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初中阅读).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6050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初中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初中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初中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初中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初中阅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海为家”的微塑料杨舒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

2、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

3、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2分)2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3分)3“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4分)答案解析1以下三处,写出一处即可: “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 “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 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2围绕“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1分。3围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具体回答即可。“可能”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2分。 示例:“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