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89860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幻灯片(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本科生的必修课,每周2学时,2学分。 选课的同学必须在第三周确定自己的教学班,不能更改,否则将影响成绩核定。 本课程采用教学组方式进行教学,本教学组由李少军副教授、陈静副教授和夏文斌副教授三位教师组成,第1、2章(共5周)由李少军主讲,第3、4章(共5周)由陈静主讲,第5、6、7章由夏文斌主讲(共5周)。第17周,各位老师到自己主管的教学班辅导答疑。,本课程的考核办法,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方式。 平时成绩以讲课教师要求为准,教学组采用由每位老师掌

2、握10分,共30分,余下的10分,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12月的第一周交助教)。 学生无故缺课5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课程成绩以0分记。,本课程的教学管理,本课程的教学管理由学院教务、哲学教研室、主讲教师和助教共同进行。 13班和14班由李少军老师和助教负责,15班和16班由陈静老师和助教负责,17班和18班由夏文斌老师和助教负责。 同学的成绩由所在班级的负责老师评定,期末试卷由负责老师阅批。 为了帮助同学学习,每章的辅导内容可查马克思主义学院网(ftp:/162.105.194.99/zhexuejx),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科学的

3、方法论。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提高同学的理论思维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增强同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课程主要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构成。,第一章的知识要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哲学(概论)观,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

4、个方面(1)何者为第一性?(2)是否具有同一性。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

5、的理论。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意识论。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1、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列宁的物质定义。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与静止。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4、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客观规律。,第二节:意识论,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 3、意识的作用。1)认识世界;2)改造世界。,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6、。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科学依据和哲学证明。 3、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单元的说明,第一单元由绪论和唯物论构成。 哲学(概论)观(从西方哲学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辩难)。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讲:哲学概论(观),一、何为哲学? 1、哲学一词的由来,西周(19世纪日本学者)、黄遵宪(1848-1905年,中国近代思想家)。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5、哲学的特点:普遍性、抽象性、阶级性、民族性。,6、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7、,1)哲学是对哲学史的总结。 2)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二、漫话西方哲学,1、古希腊罗马哲学(本体论)。 朴素唯物主义:米利都学派,泰利士(公元前624-547年)水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公元前585-525年),气是世界的本原;爱菲索学派,赫拉克里特(前540-480年)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唯心主义哲学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前580-500年):数是万物的本原。 他们的两条哲学格言: “什么是最智慧的?数” “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普罗泰戈拉(前481-411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

8、在者的尺度。” 尺度即为规律(客观)、真理 (主观),世界的存在、真理、规律都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人本主义、相对主义。,苏格拉底(前468-400年),精神助产士法(“辩证法”) 苏格拉底的方法论:讽刺-助产术-归纳-结论或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前427-347年)理念论,理念论:本原性、超感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等。 认识论:回忆说。,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年),“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质料因:事物由什么东西构成; 形式因:事物根据什么东西构成; 动力因:事物构成的动力是什么; 目的因:事物为了什么而形成。 “逻辑学”,2、中世纪哲学

9、(经院哲学),1500年的黑暗时期。 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唯名论与实在论,3、近代哲学(认识论),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培根(1561-1626年)-洛克(1632-1704年)-贝克莱(1684-1753)-休谟(1711-1776年)。 唯理论:笛卡儿(1596-1650年)-斯宾诺莎(1632-1677年)-莱布尼兹(1646-1716年),德国古典哲学,康德(1724-1804年) 黑格尔(1770-18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叔本华、尼采 后现代主义哲学,三、哲学何为,1、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2、提高人生境界。 3、化理论为

10、方法。 4、化理论为德性。 推荐阅读书目: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泰戈尔著人生的亲证;艾思奇著大众哲学;李瑞环著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第二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 的革命性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从一个命题说起:“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 黑格尔法哲学)。 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一、2、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1)马克思、恩格斯的转变。(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11、,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2)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圣神家族。 3)天才世界观的萌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一条,1845年春天) 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 5)新世界观的问世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1)达尔文的进化论 2)细胞学说 3)物质与能量守衡定律,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理论指导。 1)英国的宪章运动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3)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无产阶级运动的合理性,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12、的贡献。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前苏联、东欧。 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变:卢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马哲与现当代西方哲学流派的结合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李大钊、毛泽东、李达、艾思奇、冯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三、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马克思主义哲学遇到的主要问题 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 3)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1)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超越论。 2)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在全球互联网上投票评选千年思想家

13、,马克思排名第一。 3)当代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法国哲学家萨特、德里达,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处于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我们的思想不管怎样,都只能在这种土壤上形成;它们必然处于这种土壤为它们提供的范围之内,或是在空虚中消失或衰退。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第三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辩难“自我中心困境”,一、问题的缘起

14、 1、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责难。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召唤! 2、从近代西方哲学说起:经验论,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法国18世纪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3、“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提出。“自我中心困境”是20世纪初新实在论者莫尔、培里等人提出的,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用来论证自己理论的基本原理。,二、“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主要内容,培里及其他新实在论者认为“自我中心困境”是指人们不能离开与事物的关系来认识事物,也就是人们不能把自身排除在认识之外去发现未被认识到的东西。这是一种困难的处境。具体内容如下:1、认识以内的对象无法与认识以外的对象相比较的困境。2、认识者无法就同一对象和他人进行沟通的困境。3

15、、认识者无法摆脱认识关系去认识事物的困境。4、消除认识关系也就中断认识并失去认识对象的困境。,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困境问题”的解决,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认识以外来讲认识以内的问题,即从实践来讲认识。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3、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参考书目,赵光武主编:走出自我中心困境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培里(美)著 现代哲学的倾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霍尔特等著 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

16、980年版。,第四讲 关于“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反对主观主义(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过程中产生的。 2、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阐述:,实事求是的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既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祥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