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76863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75425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老师编辑 船山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8单选,912多选,每题4分,共48分)1.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微元法C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核心方法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答案】CA在不需

2、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理想模型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分析的产物,不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2.如图所示,物体P以较大的初速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发现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为零。现在下滑过程中对物体P施加一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F的大小未知),在继续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P仍可能继续匀速下滑B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仍然为零C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B【解析】试题分析:

3、当有F时摩擦力增大,开始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上的分力等于摩擦力,所以物体P将减速下滑,选项A错误斜面受到物体的摩擦力(反作用力)也增大,原来的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和压力合力向下,现在这两个力都增大但是成比例地增大,所以它们的合力依然向下,所以斜面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零,因此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仍然为零故B正确, C、D错误。3.儿童乐园中一质量为m的小火车,以恒定的功率P由静止出发,沿一水平直轨道行驶达到最大速度v后做匀速运动,在到达终点前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小火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终点时恰好停止小火车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为s,小火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则小火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A

4、 B C DA试题分析:由动能定理可得:Pt-fs=0, f=P/V, 得t=s/V这里的t是在发动机关上前的时间,后来减速的时间是=V/a , a=f/m=P/(Vm) , =(m)/P , T=t+=s/V+( m)/P,故本题选择A。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2m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下滑,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为m)的轻绳恰好水平。则外力F的大小为( )A2mg Bmg C6mg D4.5mg【答案】D【解析】对整体分析,在沿斜面方向上有对小球分析,小球受到水平拉力,重力的作用,合力,故加速度,解得,代入中可得,D正确;5.一质点做

5、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v)2 B C D(v)2 C【解析】试题分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A到B:,由A到C:,由以上两式解得加速度,故C正确。6.某人横渡一河流,船划行速度大小和水流动速度大小一定,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则需时间为,若船速大于水速,则船速大小与水速大小之比为( )A B C DC【解析】试题分析:设河宽为d,垂直河岸过河最短时间过河:得:最短位移过河时,合位移垂直河岸,如图所示,故有:,得:所以:,故选C7.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

6、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点B运动到点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合力为0 B绳子上张力T做负功 C重力的功率P逐渐增大 D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D在竖直平面内由点B运动到点A, 小球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不为0,绳子上张力T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的功率P逐渐减少。8.如图所示,我某集团军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对地速度v1发射一颗炸弹欲轰炸地面目标,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一颗炮弹拦截(炮弹运动过程看作竖直上抛),设此时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1与v2的关系应满足 ( )Av1 = Bv1 = Cv1 =

7、v2 Dv1= v2A.由题知从发射到拦截成功水平方向应满足:,同时竖直方向应满足:所以有,即,A选项正确9. 2014河北邯郸质检2013年6月13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已知引力常量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由“天宫一号”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C在太空中可通过拉力和加速度传感器测出聂海胜的质量D当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天宫授课”站着不动时,她受到的合力为零BC 解析: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时,

8、不能脱离地球吸引,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应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天宫一号绕地运行,由,已知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选项B正确;由F=ma,太空课堂中通过拉力和加速度传感器可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选项C正确;当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天宫授课”站着不动时,她绕地心做圆周运动,受到的合力为向心力,大小不为零,选项D错误。10.2016年10月17日,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19日与“天宫二号”对结成功,结合体在轨飞行30天,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将在轨完成“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等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设对接成功后结合体绕地球做

9、匀速圆周飞行,飞行周期为T,,完成一次蚕喂食约。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 )A. 结合体的飞行速率 B.结合体的轨道半径C. 结合体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D.在喂蚕时间内, 结合体飞行的路程1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放在长直水平面上,用水平细线紧绕在半径为R=0.2 m、质量为M=1 kg的薄壁圆筒上。t=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小物块的vt图象如图乙,物块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 )A.圆筒转动的角速度满足= 5tB.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 NC.细线拉力的瞬时功率满足P= 4tD.在02s内,电动机做

10、的功为8JAD12甲、乙两名溜冰运动员,m甲=80kg,m乙=40kg,面对面拉着弹簧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如图6-24所示,两人相距0.9m,弹簧秤的示数为9.2N,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甲乙图6-24A两人的线速度相同,约为40m/s B两人的角速度相同,为6rad/s C两人的运动半径相同,都是0.45m D两人的运动半径不同,甲为0.3m,乙为0.6m,BD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21分)13.所示的一条纸带,在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叫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

11、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为表示vt关系,图中x轴对应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物理量是速度v。(1)这种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可称为_A类比法 B等效替代法 C比值法 D控制变量法(2)若纸条c的长度为6.0cm,则图中t3为_s,(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f段纸带长度为12.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B (2)使用的方法是等效代替法解题,为表示v-t关系,图中的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的物理量是速度v若纸条C的长度

12、为6.0cm,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则图中t3=20.1+0.05=0.25s,(1)B (2)0.25 (3)2.014(10分)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 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

13、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 的图象(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 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 1.Mm2.;3.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4.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三、计算题(31分)15.(9分)在一次救援中,一辆汽车停在一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一巨石以8m/s的初速度0.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滚下,巨石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面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加速度大小为0.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险情后经过2s汽车

14、才启动起来,并以0.5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求:(1)巨石到达坡底时间和速率分别是多少?(2)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险?16.(10分)如图所示为某中学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在某次四驱车比赛时轨道的一小段。小虎同学控制的四驱车(可视为质点),质量m=1.0kg,额定功率为P=9W,四驱车到达水平平台上A点时速度很小(可视为0),此时启动四驱车的发动机并以额定功率运动,当四驱车到达平台边缘B点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并从B点水平飞出,恰能从C点沿切线方向飞入粗糙的竖直圆形轨道内侧,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且=53,四驱车沿CDE运动到最高点F时轨道对它的压力恰为零,已知AB间的距离L=6m,圆弧轨道半径0.4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求:(1)四驱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发动机在水平平台上工作的时间;(3)四驱车在圆轨道上从C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1)(2)(3)【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四驱车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B到C的过程为平抛运动,故其水平分速度即为到达B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