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9904384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专业课教学工作总结篇一:推拿学期末总结推拿学期末总结一、推拿学基础: 1、概述:(1)推拿概念: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医生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者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2)推拿的发展源流:先秦时期:理论萌芽初步形成,推拿成为主要的治疗与保健手法;秦汉时期:黄帝岐伯按摩较完整地记载了推拿防治疾病的方法;魏晋南北、唐宋元时期:推拿进一步发展完善;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撤销按摩科和祝由科,史称“隆庆之变”;1576年的医门秘旨中最早提及推拿;而杨继洲的针灸大全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收录的小儿按摩经);清朝及以后:不断地发展完善。(3)推拿流派:其中着重注意的是一指

2、禅推拿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朱春霆师承丁凤山,而丁凤山师承李鉴臣。(4)推拿的作用: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5)推拿的治疗原则: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6)影响推拿治疗的因素:力度、时间、频率、方向和位移。 2、推拿注意事项:(1)推拿主体:力的直接施与、操作部位支撑、手法参数及选择、治疗有序;(2)推拿客体:大喜大怒、大悲大恐、剧烈运动、极度疲劳、大热大汗不宜推拿,饭后2小时内腹部不宜(其他部位半小时即可);(3)推拿主客体的互动:观察患者的呼吸以及介质的使用(推拿之处,特别是前5分钟内要观察与询问患者的感受,以随时调整

3、力度,而患者要有信心); (4)医生要全神贯注,集中思想,即甚至; (5)秋季皮肤干燥,可使用润滑油;(6)按摩手法要轻重适宜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7)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8)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特别是踩跷,应遵循先单脚后双脚、慎胸廓的原则。 3、推拿的适应症:(1)主要病种:主要用于伤筋(软组织损伤)、头、颈、肩、腰、腿疼等; (2)特色病种: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点部位:腰背部(“疑难杂症取之脊”) 4、推拿禁忌症:(1)皮肤破损或有皮肤病;(2)急性伤筋(24小时内病变)或有出血性倾向的病人; (3)各种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如结

4、核; (4)各种恶性肿瘤;(5)关节脱位与骨折或疑似脱位与骨折(骨质增生及关节不稳,尤其是脊柱不稳);(6)各种心衰、心率不齐及可能影响生命的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以及急诊患者; (7)年老体弱、骨质疏松、妊娠哺乳和经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禁; (8)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者;(9)剧烈运动后、极度疲劳和极度饥饿之时都不宜立即踩跷,醉酒者、神经性疾病发作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神智模糊者也不宜运用;(10)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都不宜运用(可能加剧脊髓损伤)。5、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p23-26)如晕厥、岔气、骨折、脱位、皮肤破损等。 二、推拿手法: (一)摆动类手

5、法:1、摆动类手法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而一指禅推法主要用于内科,滚法主要用于骨伤科,揉法均可。 2、摆动类手法的异同点:*紧推慢移:紧推是指腕部的摆动频率较快;慢移是拇指在治疗部位上移动的速度要慢,指下不可出现滑动或摩擦。 3、摆动类手法对比:1、包括了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 2、摩擦类手法的特点:摩擦:平面紧贴皮肤(暴露),位移;轨迹:有去有回、有去无回、相反方向、类似推法;其功效有生热和散热。 1、按压类手法分为按法、点法、捏法和拿法。 (四)震动类手法: 1、震动类手法主要有振法和抖法。 2、弹拨法: (1)弹法:如弹弦一般,按肌腱提、松。(2)拨法:以拇指、手掌或肘

6、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移动。主要做肌腱、腱鞘、韧带等。(垂直)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称之为摇法。(1)颈项部摇法:一手握住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摇动的幅度宜小,由小渐大,速度要慢,尽量避免摇动到极限位置;摇动时要嘱咐患者睁开双眼以免头晕。 (2)腰部摇法:详细见书109页。 (3)*肩部摇法:肩关节:握手、握肘、捏腕; 肘关节:托肘、云手摇肩; 腕关节:握腕(两侧)、插手摇法。 2、扳法:扳动关节使其做被动的旋转、屈伸或收展等动作称为扳法。多应用于关节,以“巧力寸劲”使关节产生旋转或屈伸、收展等形式,多数情况下为短暂、快速的运动。 (1)分类:颈部扳

7、法、胸部扳法、腰部扳法、肩关节扳法、肘关节扳法。 (2)作用:滑利关节、整复错位、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禁忌症见书119)3、拔伸法:固定关节或肢体的一端,沿纵轴方向牵拉另一端,应用对抗的力量使关节得到伸展称为拔伸法。 (1)分类:颈椎拔伸法:治疗颈椎病(牵引)、有掌托和肘托拔伸法;肩关节拔伸、腕关节拔伸;指间关节拔伸、膝关节拔伸。(2)作用:疏通经络、整复错位和滑利关节(但不能采用暴力)。篇二:北中医针灸推拿专业课总结一,宫廷理筋术之九步八分法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侧。以下手法,每周2 次, 10 次为1 个疗程。按拿法治疗患肢3 遍,90 s。医者双掌叠按,由患肢髂前上棘至踝部顺次按拿3

8、 遍,按至酸胀为度。五指五穴法。医者一手屈曲的中指、拇指指端分别点按患肢髀关、伏兔,另一手屈曲的拇指、示指、中指指端分别点按鹤顶、内外膝眼。五穴同时点按30 s。点按足三里、三阴交法。一手拇指,另一手示指指端分别点按患肢足三里、三阴交,两穴同时点按30 s。拿捏法治疗小腿3 遍, 60 s。双手拿捏患肢小腿脾胃经共3 遍,酸胀为度。膝关节周围滚法。患膝周围施用滚法1 min。捻法、分法、抖法舒理站立筋, 90 s。六指六穴法。两手相对,屈曲的拇指、示指、中指分别点按血海、梁丘、内外膝缝、内外膝眼。六穴同时点按30 s。推髌屈伸膝关节法, 30 s。两手环抱患膝,两拇指点按内外膝眼,余指托抱小腿

9、,推髌屈伸膝关节6 次。膝部归合顺散法。患膝周围施用归合顺散法1 min。二,膝骨关节炎临床表现膝痛是骨关节炎的最主要症状, 绝大多数患者因膝痛来院就诊。骨关节炎的膝痛有种种表现,主要是步行痛、上下楼梯痛、膝伸屈位痛、站立痛等活动痛表现。如有明显的静息痛和夜间痛时必须排除关节的炎性病变。一般患者主诉起步时有明显疼痛, 然而在步行中膝痛有所改善, 但经长距离和长时间的行走后又出现明显膝痛, 特别是髌股关节病变明显的患者在上下楼梯时感到困难。步行痛、膝伸屈痛和上下楼梯痛是膝活动痛的主要表现。伴有膝关节的僵硬变形、关节肿胀压痛及活动受限。三,小儿夜啼的治疗小儿夜啼的原因主要有:脾寒、心热、惊骇、伤食

10、等脾寒表现为:睡喜伏卧,曲腰而啼,食少便溏,面唇青白,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指纹青红。心热表现为:睡喜仰卧,见灯火啼哭越甚,小便赤涩或大便秘结,烦躁不安,面赤唇红,舌尖红,苔白,脉数有力,指纹青紫。惊骇恐惧表现为:睡时惊惕时作,唇面乍青乍白,紧偎母怀,舌脉可无异常变化或夜来脉象弦数。 乳食积滞: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呕吐乳块,大便酸臭,舌苔厚,指纹紫。治疗:1,脾脏虚寒,温中健脾,补脾经,摩腹,揉中脘以温中健脾,推三关以温通周身阳气。2,心经积热,清心导赤,清心经,推天河水以清热退心火,揉总筋、揉内劳宫以清心经热,清小肠以泻火导赤。3惊骇恐惧,镇静安神,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以震惊除烦,揉五

11、指节以安神。4,乳食积滞,消食导滞,清补脾经(先清后补)以健脾利湿,清大肠,推下七节骨以清利肠腑,泻热通便,摩腹,揉脐,揉中脘,揉天枢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四,难经五输穴主治解读1,肺:聚英假令得浮脉,病人喘嗽,洒淅寒热,脐右有动气,按之牢痛,此肺病也。心下满刺少商-井;身热刺鱼际-荥;体重节痛刺太渊-输;喘嗽寒热刺经渠-经;逆气而泄刺尺泽-合。(呼吸系统疾病)2,大肠:聚英假令得浮脉,病人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此大肠病也。 心下满刺商阳-井;身热刺二间-荥;体重节痛刺三间-输;喘嗽寒热刺阳溪-经;逆气而泄刺曲池-合;又总刺合谷-原(鼻炎、神经根型颈椎病)3,胃:假令得浮缓脉,病人面黄,善

12、噫,善思,善咏(沫),此胃病也。若心下满刺厉兑,井;身热刺内庭,荥;体重节痛刺陷谷,输;喘嗽寒热刺解溪,经;逆气而泄刺三里,合;又总刺冲阳,原。(食道、胃疾病)脾:假令得浮缓脉,病人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脾病也。若心下满刺隐白,井;身热刺大都,荥;体重节痛刺太白,输;喘嗽寒热刺商丘,经;逆气而泄刺阴陵泉,合。(胃、肠疾病)4,小肠:假令得浮洪脉,病人面赤,口干喜笑,此小肠病也。若心下满,刺少泽,井;身热,刺前谷,荥;体重节痛,刺后溪,输;喘嗽寒热,刺阳谷,经;逆气而泄,刺少海,合;又总刺腕骨,原。(舞蹈病) 心:假令得浮洪脉,病人烦心心痛,掌中

13、热而啘(yu哕),脐上有动气,此心病也。若心下满,刺少冲,井;身热,刺少府,荥;体重节痛,刺神门,输;喘嗽寒热,刺灵道,经;逆气而泄,刺少海,合。 (精神分裂)5,膀胱:假令得沉迟脉,病人面黑,善恐欠,此膀胱病也。若心下满刺至阴,井;身热刺通谷,荥;体重节痛刺束骨,输;喘嗽寒热刺昆仑,经;逆气而泄刺委中,合;又总刺京骨也,原。(失眠-胆气虚怯) 肾:假令得沉迟脉,病人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肾病也。若心下满刺涌泉,井;身热刺然谷,荥;体重节痛刺太溪,输;喘嗽寒热刺复溜,经;逆气而泄刺阴谷,合。6,胆:假令得弦脉,病人善洁,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

14、窍阴,井;身热当刺侠溪,荥;体重节痛刺临泣,输;喘嗽寒热刺阳辅,经;逆气而泄刺阳陵泉,合;又总刺丘墟,原。(胆囊炎)肝:假令得弦脉,病人淋溲,便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左有动气,此肝病也。若心下满当刺大敦,井;身热刺行间,荥;体重节痛刺太冲,输;喘嗽寒热刺中封,经;逆气而泄刺曲泉,合。五,五腧穴的临床应用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1,井 穴:“春刺井”、“病在脏者取之井”、“主心下满”,开窍醒神神志病;通络止痛痛证;理血摄血血证;清热;井穴的特殊用法:能通十二经,使阴阳顺接,故有醒厥开窍之功。肝主疏泄,肝郁可致心下满痛,肝木应春,故井穴可主肝之疾病。2,荥 穴:“夏刺荥”

15、、“病变于色者取之荥”、“主身热”,既可用于经脉之热,亦可用于脏腑之热;清实热,也清虚火。心属火,应夏,故荥穴主心之病变。3,输 穴:“长夏刺输”、“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主体重节痛”,治疗风湿痹痛、身体倦怠、肢体肿胀、肿满疼痛。时间时甚,即时发时止,对阵发性疼痛和间歇性发热有效,脾属土,应长夏,故输穴主治脾之病变。阳经之输 :治疗肿痛范围广泛,病位偏表:循经通路上多处病痛,“荥输治外经”。常作为远端取穴 阴经之输:治疗肿痛病位较深,范围局限:本脏的疼痛,“以输代原”.4,经穴:“秋刺经”、“病变于音者取之经”、“主咳喘寒热”,素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十二经的咳嗽皆可取经穴。肺属金,应秋,故经穴主治肺疾。5,合穴:“冬刺合”、“病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合治内腑”、“主逆气而泄”,合穴为脏腑经气汇聚之处,故凡脏腑病、气机失常疾病皆可用,肾属水,应冬,故合穴主治肾疾。6,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原穴是脏腑原气表现最突出的穴位,故治外经病时,效同腧穴,脏腑病时,原合穴多配合应用。结合五腧穴的五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