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975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郑州2019年高中毕业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无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市2019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中表示图1中三个地区多年平均日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年内变化。读图完成13题。1图2中代表的区域 A4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干旱期 B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湿润期 C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潮湿期 D11月初至次年4月底为湿润期2图2中与图1所示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2、A甲 B丙 C乙 D丙3导致乙、丙两地区潜在蒸散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洋流分布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电气栽培技术试验。在电气栽培大棚中(图3),农作物生长在裸露的铜线下,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碳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有所增加。目前在我国,一公顷的电气化温室大棚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但考虑到硬件成本问题,未在所有大棚中开展电气栽培技术。据此完成46题。4发展电气栽培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 A延长作物生长周期,

3、提高作物产量 B加快作物生长,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作物品质 D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格5目前,在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可能是 A小麦 B牧草 C棉花 D蔬菜6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是 A气候 B土地 C资金 D能源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能迅速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并导致老龄化。根据地区老年人口和非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将老龄化划分为:残留老化、集聚老化、自然老化及集聚稀释四种类型。图4为20002010年我国某市老龄化类型空间分布图,表1为20002010年该市城市中心区37个街区老龄化空间类型统计表。阅读材料完成78题。72000201

4、0年,该市 A区域大量劳动力流入 B区域老年人口基数小 C区域大量老年人口流出 D区域人口流动较少8该市最可能是 A广州 B上海 C西安 D长春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为20002500m),主要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图5为草本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 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 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 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10随海拔升高,草本植物入侵减弱的原因是 气温

5、降低 光照减弱 降水增加 种子传播距离加大 A B C D11草本植被入侵后导致当地 A生物量增加 B生物耗水量增加 C土壤肥力降低 D土壤水分降低12进入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汇率这一变化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13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是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由中央分配给地方的补助资金。日前,财政部下发通知,提前向全国地方政府投入16632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公务员、教师等工资发放及其他民生支出。中央实施此轮均衡性转移支付 发挥了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促进了财政收支平衡 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有利

6、于促进社会公平 A B C D14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调城镇职工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同时,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此举 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可以减少职工社保缴费数额,提高其生活水平 增进民生福祉,使全民共享国有经济发展成果 能拓宽社保基金筹资渠道,增加劳动报酬所得 A B C D15全国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人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此举旨在 保护外商在华合法利益,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创新

7、外商投资方式 放宽市场准人,积极促进外商来华投资 促使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促进国际合作 A B C D162019年年初,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中国工程院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评估研究工作,并把评估结果运用到执法检查中,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在执法检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全国人大常委会引入第三方评估 保障了第三方参与执法检查的权利 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科学性 促使人大的决定权得以真正的实现 创新了人大执法检查工作方法 A B C D17201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该条例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遵循。

8、该条例 能加强和规范基层政权的工作 是党更好履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A B C D18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长期聚居于深山峡谷中的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族告别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时代独龙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2018年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族的两次跨越 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得以形成 是我国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是维护独龙族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根本保障 A B C D192019年2月5日,由中国

9、国家京剧院与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涅剧院基金会联合制作的实验京剧图兰朵在罗马上演。该剧改编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让西方观众在他们熟悉的故事中领略中国京剧艺术魅力。这说明 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 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共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助于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B C D20随着权健、无限极等一个个保健品神话的破灭,国内的保健品市场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使用保健品的人陷入了恐慌和焦虑中,他们从昔日对保健品的盲目“迷信、依赖”,一下子反转到“怀疑、全面否定”。人们对保健品的认

10、识体现了 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对保健品认识的过程性 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对保健品的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制约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原有认识的过程 A B C D21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这个势力范围称作事件视界。日前,由全球200多名科学家共同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通过全球8个高海拔地区的射电望远镜勾勒出了黑洞图像,人类关于黑洞的数百年探索,终于得到了影像印证。这说明了 把握事物的联系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人为事物联系形成后不能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人们能根据固有联系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

11、的意志为转移 A B C D22日前,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个别项目遇到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但并不能改变“一带一路”受到广泛欢迎的客观事实。“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印证了 认识事物的时候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B C D23所谓“996工作制”,即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近日,“996工作制”引发公众热议,一边是反对声占多数的员工,一边是大谈责任的老板。人民日报、新华社对此发文表示:奋斗应当提倡,但“996工作制”违反劳动法。由此可见 材料中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利益的差异 正确的价值选择要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人民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 B C D24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25北宋孙明复小集中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