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243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练习三幻灯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三,停止形态、共同犯罪部分,一、不定项选择题 1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以下哪些阶段:( ) A预备阶段 B实行阶段 C实行终了后既遂之前 D犯罪既遂后 2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实行行为的是:( ) A抢劫犯守候行人 B盗窃犯撬银行门锁 C杀人犯调查被害人行踪 D强奸犯威胁妇女 3李某因赌博受到领导批评后,遂萌生报复之念,欲将单位仓库焚烧。 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库房,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窗外似有人声,感到事已难成,遂主动将火踩灭。李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4某甲图谋抢劫,在其前往预定的抢劫地点的途中,突感腹痛难忍而返回家中。甲的行为是:( ) A犯罪预

2、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5张某从邻居男孩孙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 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孙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成功,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 A盗窃预备 B盗窃未遂 C盗窃中止 D意外事件 6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准备行动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 A杀人预备 B杀人未遂 C杀人既遂 D犯意表示 7甲、乙共谋杀丙,甲负责提供毒药,乙实施投毒。但乙在投毒后终不忍杀死丙,遂将毒物

3、倒掉。此案对甲、乙行为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同为犯罪中止 B甲、乙同为犯罪预备 C甲为犯罪预备,乙为犯罪中止 D甲为犯罪未遂,乙为犯罪中止,8下列情形中,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 B犯罪人自以为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但客观上该犯罪不可能完成 C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D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9下列情形中,不属于犯罪既遂的是:( ) A杀人犯致被害人重伤 B刑讯逼供未取得口供 C贪污犯主动退还赃款 D在押犯脱逃后被追捕归案,10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

4、窗逃走 B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 C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 D某丁在旅馆内偷得同室李某的存物牌,欲冒领李某所存物品(价值数额巨大),后遇李某正寻存物牌,丁恐事情败露遂说自己刚拾到一个存物牌, 随即从口袋中取出交给李某 11王某毒杀其父,其父中毒尚未死亡,王后悔,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其父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意外事件,12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予朋友某乙帮助销售。 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

5、 )。 A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 B不构成犯罪 C独立构成犯罪 D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 13甲明知乙杀害丙的犯罪意图后,应乙的请求向乙传授投毒杀人的方法,乙依计将丙毒死。对甲应如何处理?( ) A传授犯罪方法罪 B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C故意杀人罪的从犯 D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教唆犯 14主犯包括:( ) A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 B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C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15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在此案中, 对王某、李某的行为处理正确的是:( ) A构成共同犯罪 B 均无罪 C 王某无罪 D 李某无罪,王某单

6、独负教唆抢劫罪的刑事责任 16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了以后,便于当天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及若干贵重物品。乙的行为性质属于:( ) A不是犯罪 B从犯 C教唆犯 D主犯 17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分为:( ) A主犯、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教唆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18甲、乙两人持枪一起去谋杀丙,见丙后两人同时开枪,甲击中丙心脏而乙击中丙右臂,丙当场死亡。关于该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

7、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既遂 D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19犯罪集团与事前通谋的一般共同犯罪的区别是:( ) A前者有较严密的组织,首要分子领导、指挥普通成员,有较为固定的组织分工;后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分工不固定 B前者有相对的稳定性;后者较为松散 C前者有较严密的行为计划,犯罪手段复杂;后者则不具备这些特点 D前者必须3人以上;后者2人以上即可,20甲、乙、丙三人共谋要给丁一点教训(伤害),揍丁一顿。到丁家后,丙在门外放风,甲、乙进屋教训丁,因丁反抗,二人当场将丁杀害。对此案应认定为:( ) A甲、乙、丙构成共同故意伤害罪 B

8、甲、乙、丙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罪 C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D丙仅构成故意伤害罪,二、辨析题 1甲某进行颠覆国家政权的煽动性宣传,结果无人响应。甲某在审判中辩称其行为是犯罪未遂。 2行为人盗窃珍贵文物后的逃跑途中不慎将所窃文物摔毁,由于其未能实现对所窃财物的最终占有,属于盗窃未遂。 3抢劫犯在抢劫过程中,因被害人警告其抢劫会招致刑罚处罚,心生害怕而放弃了继续抢劫,其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4某乙意图强奸妇女,但在黑暗中误把男性当作女性而实施威胁,待发现实情后逃走。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5共同犯罪中的每个犯罪人都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6事后帮助行为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行为。 7共同犯罪人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

9、责任,而不能对整个共同犯罪承担责任。,三、比较题 1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2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 3犯罪完成与犯罪构成 4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 5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与片面合意的共同犯罪 6首要分子与主犯,四、案例分析 1 某日晚9时,某部队机关大楼突然停电,女卫生员张某见停电,便提着开水瓶去打水。战士杨某见张某出屋,便偷偷钻进张某屋里,藏在张某的床底下。张某打水回来,见还未来电,就躺下睡觉,刚躺下就听到床下有呼吸的声音,于是跑出屋去喊人。杨某也急忙跑掉,但仍于当晚被查出。事后,杨某承认其行为是以强奸为目的。 分析:杨某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 2 男青年邵某闲逛时见妇女祁某戴着一条金项链(价值

10、2000余元),心生歹意,便尾随其后,乘祁某不备,突然伸手抓住祁某的项链,将项链拉断并造成祁某的轻微伤,随即手持所抢项链逃跑。祁某高声呼救,附近几人闻声追赶邵某。邵某见势不妙,便跳入江中,试图游过江逃脱,虽然其暂时得以逃脱,但所抢项链不慎滑落江中。3天后祁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析:邵某的盗窃行为是犯罪既遂还是犯罪未遂?,3王某(男)与向某(女)长期通奸,为达到结婚之目的,王某与向某共谋用毒药谋害向某之夫李某。王某找到非法行医的吴某请教毒杀李某的方法,吴某明知王某的杀人意图,对王某进行过劝告,但在王某许诺给予酬金后,吴某还是向王传授了“砒霜煎中药”、“呋喃丹掺酒”等杀人方法,并告诉王可从医院里面

11、弄到砒霜。王某又找到某医院的钱某要砒霜,钱问何用,王讲出实情后遭钱拒绝。王即以揭发其隐私相要挟。钱无奈,给王一包硫酸铜(一种会引起呕吐而又不致死的药物)。王将药交给向,让向某乘李某患病之机在其中药里下毒。向某依计将药投入李某服用的药中后,因顾忌事情败露,便将掺入硫酸铜的中药倒弃于便池中,并在随后同王某断绝了通奸关系。由于王某仍然纠缠不休,向某便揭发了上述罪行。 分析:(1)王某、向某、吴某、钱某四人是否均为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人?(2)各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4被告人邢某(男,20岁)和翟某(男,15岁)合谋到某菜市场伺机盗窃。当见到被害人李某在摊位上买鸡时,翟某便示意邢某

12、掩护。邢某站在李某身边,假装买鸡,翟某用镊子从李的裤兜内窃得人民币160元,随即离去。当李发现钱被窃后,便将站在身边的邢某抓住。邢某否认盗窃,但李抓住不放。邢某见逃脱不掉,就掏出尖刀朝李的腹、腿连刺数刀,将李刺倒。此时,翟某返回现场,对着已经倒在地上的李某说:“该!”然后和邢某一起逃离现场。李某因腹股勾在动脉被刺破,导致大出血死亡。 分析:邢某和翟某二人行为应如何处理?,5张甲、张乙、张丙为同胞兄弟。老二张乙一向蛮不讲理,经常以恶言秽语辱骂其嫂李,并多次动手打李,其中一次将李摔倒在地,致使李负伤流产。张甲因此对张乙怀恨在心。某日,张乙与张丙(20岁)、李在家中修砌锅台,因张丙送砖慢了些,张乙便打了他一耳光。张丙气极,用扁担横扫过去,将张乙左小腿打断。正当张乙倒地叫骂之际,张甲从外面回来,以为张乙又在辱骂其妻,便不分情由地跑过去骑在张乙身上,双手死死掐住其脖子。张丙和李未加制止,并责骂张乙。当张乙被掐挣扎时,曾伸手去抓身旁的一把斧子,试图进行反击。张甲见状,便呼叫:“你们快来帮忙!”李某当即上去将斧子踢开。张乙终因失去反击可能,当场被掐死。为了湮灭罪证,张甲又同张丙将张乙的尸体掩埋在屋后的猪栏里。 分析:张丙和李是否是张甲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