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57997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创论的种种无稽之谈(增补版) 方舟子神创论者出于信仰的需要,散布了许多攻击进化论的谣言、谎言。在此我收集了在神创论小册子、文章中常见的谣言、谎言加以驳斥。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自然作用的结果,如无外来的理智干涉,乃由组织至分解,由复杂变简单,由秩序至混乱。进化论断言生物能自动由简单进化为复杂,因此进化论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三种表达方式:一、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以消耗功为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二、任何热力循环发动机不可能将所接受的热量全部转变为机械功;三、在孤立系统内实际发生的过程中,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的数值增大(据辞海)。神创论者有意利用的是第三种表达方式。熵可以被通

2、俗地定义为混乱度,所以第三种说法可以通俗地表达为:在孤立系统,混乱程度总是变大,也就是“由组织至分解,由复杂变简单,由秩序至混乱。”神创论者在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通俗说法时,完全无视了其前提:孤立系统。所谓孤立系统,是指与外界不发生相互作用,即与外界无热量、功和物质交换的热力学系统。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它与外界有能量交换:吸收太阳能和散发热量;又有物质交换:陨石坠落;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开放系统中,熵可增可减,可以由简单变复杂,无序变有序。即使是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也有可能在全体熵值变大的同时,局部的熵值减小。在自然界中,没有外来的理智干涉,而“自发”由简单变复杂,无序变有序的现象屡见不鲜

3、。所有的生命现象(比如鸡蛋变成小鸡、小鸡变成大鸡)都是这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现象。即使是非生命现象,这种现象也不少,雪花、沙丘、晶体、旋风、石钟乳的形成,都是大家熟悉的例子。根据现代物理学的“耗散结构论”,生命的进化不仅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而且是在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都是随机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概率事件。复杂的生物体可以由简单的生物体碰运气进化而来,这种概率小到根本不可能发生。”当我们说生物进化不存在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种类由少到多”、“从单细胞到人”的总的进化方向时,并不否认生物在每一次进化时,可以存在着一个方向。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个方向就是对环

4、境的适应。突变是随机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环境等因素对突变的结果作了选择,虽然选择的结果如何也许并非必然,但并非全碰运气。简单的生物体进化成复杂的生物体,就是一次次选择,一次次试错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完全随机的概率事件。“进化论认为由于遗传基因的突变,因此产生许多不同的个体以供自然环境的选择,但是突变都是有害的,一种生物的群体中因突变而产生的畸形个体,都将导致退化和衰败,易受环境淘汰,不可能产生生物的进化。”首先,变异有好有坏,虽然坏的多好的少,但是并非都“将导致退化和衰败”。如果突变必然导致退化和衰败,那么搞遗传工程的所有高技术公司都该关门了,因为它们正是在找优秀的变异并且卓有成效。其次,变

5、异的好坏都是相对于目前的环境而言的,如果环境改变了,本来是不好的变异可能反而有了优势而取代野生态。病菌对抗菌素的抗药性、害虫对杀虫剂的抵抗性,都是由于有更强的抵抗力的变异被选择,逐渐取代了野生态的结果。“生物进化不可观察、不可验证。”生物进化有两个层次:微进化,即生物群体由于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产生了变异,但还没有产生新的物种;大进化,即产生了新物种和新类型。在微进化这个层次,不仅可以观察,而且可以对各种进化理论进行验证,上面提到的病菌、害虫的抗药性就是一个例子。在大进化的层次,进行观察、验证就要困难得多,因为一个新物种的产生往往要花上几万年的时间。但是在某些自然条件下这个过程可以加速,我们也可以

6、创造条件加速这个过程。在实验室和野外,新物种的产生都已被生物学家大量地观测到。即使没有这些直接的观察,也不能说“生物进化不可观察”,因为在科学上,更多的要靠间接的观察。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古猿变成人的整个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化石纪录、解剖比较、基因序列等等结果,而得出“人由古猿演变而来”这个结论,并推测这个过程的细节。“虽然微小的进化,如从野生到驯养所引起的变化,育种学家培育的动、植物新品种等,可能发生,但难以超过种的水平,因而不可能导致进化的发生。”通过种间杂交的办法,育种学家已培育出大量的植物新物种。光是兰科,已登记的至少有几万个人工种。这些人工种能够自身繁殖,而且无法再跟其他种交配,因

7、而是新物种,而不是品种。不仅新种,新属也能被创造出来,例如小麦属和黑麦属杂交产生了新的小黑麦属。因此,种的水平并不难超越。“化石记录问题之中给达尔文主义者最头痛的难处是寒武纪大爆炸。大约在六亿年之前,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完全没有达尔文主义者必须的祖先的痕迹。在寒武纪,大量的动物门类同时突然出现,展示了地球上生命的形式的爆炸性的突变,无进化痕迹可寻。”现在已发现,在寒武纪之前就已存在多种的多细胞生物、动物,它们跟寒武纪的动物门类有承递关系,并非好无进化痕迹可寻。寒武纪的物种也并比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几百万年的时间段。几乎所有的动物门都在寒武纪出现了,但它们一般地都是那个门的最

8、原始的形态,有的(比如脊索动物门)只有一、两种,现代的形态是逐渐进化来的。“在达尔文逝世一百多年后,仍然没有任何科学家找到种与种之间,或类与类之间的过渡型化石,所谓的缺环仍然缺失。”事实上,物种起源发表两年后,就有一具类与类之间的过渡型化石出土,即著名的始祖鸟。这个过渡型是如此直观,以致神创论者到现在还在造谣说它是伪造的。在物种起源发表之后的一百多年,古生物学有了十足的进步,但是化石纪录仍然很不完全,而且永远不可能完全,因为生物体能够形成化石是很偶然的。根据“间断平衡”理论,生物体的过渡型往往发生在很小的群体,很小的区域和很短的时间,它们能够形成化石并被发现的可能性也就要小得多。因此毫不奇怪,

9、时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缺环没能找到,而且可能永远无法找到。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任何过渡型化石;恰恰相反,我们已找到了几千种过渡型化石。在类与类的过渡型中,除了始祖鸟,著名的化石还有鱼类到两栖类的过渡型(总鳍鱼,鱼石螈,棘石螈)、两栖类到爬行类的过渡型(蜥螈)、十几种从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过渡型(似哺乳动物爬行类)、陆地哺乳类到原始鲸类的过渡型(巴基斯坦古鲸)。在种与种的过渡型中,最著名的有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一系列非常完美的过渡型,和从古猿到人的过渡型。神创论者往往声称“间断平衡”理论是进化论者为了解释找不到过渡型化石而提出的借口。实际上,“间断平衡”理论只是解释为什么过渡型难以被找到,并不否认过渡

10、型的存在,正如这个理论的提出者古尔德(S. J. Gould)所言:“但是古生物学家已发现了一些过渡形态和过渡系列的极好的例子,完全足够说服任何不抱偏见的怀疑者接受生命的自然谱系的事实。”(Natural History, May 1984)“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曾经发现两行脚印化石,一行为恐龙,一行为人。恐龙和人曾经同时存在!”所谓德州“巨人”脚印,是指巴鲁西(Paluxy)河河床上发现的恐龙脚印,一直被一些外行误以为是人的脚印。年左右,一些神创论者为它拍了一部电影,宣传恐龙和巨人的脚印混杂在一起,是恐龙和人曾经相处的证明。科学界对神创论者的无稽之谈向来很少理会的,但这部电影在社会上广泛放映,引

11、起了不小的反响,神创论者又借此大作文章,称之为否证进化论的最有力的证据。为了澄清此事,在八十年代初科学家组团到该地考察,很快得出结论:那些所谓“巨人脚印”跟周围的恐龙脚印一样,都是由同一种两足三趾的食肉类恐龙留下的,只不过由于踩在烂泥中,泥土向脚印凹陷,使得脚印变小,只有中心部分留下,看起来就有点象人的脚印了。但是神创论者拒绝这个结论。到了年夏天,由于长期无雨,巴鲁西河干枯,原来沉在水下的脚印暴露出水面,由于显色效应,模糊不清的脚印边缘也看得清楚了,清清楚楚地显示跟周围的恐龙脚印没有两样,也是三个脚趾。在科学家们的一再督促下,神创论的几位头面人物到现场观看这些暴露出来的脚印,被迫在神创论的刊物

12、上登文承认那是恐龙脚印,并答应不再以此为攻击进化论的理由。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在当时曾报道此事(Nature, 320:308)。另外还有许多“巨人”脚印明显是伪造的。“巴斯德实验证明生物不可能由非生物自然发生。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违背了巴斯德实验。”巴斯德实验仅仅证明:在普通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完善的生物体不可能由非生物体自然发生。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则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简单的小分子可以合成生命小分子,生命小分子合成生命大分子,再组成原始细胞。这是一个漫长的、逐步演变的过程,其过程的每一步骤都已在实验室得到不同程度的模拟,与巴斯德实验无关。“由氨基酸自动合成一个蛋

13、白质分子的概率只有一之后加三百二十个零之一。这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首先,没有一个生物学家会认为现代蛋白质是在生命起源之初由氨基酸一步自动合成的。现代蛋白质是由简单、原始的蛋白质逐步进化而来的。其次,象一切的化学反应,氨基酸自动合成蛋白质并不是一个随机的事件,而是一个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力参与的自组织过程。如果我们只做随机的概率计算,我们会发现,由碳原子组成金刚石,甚至由水分子组成雪花,都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而且,根据化学进化理论,原始蛋白质可以以为模板,由自我催化合成,而无需由氨基酸自动合成。“血液凝固系统是一个由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司徒因子等蛋白质组成的自

14、催化链。而激活司徒因子的又是两条不同的级联途径。这还不够,整个系统还需要一个停止机制,以免全身的血液都被凝固起来了。这个完成血凝块的形成、限制、加强和去除的是一整套完整的生物系统,各部件之间是配合得如此丝丝入扣,以至于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给人体造成甚至致命的疾病。这类具有不可减少的复杂性的途径不能一步步进化而来。因此它们是有意识的设计,证明存在有智慧的设计者。”细胞中有些生物化学途径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很难确定它们的进化过程。但是,对这些进化过程并不是无法想象的。这里的关键是要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方式,是在原有基础上将旧功能改造成新功能,而不是一步一步地叠加,最后才具有功能的。参与血液凝固的这些

15、蛋白质,并不都是为了血液凝固而挨个产生出来的,而是从别的生化途径借来、通过重复已有基因产生、或是让早期那些有多种功能的酶参与。比如,凝血酶同时也参与细胞分裂,并且与参与消化过程的胰蛋白酶同源,因此,在参Could not connect: Can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192.168.0.102 (10060)更多关键词相关资讯阅读 美研究人员提出新假说或可修改进化论PNAS:研究揭示3亿年前的“植物庞贝城”综述:进化论与进化生物学的发展纪念进化论之父达尔文诞辰200周年论坛评论:“误”种起源:关于进化论的18个常见误区长江女神的“功能性灭绝”龙,一种图腾的由来“湖怪”怪不怪?达尔文的鸣雀没有怪也会见怪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