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4527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软实力2011高考历史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精品课件42张幻灯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软实力 高考中国文化史专题备考,2011.4,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 往更为突出。” 哈佛大学教授 约瑟夫.奈,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胡锦涛,孔子学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起步和最亮品牌,一、文化史与高考,高考试卷文化史所呈现的特点,1.文化史在高考中地位日趋重要,倍受瞩目。 2.渗透新的史学观(唯物史观、文

2、明史观、整体史观等)。 3.以文化史为依托,考查政治、经济等相关内容 。 4.情景材料极富有人文底蕴。,二、中国文化史复习模块,模块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二、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一家孔子、孟子君臣互动 西汉: 获得独尊地位董仲舒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将阴阳五行和儒家的等级名分附会在一起,神化君权,改 变了君臣关系,适合皇帝专制的需要。君臣不平等因素 魏晋: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 方所接受。 唐朝: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宋明:儒学

3、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朱熹 近代:康有为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当代:孔子学院的设立,【拓展】 儒学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1、文化大一统与国家大一统 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管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慰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坦。所不去也,医

4、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材料一、二均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对于旧中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三则材料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在他们看来,“百家争鸣”有哪些不足? (2)材料二、三所关注的共同

5、问题是什么?其方法有何差别?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上述做法。 答案:(1)结束“百家争鸣”局面,实现思想统一。三则材料都认为思想不统一,会导致天下大乱。 (2)材料二、三都关注如何实现思想统一。材料二的方法是把书烧毁,严厉惩治“以古非今者”;材料三的方法是只提倡学习孔子儒家学说,不鼓励学习其他学说。 (3)是统一国家的形成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也是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的表现,但思想上的统一对大一统局面的巩固有积极作用。,探究链接:文化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归纳: 该题材料反映了 1、战国到秦汉“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的演变,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6、。 2、思想一统对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巩固的作用 3、秦汉在意识形态不同的作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思想一统走向极端也是不利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与多民族融合交流 典型例题: (2009年高考全国卷)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

7、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期)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启示。 归纳:从文化视角全方位立体地考查了中国古代两种文化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作为中国文化基石的汉文化以其先进性对少数民族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在双向交流

8、中中 华文明得以不断的发展传承,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的发展巩固。,模块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四大发明,二、三项天文学成就 1战国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2秦汉时已有天体观测的水运浑天仪。 3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仪简仪。 三、三项数学成就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2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数值作出了贡献。 3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四、三部农书 1北朝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2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 3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 五、三部医学名著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张仲景撰写伤害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

9、圣”。 3明代李时珍编写了“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拓展】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在内容上,应用性强,主要集中于与农耕经济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医学等方面,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缺少实验、理论探究。 (3)在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农耕经济和日常生活的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模块三,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一、文学,二、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秦始,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

10、定化。,2书法 (1)阶段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2)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3绘画艺术 (1)魏晋以前:绘画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调,画风质朴。 (2)魏晋: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 (3)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 (4)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种。 (5)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6)民俗画:有描绘市井生活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木刻版画、年画等。,4戏曲

11、 (1)戏曲的起源:“傩”在先秦时期被国家礼仪所吸收,成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 (2)南戏与杂剧: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一种戏剧形式,人们称之为南戏;到了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3)京剧的形成: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流行于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博采众长,融入秦腔、昆曲和北京语言。道光在位时期形成京剧。,高考风向标,热点链接一: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软实力,1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规定;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建立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 2诸子百家的思想 (1)儒家的“仁政” “以德治国”。 (

12、2)法家的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3)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4)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真题展现,(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4题)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真题展现,热点链接二: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和中国科技,(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节选

13、)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述该著作的成就。,模块四,重要文史常识,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2、年号纪年法 封建皇帝纪年的名

14、号,由西汉武帝首创,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十四个年号。 如: 长庆会盟、庆历新政、靖康之变、绍兴和议,一、传统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 (东汉光武帝时改用干支纪年至今。)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相配纪年产生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

15、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的天干。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中学课本重要事件:庚申之变(1860)辛酉政变(1861) 甲午战争(1894)戊戌政变(1898) 庚子之乱与庚子赔款(1900) 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纪年: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