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9232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专题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制作:朱国义,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丰富内涵: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小康社会,小康的历史渊源,、“小康” ,最早源出诗经,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 、1979年,邓小平首次借用“小康”这一概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3、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中国

2、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4、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6、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社会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

3、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1、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总体小康的成就,从微观上看 城乡居民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衣,靓起来的衣着服饰,精起来的饮食,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食,行,住

4、,从宏观上看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的举办,亚运会的举办,与众多国家建交,材料分析,材料一:我国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圆,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材料二:我国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只占全部消费额的约10%;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如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3%。 材料三:全国人均GDP超过900美圆,而西部为560美圆;东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86元,西部仅为1482元。 上述材料分别表明我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有那些特点?,注: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1352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5、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比较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联系:,它们都是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们目前已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制定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全面小康是一个高标准的小康,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1-2020年),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如:社会主义的民主要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更加完备,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2002年江泽

6、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经济上: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7、,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文化上:全民族的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资源环境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以下十

8、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提出了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个方面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增。,1。,五个新要求,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9、,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1、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农业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中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是以农业产业化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道路;以农业市场化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以农业现代化来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既合理利用资源又能有效保

10、护环境的农业生产体系。,2、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又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推进城镇建设既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3、扶贫开发,从根本上消灭贫困。到2000年底,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仍有一部分特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没有解决。同时应该看到,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的生活标准还很低。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扶贫开发,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将贯穿于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

11、会的整个过程。,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必然要求。,5、积极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新世纪的头20年,我们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以形成比较完善的国

12、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使人民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突出以下重点: 1、从实现的程度看,农村和农民是重点。 2、从地区发展来看,西部地区是重点。 3、从结构转换来看,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是重点。 4、从与科技、教育、文化的整体水平看,全面提高人口的素质是重点。 5、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实现程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重点。,胡锦涛讲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flv,观赏视频:,为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锋打好现实的基础 十六大精神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民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

13、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在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是突飞猛进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立,更是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列宁曾指出“青年的性格决定时代的性格”。作为大学生我们是新世纪的栋梁之才,将成为国家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锋。就我们大学生而言,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说我们的素质将决定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我们每个人必须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正确认识时代进程,了解祖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好正确的人生坐标体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从德智体各方面不

14、断的完善自己,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现实的基础。,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首先应该是道德高尚,勇于奉献的。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的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和要求,我们想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塑造完善的人格: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为人要谦逊、和善,要乐于助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自己,富于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认真的对待科学,不怕艰苦、勇于创新,形成为科学甘于寂寞、勇于探索的精神。 3、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建设,特别是社团工作,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努力帮助提高其他同学

15、的素质。,4、关心国家和社会:我们不能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要爱祖国、爱人民,关心国家的发展。并利用假日到农村或工厂去实习,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努力做好以上几点,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当然光有了良好的品格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未来社会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接轨以后,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有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处于大学校园里的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前沿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便利的条件,努力学习,趁现在打好基础,争取使自己成为全

16、面发展的人才。,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们要想在以后对所学专业有深入的研究或者想有所创新和突破,都必须把专业学扎实、学精。要不仅仅限于课堂上老师讲的,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的进展,及时把握科技的动态。 其次,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有突破性的发明往往需要各种知识的综合,越是交叉学科越容易出成果。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只懂得本专业知识,对其他专业一点都不了解的人是不会有大的成果的。我们要加强与其他专业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多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 再次,我们要重视动手能力的提高。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将最终用于实践。我们学习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了最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只懂理论,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绝对成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锋的。我们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到实验室去实际操作或到社会上去实习。通过实践我们也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这样学习会更具有针对性。,在拥有高尚的品德和扎实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锻炼身体。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长期紧张的学习使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