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77440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附答案)$74972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老师编辑九江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月28日14:3017:00 满分:300分出题人:理综备课组 审题人:理综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O:16 N:14 Na:23 Cu:6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1418题单选, 1921题多选,全对得 6 分,漏选得 3 分,错选得 0 分)14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人类在17 世纪认识自然规律方面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对后期物理学、天文学乃至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基于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通过猜想与论证,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规

2、律和万有引力定律B伽利略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在定律发现的过程中,第谷、开普勒、胡克、哈雷等科学家,在不同时期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D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哈雷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15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与该恒力的方向不可能总是相同的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不变的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端距离为16 m的路

3、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 )A B C D17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若用绝缘的工具将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18如图所示,两块固连在一起的物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放在水平的光滑桌面上现同时施给它们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Fa和拉力Fb,已知FaFb,则a对b的作用力( )baFbFaA必为推力 B必为拉力C可

4、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 D可能为零19一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后又落回地面,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速度、加速度a、位移s、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 )tAvOBaOttCsODtEOOab20两颗相距足够远的行星a、b,半径均为R0,两行星各自周围卫星的公转速度的二次方2与公转半径的倒数1/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颗行星及它们的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行星a的质量较大B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大C取相同公转半径,行星a的卫星向心加速度较大D取相同公转速度,行星a的卫星周期较小OPv0v021如图所示,小物块以初速度0

5、从O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从O点斜向上抛出一个速度大小也为0的小球,物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P点相遇已知物块和小球质量相等,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斜面可能是光滑的B在P点时,小球的动能大于物块的动能C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离斜面最远D小球和物块到达P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第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22(6分)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个金属钢球的直径和一块金属片的厚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金属钢球的直径为cm金属片的厚度为 mm34010200234567891012025302023(9分)某同学利用DIS“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关系”的实验时,

6、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与小车相连,在小车和重物之间连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A(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B(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其中位移传感器B与计算机相连,并且能直接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实验中力传感器的拉力为F,保持小车及位移传感器A(发射器)的总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质量,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加速度与外力关系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N(乙)a/(ms-2)1.02.03.04.006.04.02.0小车(甲)重物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B(接收器)位移传感器A(发射器)轨道(1)小车与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7、f _N;(2)由图(乙)可知,小车及位移传感器A(发射器)的总质量为_kg;(3)该同学为得到a与F成正比的关系,应将轨道的倾角调整到tan_CAB24(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以某一速度在桌面上沿直线向右运动,运动到桌边B点后水平滑出落在水平地面C点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桌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25m,A、B两点的距离为4.0m, 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5m,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木块滑动到桌边B点时的速度大小;(2)木块在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EOP1P225(15分)一带正电的小球,系于长为l的不

8、可伸长的轻线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它们处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场强的大小为E已知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现先把小球拉到图中的P1处,使轻线拉直,并与场强方向平行,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球在经过最低点的瞬间,因受线的拉力作用,其速度的竖直分量突变为零,水平分量没有变化,求小球到达与P1点等高的P2点时速度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26(18分)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块A、B、C质量分别为m1、m2、m3,三物块间有两根轻质弹簧a、b,其原长均为,劲度系数分别为ka、kba的两端与物块连接,b的两端与物块只接触不连接,a、b被压缩一段距离后,分别由质

9、量忽略不计的硬质连杆锁定,此时b的长度为,整个装置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1)现解除对a的锁定,若当B到达最高点时,A对地面压力恰为零,求此时C距地面的高度H;abCAB(2)在B到达最高点瞬间,解除a与B的连接并撤走A与a,同时解除对b的锁定设b恢复形变时间极短,此过程中弹力冲量远大于重力冲量,求C的最大速度的大小3(理论表明弹簧的弹性势能可以表示为,其中,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形变量);(3)求C自b解锁瞬间至恢复原长时上升的高度h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

10、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序1415161718192021答案CDBCCDACABCBD22(6分) 2.240(3分) 1.732(3分)23(9分)(1)0.50N(2)0.67 (3)0.075(每空3分)24(14分)参考解答:(1)设木块在B点速度为B,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3分) (3分) 解得 (2分)(2)设木块在A点的速度为A,根据动能定理得(4分)解得 A=5.0m/s (2分)EOP1P2vvxvy25(15分)参考解答:如图所示,小球自P1点向右下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电场力等于重力,

11、因此合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分)已知轻线在最低点被绷紧,设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有(4分)在最低点轻线被绷紧产生瞬时冲量使小球速度的竖直分量突变为零,速度水平分量为(4分)设小球由最低点至与P1点等高的P2点时速度的大小为,由动能定理,有(4分)解得 (1分)26(18分)参考解答:(1)解除a的锁定后,在a的作用下,B、C上升,恢复原长后,弹簧继续伸长,当B到达最高点时,A对地面的压力恰为0,设此时a的伸长量为,由力的平衡条件及胡克定律,有 (2分)(2分)解得(2分)(2)在解除b锁定的瞬间,由于弹簧恢复形变所需的时间极短,弹力远大于重力,因此此过程可视为动量守恒,此时由于B到达最高点,因此,B和C的速度均为0设在b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为,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矢量的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2分)由于b恢复原长所需时间极短,此过程弹力的冲量远大于重力之冲量,因此系统的重力势能不变,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分)解得(2分)(3)设b从解锁瞬间至恢复原长时所需时间为,B高度的变化量为,平均动量守恒,有(2分)(2分)解得 (2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