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9096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三高考备考策略教程(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广东省历史高考备考策略,深圳市教研室 宾华 2008年3月,一、从历史科考试大纲看高考命题要求 二、从2007年高考试题看高考命题要求,一、从历史科考试大纲看高考命题要求 (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十条),1、符合选择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 2、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 3、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查融为一体。 4、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5、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考查考生的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7、命题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 8、命题注重贯通古今,关联中外。 9、命题强调与现实

2、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10、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3、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查融为一体。,24(2007年广东省历史高考试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

3、家上厕所集中用水,5、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的特色。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历史、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色。 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全球史观、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6、考查考生的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六个方面的内容)。,(1)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培育人文主义精神

4、: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 (3)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4)培育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5)培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6)培育全球史观和世界意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7、命题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26(9分,2007年广东省历史高考试题)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

5、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书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和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2)结

6、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答案:(1)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3)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

7、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9、命题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29(14分,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中国近代化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

8、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做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29、(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9、,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二)高考命题的考核目标,1获取和解读信息(读取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从备考的角度来说,复

10、习备考就要求做三个方面的工作: (1)教会学生如何“阅读理解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教会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教会学生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将有效信息提炼成完整、准确、合理的观点”。,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如何进行“辨别”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作三个工作: (1)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所学知识中哪些是历史现象、历史事实?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所学知识中哪些是历史解释?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所学知识中哪些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培养“辨别”能力的教学示例: 岳

11、麓版教材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他还进而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但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培养“辨别”能力的教学示例: (1)属于“历史事实”部分的内容是:孔子的“仁”主要是指“爱人”。 (2)属于“历史解释”部分的内容是: “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 “(作为个体和家庭之中的)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之中的)“统治者要施仁政”。 简而言之,孔子的“仁”,就是要“

12、爱人”,爱亲人,爱其他人,施行仁政。 (3)属于“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部分的内容是:“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爱所有的人,撒向人间都是爱,让世界充满爱,实现社会和谐和世界大同。“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这一教学示例体现出来的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重复教材内容,复述教材知识。 第二个层次:解析教材结构,归纳整理教材知识。(这象我们上面所说引导学生分别“辨别”教材内容中哪些是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历史解释,哪些是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 第三个层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体验、感悟、内化历史知识。,第一个设计引导学生分析

13、、体验所学知识的教学设计。,材料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材料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 材料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材料4、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材料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材料8、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第二个设计引导学生感悟、内化所学知识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对“仁”的解释往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

14、料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颜渊) 材料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有之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 材料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 材料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雍也) 提问:上述四则材料,对“仁”这一概念,分别作了怎样的扩展和完善?你对孔子的“仁”的思想,有何认识和评价?,第一问的参考答案:材料1中

15、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 材料2中将“孝弟”定义为“仁”之本,扩展与提升了“仁”这个概念。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材料3中对“仁”的概念又一次扩展,即“仁”不仅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而且出门在外,还要能尊敬长辈,说话做事谨慎,对朋友讲信用,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要“泛爱众”,要把对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全社会的博爱。 材料4中进一步认为“仁”就是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和好处。这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也是连古代圣贤尧舜二帝也难以做到的“仁”的最高境界,也称“圣”的境界。,第二问的参考答案:孔子把先秦

16、时期的“仁”的思想,发展成为了系统的“仁”的学说,并以此为核心,建构起了孔子的思想体系。 按照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的不同表述,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强调在家里要孝顺父母、亲爱兄弟,培养其对亲人的强烈爱心,作为对仁的基本要求。然后把这种爱心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的人,最后再把这种爱心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使每个人都有一颗博爱的心。 孔子建构的“仁”的思想和“仁”的学说,主要是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一个人均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只要把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导致一个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的出现。因此,孔子的“仁”的思想和“仁”的学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类实现社会和谐、“天下为公”的伦理道德途径。,3描述和阐释事物(阐释历史)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