用上的弊端从材料中概括。如“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等信息。第(2)问材料中体现的教育思想“为天下国家之用”,也就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科举考试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注:单击以下图片进入“专题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