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财政政策+习题.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9496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财政政策+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章+财政政策+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章+财政政策+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财政政策+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财政政策+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财政政策 习题1、 名词解释1. 财政政策 2. 财政政策工具 3.“排挤效应” 4. “货币效应”5. “收入效应” 6.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7.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8. 汲水政策 9. 扩张性财政政策 10. 紧缩性财政政策11. 中性财政政策 12.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13. 货币政策 14. 补偿政策 二、判断题1. 基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较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设定为谋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2. 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3. 理论推导可证明: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即增加

2、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4.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目的在于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5. 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三、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特征的是( ) A. 法制性 B. 稳定性 C. 概括性 D. 系统性 2. 下列能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会带来通货膨胀的是( ) A. 双紧政策 B. 双松政策 C. 紧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 D. 松财政政策于今货币政策 3.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呈剧烈波动时,应采用( ) A. 双松政策

3、B. 双紧政策 C. 财政平衡政策 D. 财政赤字政策 4.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时,应采用( )A. 双松政策 B. 双紧政策 C. 财政平衡政策 D.财政盈余政策 5. 西方现代财政政策主要产生于下列哪个学派( ) A. 古典学派 B. 凯恩斯学派 C. 货币学派 D. 供应学派 6. 财政政策分为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A. 财政活动的性质 B. 财政收支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C. 财政政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 D. 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机制 7. 汲水政策是汉森的财政政策理论,这种政策的载体是( )A. 公共税收 B. 公共投资 C. 国债 D. 补贴

4、8. 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指( )A. 中央政府 B. 地方政府 C. 财政部门 D. A 和B 9. 能够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税收 B. 公共支出 C. 政府投资 D. 公债 10. 从期限上看,汲水政策属于财政政策中的( )A. 短期财政政策 B. 中期财政政策 C. 长期财政政策 D. 中长期财政政策 11. 从减税对刺激总需求水平提高效果看,应选择削减( )A. 流转税 B. 所得税 C. 财产税 D. 行为税 12. 从减税对刺激总供给水平提高的效果看,应选择削减( )A. 流转税 B. 所得税 C. 财产税 D. 行为税 13. 在保持经济

5、适度增长同时避免通胀,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应是( )A. “双紧” B. “双松” C. 松财政紧货币 D. 松货币紧财政 14. 属于微观财政政策的是( )A. 折旧政策 B. 税收政策 C. 公债政策 D. 预算政策 四、多项选择题1. 财政政策按作用对象划分位( ) A. 微观财政政策 B. 宏观财政政策 C. 中观财政政策 D. 客观财政政策 2. 下列哪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避免、遏止通货膨胀?( )A.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C.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3. 实行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

6、具有( )。A. 公开市场业务 B. 贴现率政策 C. 法定准备率 D. 汇率政策 4 . 财政政策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 )A. 税收政策 B. 支出政策 C. 预算政策 D. 公债政策 5.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措施有( )A. 减税 B. 扩大支出规模 C. 降低国债发行 D.增加国债发行 6. 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 A. 税收 B. 政府投资 C. 补贴 D. 利率7.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A. 税收 B. 公债 C. 公共支出 D. 政府投资 8. 为更好发挥公债政策作用,政府可以通过下列措施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A. 调整公债发行规模 B. 选择购买对象 C

7、. 安排偿还期限 D. 制定不同公债利率 9. 财政政策的传导媒介主要包括( ) A. 收入分配 B. 货币供应 C. 价格 D. 税收 10. 累进所得税制稳定机制越高,必须是( )A. 起征点越低 B. 起征点越高 C. 边际税率越低 D.边际税率越高 11. 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内容包括( ) A. 充分就业 B. 物价稳定 C. 收入合理分配 D. 经济社会发展 12. 收入分配不合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要表现为( )A. 按生产要素分配 B. 按市场价格分配 C. 贫富悬殊 D. 收入差距过大 13. 社会进步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一部分人先富 B. 共同富裕 C. 精神文明整体

8、性提升 D. 社会整体生活水平质量提高 14. 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 )A. 信贷计划 B. 再贷款 C. 存款准备金 D. 公开市场业务 15. 政府投资在提高我国社会总供给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主要是( ) A. 发挥“乘数作用” B. 弥补市场投资缺陷 C. 发挥示范诱导作用 D. 增加社会消费总水平 1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别有( )A. 在实行扩张目标中作用不同 B. 在实行紧缩目标上作用不同 C. 在对供给的作用上不同 D. 在对需求上的作用不同 17. 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A.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B.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C.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D. 两者的作用目标不同5、 简答题 1. 简述财政政策的分类。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为什么必须相互配合?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类型? 4. 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及政策工具。 5、 论述题 1.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及其适用条件。2.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的理由。 1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