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883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6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1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教程(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 21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扩军备战是基本原因;巴尔干半岛上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直接原因。,3,影响: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催生了新世界:欧洲统治地位动摇、美国崛起、日本加紧扩张、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影响人类社会:新技术催化剂、政府机构职能改变、妇女地位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4,基辛格在其所著大外交中认为: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

2、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5,长于煽动人心的鬼才使希特勒一飞冲天登上德国领导人的宝座,此后这一直是他维持权威的法宝。他凭借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心理弱点及其准确无比的掌握,排除异己,让他们始终抬不起头来,最后只有纷纷求饶,甘愿受他的宰制。在国际上他则毫不留情地利用民主国家对凡尔赛和约自知理亏的心理。,6,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的打破归结于希特勒个人,并认为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崛起,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是由于其“煽动人心的鬼才”。你同意基辛格的这种分析吗?为什么?,7,【提示】不同意。基辛格把一战后和平秩序

3、被打破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希特勒个人,并认为希特勒能够崛起是由于他的“鬼才”的观点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原有“和平秩序”逐渐被打破,并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由一战后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因素导致的,主要的并不是希特勒“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8,几个方面因素:一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埋藏着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深刻的矛盾;二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封建专制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乘机兴起;三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三国的国内矛盾和危机;四是法西斯主义利用“复仇”心理进行蛊惑性宣传,欺骗和笼络了群众,使法西斯势力得以上台;五是

4、面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外不断加剧的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实行妥协纵容的政策,等等。,9,希特勒能够崛起,与他富于“煽动人心的鬼才”不无关系,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希特勒代表了当时德国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赢得了德国上述政治力量、阶级阶层的赏识和认可。,10,(2011山东文综)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

5、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11,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2,【解析】第(1)问,判断英国是不是“好心肠”,应该从这种“中立”的后果来思考问题,这种中立以牺牲他国为代价换取了自身暂时的安全,是不是“好心肠”就很清楚了;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可以从这种所谓的“中立”给法西斯势力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时间,并导致的后果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再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即可。,

6、13,【解析】第(2)问,涉及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要明确史料不同于历史实物,具有主观性,不可盲信,所以要结合史实,去伪存真辩证客观看待。也可多借助其他的史料多方加以佐证。,14,【参考答案】 (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 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15,什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评价这一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

7、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是英法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关系格局)。,16,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亚太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尽管不是和平,但是20年的休战,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17,但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该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

8、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18,对于冷战的起因,史学界有这样看法:其一,由于斯大林违反了雅尔塔共识、苏联企图主宰东欧,以及苏联的扩张主义,因而美国对苏实行冷战。其二,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才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其三,历史学家并不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国应该为冷战负全责,而是归咎于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概括各自的核心观点。你认为冷战的起因有哪些?,19,【提示】第一种认为冷战是由于共产主义扩张,第二种认为冷战是美国国家经济利益的驱动,第三种认为冷战是美苏双方误解的结果。 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1)二战使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

9、国形成了实力均衡的局面,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这又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勾画出基本轮廓。(2)二战结束和法西斯国家被打败,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使美苏双方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20,(3)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和谋求利益的全球性战略目标,从而引起利益和战略构想的冲突。但是由于直接诉诸战争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所以,冷战便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4)在战后初期美苏力量对比中,美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具有比苏联更强烈的争霸进攻意识,从而挑起了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21,(2011浙江)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

10、答问题。 材料一 大事年表,22,23,24,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25,(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3)从思想、社

11、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26,【参考答案】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27,(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8,(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2、”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29,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点。,【提示】(1)相似点:原因的相似:都因美国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的干涉而扩大;都是冷战中的“热战”,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发展。过程的相似:苏联和中国都支持朝鲜和越南。结果的相似:都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战略的失败。,30,(2)不同点:背景的不同:朝鲜战争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初期;越战时美苏之间的冷战已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争霸阶段。过程的不同:朝战时,美国以“

13、联合国军”的名义侵略,中国直接派兵,苏联提供军事援助;越战时,美国将“特种战争”发展到局部战争,越南主要依赖自身的武装力量,苏中提供了武器和物资。影响的不同:朝鲜战争后,半岛南北对峙,美在亚洲扩大了对中国等国的冷战与遏制;越战后,越南完全统一,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在美苏争霸中,谋求缓和。,31,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国人为什么插手中东地区事务?,【提示】表现: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针锋相对;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难以贯彻执行;,32,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使和平进程面临挑战;大国插手中

14、东事务,希望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不公平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不满。 美国插手:中东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国在中东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利益(石油)。,33,阅读下列材料: 朝鲜战争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曾说,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军共动用1/5的空军,大部分海军和1/3的陆军,最多时总兵力达55万人。连美国朝野也惊呼,整个北美大陆只剩下一个师在守卫。虽然美国调动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一切力量,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战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贸易禁运,并纠合许多国家对中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封锁。,34,请回答:

15、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兵朝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布莱德利认为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2)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及迁移知识的能力。第(1)问中的“根本原因”应从美国战后霸权战略的角度分析。布莱德利认识的原因应从美国争霸全球的战略重心、兵力配置和对新中国力量估计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应结合中国抗美援朝的影响进行分析概括 。,36,【参考答案】 (1)根本原因:遏制共产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原因:美国争霸全球的战略重心在欧洲,亚洲的兵力不足。美军远隔重洋,后勤补给

16、困难。低估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和力量。,37,【参考答案】 (2)国际:中国的国际威望提高;美国出兵台湾海峡,阻挠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等国加强对我国的经济封锁,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内: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军费开支加重了中国的经济负担。,38,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两个怎样的组织?,【提示】国际联盟: 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成立。 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39,宗旨:盟约宣称它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40,联合国: 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同年春,旧金山会议筹划建立联合国。同年10月,联合国成立。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