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7851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高三高考复习方案鲁教版教程3讲地球在宇宙中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单元 高考要求,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地球上的许多现象都与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有必要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特点,尤其是地球与宇宙环境的关系及地球的运动特征对人类的影响。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关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如“神舟七号”),“嫦娥工程”,“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海南新发射基地建设,金星、火星最新探测等重大航天、天文事件,加强其与宇宙环境、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等知识的联系。 2.以重大时事为

2、切入点综合考查对时间计算、季节判读、地球运动的特征等知识的分析、应用、迁移的能力。 3.以光照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灵活应用及读图、析图能力。 4.关注热点区域,加强对热点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5.利用楼房高度与间距,不同纬度地区的门高、雨棚(或屋檐)宽度、采光等问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与日常生活现象之间的关系。 6.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等进行实验设计,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7.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如宇宙演化新发现、地球运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考查对地球的宇宙环境及运动变化的探究能力。,第二单元 高考要求,1.重视基础,基础知识应扎实并能灵活运用。 2.加强识图、判图及

3、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将各种图形,如地形图、光照图及地球运动图等立体化。 3.加强计算能力。本单元涉及区时、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计算,复习时应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 4.注意收集与本单元知识有关的重大时事资料,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去分析。 5.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本单元易与气候、水文、自然景观、农业活动等知识相联系。学科综合性强,复习时应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单元 复习策略,1本单元共安排了35讲共3讲内容,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内容比较简单,可让学生结合考点整合及探究点自己掌握,第4、5讲内容比较复杂,高考对本

4、部分的考查也是越来越灵活,对这两讲内容不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需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以不变应万变。 2课时建议:第3讲1课时、第4讲2课时、第5讲2课时、单元综合1课时。,第二单元 使用建议,第3讲 地球在宇宙中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3讲 地球在宇宙中与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3讲 考点整合,恒星,银河,太阳,太阳,星云,地月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第3讲 考点整合,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碰撞,温度,大气,氢,氦,核聚变,电磁波,光、热,温度,第3讲 考点整合,太阳黑子,耀斑,11年,光球,太阳黑子,

5、色球,耀斑,地球气候,地球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地球磁场,磁暴,极光, 探究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探究途径,第3讲 要点探究,1探究思路:从现代地球上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入手进行分析;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综合分析,即从地球本身和其周围环境条件入手进行分析。 2地球上存在生命成因的具体分析,第3讲 要点探究,例1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相比,地球( ) A公转周期最长 B质量、体积最大 C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D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二近的大行星 (2)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

6、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第3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火星最长;地球自转、公转方向相同,金星不同;地球距太阳距离在大行星中排第3位;由图中圆的大小可看出三者体积,地球最大。第(2)题,地球具备生命的自身条件有三: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有适宜的温度;有原始大洋(液态水)的存在。结合题目所提供的选项可以得出答案。,答案 (1)B (2)A,点评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属于基本的识记内容,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把握,另一方面要结合宇宙生命物质的探索,善于知识迁移运用,分析归纳其他天体上可能存在生

7、命物质的前提。,第3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原定2010年秋季升天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由于种种非技术原因,将升天时间推至2011年下半年。到时,“萤火一号”将搭乘俄运载火箭飞向火星,它将努力在火星上寻找水源,甚至生命的迹象。结合下表完成(1)(2)题。,第3讲 要点探究,(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B C D (2)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

8、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 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 B C D,第3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液态水的存在”其条件应是地球上的温度介于0100之间,而影响地球上气温的因素则是日地距离和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第(2)题,地球外围包围着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而火星外围是厚厚的二氧化碳;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更替,但长度并不一样;火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差距较小;火星轨道和地球运行轨道相邻,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答案 (1)D (2) C, 探究点

9、二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讲 要点探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导致全球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存在地区和季节上的差异。 1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但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如图所示(注:图中的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情况,纵剖面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32,第3讲 要点探究,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1)我国太阳能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北纬2235之间,在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

10、射能逐渐增加。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第3讲 要点探究,(2)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3)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第3讲 要点探究,例2 2009安徽卷 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1)(2)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

11、响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第3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题中强调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从图中四条曲线可以看出1月曲线变化幅度最大,故坡向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第(2)题,如果坡度增大,则该地坡地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增大,故获得的太阳辐射会增多,其与地平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就会增大。,答案 (1)D (2)A,点评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能量源泉,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多样,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除了运用常规的理论分析过程外,还要善

12、于把比较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的图示进行分析,例如坡度大小与获取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由此可见,坡度愈大,入射角(太阳高度角)愈大,获取的太阳辐射就越多。本题组四个月份的曲线中,最大数值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1月、10月、4月、7月。,第3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例3 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 风、耀斑,第3讲 要点

13、探究,解析 B项中的“流星雨”不是太阳活动引起的。C项,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项,色球层上有耀斑,日冕层上是太阳风。,答案 A,第3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某年,美国纽约天文台于当地时间12月16日11时观测到一次太阳耀斑爆发,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以30万米/秒的速度向地球方向运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年此时我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无法观测到此次耀斑爆发,其原因是_。 (2)当年出现的下列现象,据说与此次耀斑爆发有直接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耀斑爆发时,纽约附近海轮上的罗盘指针曾一度失灵:_;理由是_。 当年冬至,西伯利亚与我国南极中山站都观察到壮观的极光现象

14、:_;理由是_。 次年元旦,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短波通讯曾出现短暂中断:_;理由是_。 当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曾发生特大水灾:_; 理由是_。,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学生分析理解及推理判断能力。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有:纽约天文台观测的时间;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现象是耀斑爆发;高能带电粒子流的运动速度;题干设问中的各个时间信息及地点信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此次活动的时间及对地球的影响。,答案 (1)此时我国正处于夜晚,无法观测太阳 (2)可信 耀斑爆发,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撞入地球磁场,扰动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不可信 极光只出现在极夜上空,此时南极为极昼,中山站观测不到 不可信

15、活动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一般出现在太阳活动后的35天内 不可信 当年夏季是在太阳活动之前,不会对夏季气候产生影响,第3讲 要点探究,第3讲 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成书课件中将选用部分2011年最新模拟试题供教师参考。,12009海南卷 (本题可以与例2互换使用)下图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第3讲 教师备用习题,解析 该题涉及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日照时数的差异分析。综合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释规律的能力。需注意: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或者相同或者相差一个等差值。判读图中各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或趋势是该题的关键;注意题干有效信息的提取:一月份、冬季风、山脉、山脉西南、山脉东北、迎风坡、背风坡、降水与阴雨状况。,答案 如图。 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东北风。图示地区山峰以南、以西为背风坡。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低。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日照时数高。,2(本题为本讲综合性探究题目,如课堂时间允许,可在所有探究问题完成后综合提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